
2019七年级五带的形成.docx
5页七年级 -五带的形成五带的形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使太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作有规律的往返运动每年 3 月 21 日前后,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了这一天,太阳进入北半球,到每年 6 月 22 日前后,夏至,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然后,太阳直射往回向南前进,在每年 9 月 23 日前后,秋分,太阳直射点回到赤道;过后,太阳直射点进入南半球,于每年 12 月 22 日前后,到达南回归线;之后,直射点又回头往北前进,于每年3 月 21 日前后, 春分, 直射又重新回到赤道, 完成公转一周,直射点循环一个周期,这就是一年当太阳直射点直射点北回归线时, 北极点侧向了太阳, 地球自转一周,都能被太阳照射到,虽然阳光比较斜,但昼长达到 24 小时,这种现象称为极昼现象,夏至是北极附近极昼范围最广,整个北极圈范围都会出现极昼在一年中,距北极越近, 极昼越长, 北极点可达半年, 北极圈上只有一天而在夏至,我们再看南极圈内,就全是极夜了,漫漫的长夜十分难熬,距南极点越近,极夜时间越长,南极点的极夜能达到半年,而南极圈上只有一天太阳不会偏爱北半球, 而对南半球存有偏见 上帝还是十分公平的 等到冬至日时, 整个情况就彻底倒过来了。
这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我们更喜欢极昼还是极夜呢?(学生:极夜 )肯定会喜欢极昼,极昼时期每天有 24 小时的白天,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并且,这时的气温相对较高一些比如,南极洲每年都有一些科考队员,他们更喜欢在 1 月在那里工作,还是7 月在那里工作呢?(一部分答: 7 月一部分答: 1 月 )应该是 1 月,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在 1 月, 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极附近才有极昼现象在极昼时期比较好安排科考工作,气温相对来说也偏高一些根据太阳直射的最北、最南界线和极昼、 极夜的界线,我们把全球粗略地分成五带: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南寒带四条界线的纬度分别为:南北纬 23.5 和南北纬66.5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叫做热带这里是地球上太阳唯一能够直射的地区,而且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大,因此,地面获得太阳的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热带地区没有寒冷的冬天,终年都很炎热我们的教材上在热带里特别画了一个黑人当然了,热带里不都是黑人,我们国家的海南省就在热带,也是长夏无冬,那么是黄种人但是,我们四川省许多去打工的人,几个月以后皮肤就黑了很多,可见那么太阳辐射就是要强得多。
2、寒带: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叫做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叫做南寒带这两个地带每年都有一段时间是极昼或者极夜极夜时,一连好几个月都见不着太阳;在有阳光照射的日子里, 太阳照射的角度也是非常小的, 微弱的阳光,像我们这儿冬天傍晚的夕阳一样,地面得到的光热极少,因此气候终年寒冷有这样一个童话:企鹅住在南极, 白熊住在北极, 它俩都被运到了一个动物园里,而且做了邻居有一天,它俩闲聊起来企鹅说:“我的老家在南极,长年冰天雪地,冷极了在每年中间的那几个月,我们企鹅挤在一起,好难受哟但是越往北走,越暖和可见,这个世界是一年中间那几个月难过,越往北方越好受些白熊说:“不对北极才是长年冰天雪地呀我往南走,越走越热,应该说北方冷,南方热还有,一年中,不是中间那几个月难过,而是两头的那几个月难受,那几个月,我们白熊都要钻进洞里进行冬眠企鹅和白熊争论不休3、温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叫做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的地区,叫做南温带这两个地带,太阳不能直射,但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像寒带那么小;昼夜虽然有长短变化,但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获得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 少部分地区在热带, 没有寒带。
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省的漠河镇,它称为我国的北极村漠河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但夏至的时候,它的昼长达到了近17 小时,夜长只有 7 小时而且漠河夏至前后的夜晚不黑,完全能够从事户外的体育活动所以,每年漠河在夏至前后的一周要举行夏至节,通过活动吸引全国的旅游者来这里旅游这节课讲半节课,后半节课学生在课堂完成填充练习,作业尽可能不拖到课后 ) 第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