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钢降低铁水成本生产实践.docx
8页八钢降低铁水成本生产实践 摘要:宝钢集团新疆八钢公司立足疆内丰富矿产焦煤资源,优化配煤配矿结构,打破高炉传统技术操作理念,精细化管理,有效地实现了合理经济的炉料结构,生产稳定,铁水成本大幅度降低关键词:优化炉料、调整配煤、高炉操作、降低成本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钢铁原料紧缺的状况凸显,国内优质铁矿资源竞争激烈钢铁工业若要长远发展,必须走“经济运行”的生产模式新疆八一钢铁依托疆内丰富资源,开展疆内资源最大化利用与低成本技术研究通过优化调整最佳炉料结构的冶金性能、增强精细化操作水平等开展自主创新的炼铁关键操控技术,为八钢降低铁水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1优化配矿结构降低原料成本1.1精细化原料管理降低烧结配矿成本八钢所使用的铁矿石主要以新疆自产为主,少量进口中亚铁矿石,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开展低品位矿、高锌、高硫、高磷铁矿的综合利用研究,增强新疆钢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八钢配矿工作近几年来研究的方向经过近几年不断改进,摸索出一套适合八钢自身条件的行之有效的炉料结构原则烧结配矿综合考虑铁矿石资源情况、混匀料烧结性能、和矿石特性、高炉入炉有害元素负荷控制要求(包括S、P、Zn)和碱金属等和成本控制要求等五方面的因素,做出合理平衡,在基本满足生产需求和有害元素控制的条件下实现成本最低。
1.2高炉配矿生产实践近年来,随着高炉生产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高炉在努力提高高炉产量和喷吹煤比的同时,结合各自的生产条件和特点,积极探求更为合理和经济的炉料结构,以达到炼铁的低成本生产,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世界各国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高炉使用单一的烧结矿或球团矿,一味地追求高熟料比,并不能获得最佳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八钢近年不断改进高炉操作,摸索出一套适合八钢自身条件的行之有效的炉料结构原则目前的炉料结构:大高炉72%左右的高碱度烧结矿配加24%酸性球团矿,以及4%的品位37%左右块矿的炉料结构1.2.1以高碱度烧结矿为主的原则烧结矿以良好的还原性,优良的冶金性能成为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我们知道高炉炉况顺行情况与软熔带有直接关系,软熔带的透气阻力占整个高炉的70%,烧结矿的软化及熔融开始温度较高,软熔层高度低,区间窄,提高烧结矿率可使高温区下移,软熔带变窄,改善高炉透气性同时烧结矿的滚动能力较球团差,对必须充分发展中心气流的大高炉而言更易控制因此,提高烧结矿比例是改善高炉顺行的有效途径,是获得最佳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有效手段八钢经过摸索和生产实践得出,烧结矿比例低于65%,炉况顺行和优良的经济指标均难以实现。
1.2.2同酸性炉料合理搭配的原划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高碱度烧结矿和酸性炉料进行搭配时有一个合适的配比问题.随着着降低生铁成本的压力不断提高和在实践中操作条件的变化以及在操作技术上的不断成熟,熟料比不断下降,特别以球团矿在炉料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较明显目前的高炉炉料结构将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增加炉料结构中的熟料比,下降加部分品位(37%)入炉块矿使用量,以适应原料供应条件的改变,有利于经济指标的改善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优化生铁成本,通过生产实践的摸索和高炉生产操作技术的调整,在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和维持较高生产水平和高煤比的条件下,逐步降低高炉入炉熟料比1.2.3降低熟料率对高炉操作将造成的影响及消除在低熟料比生产中需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度抑边,保持中心气流充沛的操作方针,可有效地改善因入炉块矿的增加而引起的气流变化在高炉操作中,需调整炉渣成分,尽可能多的排除炉内有害的碱金属降低高炉入炉熟料比有利于降低铁水成本由于块矿的单价较烧结矿、球团矿的单价低降低熟料率,增加块矿的入炉量,相应高价料的单耗降低,低价料(块矿)的单耗上升,总的入炉炉料的吨铁成本也将相应下降计算表明,在确保炉况顺行稳定的条件下,熟料率每降低l%,铁水成本下降约2元/吨铁。
2优化配煤结构降低焦炭成本结合疆内煤资源丰富,低价煤资源利用成为八钢的降本的立足点需要突破高炉传统理念,助力配煤结构工艺革新,完成100%疆内煤配煤炼焦,实现新疆疆内焦煤资源的充分利用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适合八钢现状的性价比模型以此作为炼焦用煤采购的基准,同时由性质推算煤价,指导采购,作为定价依据通过性价比模型,可以得出不同煤种的性价比排序,将一些性价比差的煤退出使用,确保使用煤种的价值与性能匹配 (2)开展工业实验在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及大高炉工业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生产配煤结构,建立适合八钢高炉焦炭质量标准,根据新标准和可用资源优化配煤结构,降低疆外煤配入量3)过程管理控制从炼焦煤进厂、卸运、堆储、取料、配合、混匀、焦炉炉温控制、干熄焦、焦仓等各道影响质量的关口下大力气进行管理每个点设立负责人,发现异常,及时出具处置措施,并且每周召开会议,通报问题点及应对措施3基于疆内矿煤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炼铁生产操控技术配煤推进使用疆内煤的过程中,降低对焦炭CSR的控制,以焦炭的冷强度M40和M10为质量控制目标,M40≮88%,M10≯6.0%,跟踪焦炭的平均粒度,在此基础上,提高疆内煤的比例。
经过生产实践摸索,高炉采用低热态强度焦炭时,搭配高富氧的操作模式,可以提高喷吹煤粉燃烧率,减少未燃煤粉量,这有利改善高炉透气性,有利高炉稳定、顺行1)大渣量冶炼技术高炉入炉品位降低,高炉渣量由原来的350kg/t,逐步增加值420kg/t,高炉冶炼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高炉的正常炉况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以上渣量增加后 对正常高炉冶炼的建立全方位管控①提高高炉实际风速和鼓风动能,以较强的中心气流保持高炉的长期稳定性②延长高炉出铁时间,减少高炉憋风时间③出好查铁,减少高炉炉缸的工作压力,提高风量2)低品位冶炼的煤比技术①采用烟煤与兰炭混喷,改善煤粉的燃烧性能,提高了煤粉的置换比;②采用高顶压、高富氧的操作制度,强化煤粉燃烧,提高置换比3)改善炉渣流动性,满足高炉冶炼要求铁水物理热保持在 1490 ℃ ~ 1505 ℃ ,以及适当提高炉渣碱度后,炉渣流动性较好,基本无粘铁沟现象,能够满足高炉冶炼要求,对高铝炉渣的顺利排出炉内起了促进作用4) 风速提高,中心气流加强送风制度调整到风速达到 255 m / s 左右,强化了中心气流,边沿气流趋于稳定,水温差基本稳定在3℃ ~ 4 ℃ ,消除了边沿管道气流,明显促进了炉况的稳定。
5)强化炉前工作,出净渣铁强化铁口的维护,根据高渣比条件下铁口的变化,控制适宜的打泥量,改进炮泥质量,保证铁口深度的稳定,通过双开零间隔出铁等措施及时出净每一炉渣铁,把高 Al2O3 炉渣充分排出来,也是防止炉缸堆积的重要措施4结论立足疆内资源优势,着力开展配煤、配矿技术研究工作,努力克服资源属性中的不利因素,寻找疆内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突破途径与方法,不断提升现有高炉的生产操作水平,保障在新疆自然资源条件下钢铁工业生产的高效、连续和稳定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竞争力自2015年分阶段实施以来,八钢铁水成本逐步进入全国排名前十,2018年以后进入全国前三名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