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会计模块一.ppt
29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基础会计PPT,,,基础,会计,教案,,模块一:基础知识,,,模块二:复式记账应用,,,模块三:会计账簿,,,模块四:会计报表的编制,,,模块一 基础知识,,,,,任务一 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法律主体(法人)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作为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2、持续经营,,,指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企业拥有的资产才能在正常的经营过程耗用、出售、转换等;,,,――它为正确地计量财产的价值、确定收益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就是说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核算的主体,即解决为谁核算的问题;,,,其次还必须明确时间范围,核算主体是持续不断经营的。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延伸,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它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它可能与实际的经济活动周期不一致,有的经济活动可以持续至多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 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经济活动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这一尺度计量的,就可以进行会计反映,凡是不能用这一尺度计量的,则不必进行会计反映--用货币来反映一切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特征,,――货币计量前提包括币值稳定前提;,,――我国货币计量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进行决策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的8个标准:,,(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来作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三)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应当在附注中说明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七)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八)及时性:对于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任务二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做的基本分类。
也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和组成项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一)静态要素,,1、资产: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资产预期会直接或间接的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第三: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资产的确认条件:,,第一: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负债,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第二: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第三: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中形成的负债,的确认条件,,第一:与该业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第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是对企业的要求权,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第一、两者性质不同第二、偿还期不同第三、两者享有的权利不同第四、两者风险程度不同二)动态要素,,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第二、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第三、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确认条件:,,第一、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第三、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2、费用: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第二、费用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第三、费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的确认条件:,,第一、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第二、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少或负债的增加。
第三、,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3、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的构成: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的确认条件: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算三、会计基本等式,,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方程式或平衡公式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资产 = 权益,,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如:现金、汽车等 举借债务 投资者投入,,反映资金占用的形态 反映资金的来源,,,,,,2、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收入,—,费用=利润,,3、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4、会计事项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A、引起会计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增加,,B、引起会计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减少,,C、引起会计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的经济业务,,D、引起会计等式右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的经济业务,,,任务三 会计科目及账户,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1、科学而完整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2、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3、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4、严格规定每个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书19-20页,,1、按经济内容分类 2、按提供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分,,,资产类 总分类科目,,负债类 明细分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四)企业会计科目,,见书21-22页,,,二、帐户,(一)账户的含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用来分类记录会计事项内容并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的记账实体基础会计学教案,,(二)、账户的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借方”、“贷方”和“余额”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借 账户名称 贷,,期初余额,,***,,增加数 ***,,***,,,,***,,减少数***,,***,,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本期发生额***,,(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的具体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核算所规定的项目 ,而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
用来分类记录会计事项并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 的记账实体因此,账户是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它们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名称一样 它们的区别在于: 1、会计科目是在会计核算之前,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所确定的项目;账户则是在会计核算事项发生之后所进行的分类记录的载体 2、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规定的项目,指明应反映的经济内容,其本身并不能记录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化情况;而账户既有名称和经济内容,又有结构形式,能够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分类、连续、完整地进行记录和反映任务四 复式记账原理及借贷记账法,一、,复式记账原理,,1、复式记账的概念,,复式记账,就是对于每一项会计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一项会计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如:以存款购买材料2、,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性,,,A、每项经济业务发生至少引起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变化;,,B、且增、减数额相等,,C、,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权益”的会计等式所反映的资金平衡关系原理D、目前,我国企、事、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二、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项会计事项在有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用借,贷相等的金额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的方法1、记账符号,,,A、“借”和“贷”失去原意,形成纯粹的记账符号,,B、“借、贷”二字表示应记入账户的方向C、根据余额出现的方向可以判断账户的属性基础会计学教案,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贷”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增加,,基础会计学教案,,2、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任何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部分,通常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账户格式可用“T”字型账户的形式表式B、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结构,借 账户名称 贷,本期发生额***,,,***,,减少数 ***,,***,期初余额,,***,,增加数***,,***,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A、资产类、成本类账户基本结构,借 账户名称 贷,期初余额,,***,,增加数 ***,,***,,,***,,减少数***,,***,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本期发生额***,,例:P30-32,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借 资产账 贷,,借 资产账 贷,,借 负债账 贷,,借 负债账 贷,,(1),(3),(4),(2),,4、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和记账规律来检查各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验证方法,,试算平衡公式,,A、所有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之和=所有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之和,,B、所有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C、所有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之和=所有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5、会计分录,,A、账户的对应关系,,利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后,在所登记的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依存关系称账户的对应关系。
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互为对应账户B、会计分录,,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记入的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和金额的记录,称为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简称分录会计分录有简单会计分录与复合会计分录之分,简单会计分录是只涉及到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C、业务举例,,,任务五 会计数字的书写,,1、阿拉伯数字的标准写法; (P 40页)8点,,2、文字的书写;(P41页)3点,,(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3、金额大小写的书写;(P41页),,注意:,,A、小写金额的标准写法有二大点8小点B、大写金额的标准写法有8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