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循序渐进考网规笔记第1章.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54886517
  • 上传时间:2023-09-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8.5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循序渐进考网规】系列笔记根号三平方 收集整理,更多考试资料,请访问51CTO软考资料第1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1.1计算机网络概论(P1-10)  1、定义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几个应用方向:对分散的信息进行集中、实时处理;共享资源;电子化办公与服务;通信;远程教育;娱乐等  2、计算机网络组成  A:计算机网络物理组成  从物理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包括硬件、软件、协议三大部分  B:功能组成  从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  C:工作方式  从工作方式上看,也可以认为计算机网络由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组成  3、计算机网络分类  A:按分布范围分类  WAN、MAN、LAN、PAN(个域网)  B: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形网络、树型网络、网格型网络等基本形式也可以将这些基本型网络互联组织成更为复杂的网络  C:按交换技术分类(注意区别各自的优缺点)  线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等类型  D:按采用协议分类  应指明协议的区分方式。

        E:按使用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再按各介质细分)、无线F:按用户与网络的关联程度分  骨干网、接入网、驻地网4、网络体系结构  A:分层与协议  注意分层的三个基本原则  B:接口与服务  SAP   5、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三类:面向连接的服务与无连接的服务、有应答服务与无应答服务、可靠服务与不可靠服务  6、 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控制信息PCI、协议数据单元PDU  三者的关系为:  N-SDU+N-PCI=N-PDU=(N-1)SDU  C:ISO/OSI与TCP/IP体系结构模型  OSI有7层,从低到高依次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各层对应的数据交换单元分别为:比特流、帧、分组、TPDU、SPDU、PPDU、APDU  TCP/IP从低到高各层依次为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网络接口层相当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相当于OSI的网络层;传输层相当于OSI的传输层;应用层相当于OSI的应用层;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1.2数据通信基础(P11-46)  1、数据通信概念  A:数字传输与模拟传输  数字传输是指用数字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

      模拟传输是指以模拟信号来传输消息的通信方式不论是数字数据还是模拟数据,都可以采用两种传输方式之一进行传输  B: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指信号没有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去传输的一种方式频带传输是指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的一种方式,接收端要进行相应的解调才能恢复原来的信号2、数据通信系统  A: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一般包括发送端、接收端、收发两端之间的信道三个部分  参见P16图1-11  B:同步方式  同步的实现包括位同步、字符同步、帧同步  C:检错与纠错(参阅P43 1.2.7节内容)  包括二维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等检错方法  检错重发方法有:停发等候重发、返回重发和选择重发  3、数据调制与编码  A:数字数据的编码与调制  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不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双极性半空占码(AMI)、双极性8零替换码(B8ZS)、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nB/mB码等  数字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  基本调制方法: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  正交振幅调制(QAM)  B:模拟数据的编码与调制  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PCM  模拟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AM、FM、PM  4、复用技术  A:时分复用  TDM,在进行通信时,复用器和分用器总是成对地使用。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er,TDM)是把一个传输通道进行时间分割以传送若干话路的信息,把N个话路设备接到一条公共的通道上,按一定的次序轮流的给各个设备分配一段使用通道的时间当轮到某个设备时,这个设备与通道接通,执行操作与此同时,其它设备与通道的联系均被切断待指定的使用时间间隔一到,则通过时分多路转换开关把通道联接到下一个要连接的设备上去时分制通信也称时间分割通信,它是数字多路通信的主要方法,因而PCM通信常称为时分多路通信 TDM包括同步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B:频分复用  FDM,主要用于模拟信号主要应用:无线电广播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外,还有一种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C:波分复用  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波分复用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放大器和光纤组成  D:码分复用  教材暂无内容,需自己网上查找  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一种复用方式,主要和各种多址技术结合产生了各种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接入例如在多址蜂窝系统中是以信道来区分通信对象的,一个信道只容纳1个用户进行通话,许多同时通话的用户,互相以信道来区分,这就是多址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多信道同时工作的系统,具有广播和大面积覆盖的特点在移动通信环境的电波覆盖区内,建立用户之间的无线信道连接,是无线多址接入方式,属于多址接入技术联通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就是码分复用的一种方式,称为码分多址,此外还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同步码分多址(SCDMA)  E:统计时分复用  STDM是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信道的利用率集中器常使用这种方法  5、数据交换方式  A:电路交换  主要用于系统。

      两大优点和两大缺点要记住:延迟小,无冲突,但建立时间长,资源浪费  B:报文交换  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动态分配线路,使得线路能够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但它对数据块大小没有限制,所以不适合交互式通信C:分组交换  现代网络绝大多数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根据内部机制的不同,分组交换技术又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  数据报:每个分组的首部都带有完事的目的地址,交换机根据转发表转发分组注意6特点  虚电路:在发送数据之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虚连接注意6特点  D:信元交换  是异步传输模式ATM采用的交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虚电路方式进行分组转发在ATM网络中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分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称为信元信元长度为53字节,5字节的首部,48字节的有效载荷  6、传输介质  A:双绞线  分为STP和UTP  EIA/TIA-568-A标准,规定了从1类线到5类线的UTP标准,其中3类线和5类线用于计算机网络  B:同轴电缆  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分为:50Ω同轴电缆(用于基带数字信号传送,10Mbps可达1KM)  75Ω同轴电缆(用于模拟传输系统,是CATV中的标准传输电缆)  C:光纤  就是能导光的玻璃纤维,有光脉冲表示比特1,无光脉冲表示比特0。

      注意7大特点  光纤按传输方式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MMF):源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可见光定向性较差,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电缆容许不同光束于一条电缆上传输,由于多模光缆的芯径较大,故可使用较为廉宜的偶合器及接线器,多模光缆的光纤直径为50μm至100μm  基本上有两种多模光缆,一种是梯度型(graded)另一种是引导型(stepped),对于梯度型(graded)光缆来说,芯的折光系数(refraction index)于芯的外围最小而逐渐向中心点不断增加,从而减少讯号的振模色散,而对引导型(Stepped Inder)光缆来说,折光系数基本上是平均不变,而只有在色层(cladding)表面上才会突然降低引导型(stepped)光缆一般较梯度型(graded)光缆的频宽为低在网络应用上,最受欢迎的多模光缆为62.5/125,62.5/125意指光缆芯径为62.5μm而色层(cladding)直径为125μm,其他较为普通的为50/125及100/140相对于双绞线,多模光纤能够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在10mbps及100mbps的以太网中,多模光纤最长可支持2000米的传输距离,而于1GpS千兆网中,多模光纤最高可支持550米的传输距离。

        业界一般认为当传输距离超过295尺,电磁干扰非常严重,或频宽需要超过350MHz,那便应考虑采用多模光纤代替双绞线作为传输载体  多模光纤的芯线标称直径规格为62.5μm/125μm.或50μm/125μm.规格(芯数)有2、4、6、8、12、16、20、24、36、48、60、72、84、96芯等线缆外护层材料有普通型;普通阻燃性;低烟无卤型;低烟无卤阻燃型  当用户对系统有保密要求,不允许信号往外发射时,或系统发射指标不能满足规定时,应采用屏蔽铜芯对绞电缆和屏蔽配线设备,或采用光缆系统  单模光纤(SMF):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大小,可使光线沿直线传播光源采用定向性很好的激光二极管因此,它的损耗较小,传输距离远  几种单模光纤  G.652单模光纤  满足ITU-T.G.652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其零色散位于1.3um窗口低损耗区,工作波长为1310nm(损耗为0.36dB/km)我国已敷设的光纤光缆绝大多数是这类光纤随着光纤光缆工业和半导体激光技术的成功推进,光纤线路的工作波长可转移到更低损耗(0.22dB/km)的1550nm光纤窗口  G.653单模光纤  满足ITU-T.G.653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 Shifled Fiber),其零色散波长移位到损耗极低的1550nm处。

      这种光纤在有些国家,特别在日本被推广使用,我国京九干线上也有所采纳美国AT&T早期发现DSF的严重不足,在1550nm附近低色散区存在有害的四波混频等光纤非线性效应,阻碍光纤放大器在1550nm窗口的应用但在日本,将色散补偿技术*用于G.653单模光纤线路,仍可解决问题,而且未见有日本的G.655光纤,似属个谜  G.655单模光纤  满足ITU-T.G.655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或NZDSF(=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属于色散位移光纤,不过在1550nm处色散不是零值(按ITU-T.G.655规定,在波长1530-1565nm范围对应的色散值为0.1-6.0ps/nm.km),用以平衡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商品光纤有如AT&T的TrueWave。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