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国家统一的路径与方式比较1..ppt
37页实现国家统一的路径与方式比较,,,,,,,,,组员:,引 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主权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国家的统一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已逐步推进,但是新形势下,台湾的统一依然任重道远,钓鱼岛,黄岩岛的争端依然阻碍着祖国的统一大业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方式,即“非和平的方式”与“和平的方式”,究竟哪种方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更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更顺应国际新形势与历史发展的潮流,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非和平方式——以美国南北战争、新中国初期的武力解放台湾为例,,和平方式——以中国西藏问题、港澳问题为例,非和平方式——武力统一,1.美国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为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矛盾,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战争从1861年到1865年共持续了五年多的时间,这场战争是用武力实现南北统一的成功案例。
积极方面——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使美国迅速成为工业化强国 消极方面——内战并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美国北方黑人白人相处并不融洽,南方的重建一直是很艰难的同样地,美国的北部虽然享受了经济和政治上的胜利,但也因此而付出了很多牺牲,其中包括被支持南方的恐怖分子刺杀的林肯总统战后数十年里,共和党的政治人物仍通过挑起战争的记忆来攻击自己的对手民主党(这一策略被称为“挥动血衣”)并且,战争和重建导致的南北冲突不断,令许多北方人对南部失去兴趣,这使得共和党在1876年大选后并不费力地就放弃了重建南方的计划尽管如此,冲突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停止,在战后仍存在的有民权活动,与一系列守旧的反联邦政治行动战 争 影 响,2.新中国初期的武力解放台湾,1956年以前,我国的对台基本方针主要是武力解决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中央军委就积极进行军事部署,苏联政府也准备为我提供解放台湾的渡海设备中央以朱总司令的名义,郑重宣布,“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还成立了由粟裕任总指挥的前线指挥部,积极筹划军事解决台湾问题。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以武力阻挠我解放台湾,插手干涉中国内政,使台湾问题复杂化,解放台湾的日程因此被推延朝鲜战争结束后,毛泽东再次提出武力解放台湾的问题,中央提出了“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政治口号为了配合对台的政治宣传攻势,1954年9月3日和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奉毛泽东之命炮击金门,表示中国人民不放弃武力解放台湾的立场和决心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与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置于美国的“保护伞”下中国具备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实力,1955年1、2月间,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剪除了台湾外围屏障台海局势当时一度剑拔弩张1958年,针对美蒋在台湾海峡不断加紧军事部署、制造“”或“”的局势,毛泽东决定予以武力警告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再次炮击金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对建国以来的对台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把单纯用武力方式解放台湾的政策改变为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这些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1.朝鲜停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外部条件;2.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内在依据;3.美蒋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直接动因;4.台湾问题不同于东西德、南问题和国共曾有两次合作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历史依据。
武力解放台湾的方式最终被搁置非和平方式——以美国南北战争、新中国初期的武力解放台湾为例,,和平方式——以中国西藏问题、港澳问题为例,和平方式——和平统一,1.西藏的和平解放 西藏问题的解决于1949年开始逐步提上新中国领导人的议事日程时,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所组成的战略大决战已胜利结束,人民解放战军由北向南迅速推进,气势如虹相对于西藏,中国政府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以“非和平的方式”解放西藏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能性然而,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并没有沿用“军事解决”的惯性思维,而是而是从西藏问题的特殊性出发,综合考量国内外各种政治因素,作出了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决策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人民从此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地方的历史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明 智 的 选 择,中国共产党解决西藏问题的模式选择,是反复权衡各方情况做出的最佳方案 从国内外形势来看,国际方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台湾海峡中立化”、“台湾地位未定”为名,派出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中国被迫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国内方面,新政权刚刚建立,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清剿匪患、稳定社会,恢复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等,成为摆在中共面前的急迫任务。
从西藏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外势力对西藏的干涉及西藏内部的分裂倾向危害更大,此害不除,国家主权就有可能受到极大损害,藏族人民将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剥削;而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和政教合一神权统治,已经有了上千年、几百年的历史积淀,宗教影响根深蒂固,解决起来难度非常大先行稳固主权,控制形势,然后徐图渐进改革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人民从此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地方的历史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中华民族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两种制度在整个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一国两制,香港回归,香 港 问 题 的 由 来,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提出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他还向客人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撒切尔夫人当面称赞这一构想是「天才的创造」此后,经过多轮谈判,到1984年撒切尔夫人再度访华时,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零点,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当日零时4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自此,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邓小平与 撒切尔夫人,,,澳 门 回 归,澳 门 问 题 的 由 来,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门南方,由果亚亲王管辖,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
1640年当葡萄牙摆脱西班牙统治后,因澳门未曾投降于西班牙,于是被授“天主圣名之城”(Cidade do Nome de Deus)的称号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44年9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国交澳门地租及占领关闸 1851年,葡萄牙占领氹仔 1883年,葡国占领望厦、荔枝湾、石澳及青洲1887年,葡萄牙政府和清政府先后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区治理它处无异”1896年,葡萄牙企图再占领附近的大小横琴岛,但未成功 1908年,葡萄牙要求展界,并划定澳门的界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葡萄牙属中立国以及大量日侨居于巴西,所以没有被日本占领 1955年,葡萄牙颁布了《澳门海外省组织法》 1961年,葡萄牙海外部确定澳门为旅游区,特准设赌同年11月澳门政府颁布《承投赌博娱乐章程》在1974年澳门首条陆路连接工具——澳氹大桥落成启用前,民间或运输往来两离岛和湾仔皆用船只,曾有航班设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一直在争取澳门的回归 自1971年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便开始为香港与澳门的主权问题采取外交行动。
1971年11月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案,将香港和澳门于殖民地名单剔除,此举为中国和平解决香港与澳门的主权问题制造了有利的背景条件 198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先念访问葡萄牙,与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会面就澳门问题交换意见 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访问中国,与中国当时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会晤,同表友好地解决澳门问题1986年5月20日,中国与葡萄牙政府正式发布新闻公报,宣布6月30日在北京展开澳门问题的谈判,解决澳门问题到6月,中国代表团由周南率领欢迎葡萄牙代表团,并在欢迎词指出:“中葡两国就澳门问题的谈判,将是伙伴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对手之间的关系自此,中葡两国正式就澳门问题举行会谈经过四轮会谈后,双方联合发表新闻公报,宣布两国已就澳门问题达成协议 1987年4月13日,中国总理和葡萄牙总理分别代表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澳门回归祖国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的方式比较,,1.何者更适合我国国情 现今,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的任务应该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而武力统一不利于营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目前我国的军事实力还无法与发达国家较量,和平统一更适合我国国情2.何者更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目前,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人民需要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所以和平统一比武力统一更合适3.何者更顺应国际新形势 当今的国际新形势逐渐呈现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安全环境复杂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的特点,在一超多强的今天,局势已不允许有国家发动战争和平外交才是正途4.何者更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在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体的今天,人们渴望和平,武力统一的方式已逐渐被人们丢弃与排斥探讨钓鱼岛的争议与解决,,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冲撞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并强行扣留中国渔船与船上渔民自此引发了钓鱼岛领土争端近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争议有越演越烈之势,严重威胁我国领土主权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