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就的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docx
7页生就的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别林斯基说:“儿童文学家应当是生就的,而不应当是造就的生就”的,即有天生的禀赋这禀赋使他们易于全身心地接近儿童,感受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童年,但依旧天真、好奇、耽于梦想,他们一生都保存着一颗不泯的童心高洪波认为,一个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应是一位懂得儿童心理的教育家儿童是最可尊敬的人类”儿童文学应该用真情打动孩子的心,用美去陶冶孩子的灵魂他的儿童诗,初看起来,写得很轻松、随意,其实,这“随意”正说明了他是一位“生就”的儿童文学家今天让我们走近高洪波作家简介高洪波,1951年出生,笔名向川内蒙古开鲁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等,散文集《波斯猫》《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司马台的砖》《人生趣谈》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诗集《鸽子树的传说》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作品赏读一我想高洪波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呀,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呀,望——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飞呀,飞——飞到遥远的地方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选自《献给孩子们》〕思考板想象是诗歌的生命,意象是想象的载体《我想》一诗中,作家高洪波借助意象展开想象的翅膀,抒写理想反复吟诵本诗,说说诗中有哪些意象,作家对这些意象是如何展开想象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品赏读二冬蝈蝈高洪波养过假设干只大肚子蝈蝈,褐色如浓茶状的,油绿似豆叶状的,长须长腿类古代武士的……无一例外,它们都以响亮的鸣叫送去炎夏,迎来深秋,是北京大热中的欢乐歌者只是从未养过冬蝈蝈不是不想养,而是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能够觅到这稀罕的鸣虫儿记得假设干年前我家暖气闹别扭,大冬天让人干熬苦撑,一切防寒措施都采用了,暖气还是不顶劲,只好向有关部门求援,那天下午来了一位爷们儿,进门就找阳光射入屋内的最暖地带,掏出来葫芦放在那儿,然后才动手干活。
葫芦不大,可也不小,像个中号的水杯,揣在怀里鼓鼓的,不好干活;葫芦里装着宝贝,能在冬天里唱秋歌,“蝈蝈蝈”一唱,我乐了,敢情是只大肚子蝈蝈——冬蝈蝈修暖气的汉子自称姓桂,旗人,打小就玩冬蝈蝈,行家里手桂先生神龙一现,干完活走了他的葫芦、他的冬虫、他的做派留给我极深的印象,而冬日里偶一聆听蝈蝈的鸣叫,鲜、脆、爽,让你脑门儿发热,眼睛发亮,恍惚回来了夏秋之际,地地道道是个怡情的好物件!假设干年,一晃也是快十年的事了今年我很走运,虫运先是买了王世襄先生三大本的《锦灰堆》,里面专门谈到蝈蝈蟋蟀的捕捉和饲养,甚至对蝈蝈的翅膀施以“手术”,王先生管它叫“点药”,让蝈蝈们的鸣叫更响亮、动听书读毕,一日有好友登门,已是头场大雪下过,寒气逼人,这朋友乐呵呵地进屋,顺手从贴心处掏出一个绿毛线织就的小袋子递给我,我一捏,便知道毛套里面是个蝈蝈葫芦,这葫芦的瓢盖上有七星布局的孔,揭下瓢盖,是铜丝盘成螺旋状内簧,捏住簧,一提,提出了葫芦嘴儿,里面正趴着一只大肚子冬蝈蝈,不安分地扭动着,似乎有几分紧张就这样,梦幻般拥有了一只冬蝈蝈起初喂食煮熟的胡萝卜,再后来喂葱心,它都吃得胃口大开有一日妻子买回一包青豆,嚼两粒青豆,放出冬蝈蝈。
嗅到青豆的味道,蝈蝈格外兴奋,捧定豆子大吃不已,于是才知道青豆才是冬蝈蝈最喜欢的食物——这注定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因为所有的蝈蝈,最爱栖身之处是豆子地冬蝈蝈不是野蝈蝈,它是人工繁殖出来的虫儿,因此与人极亲近,每当我把它从葫芦里引出时,它都乐意趴在我的掌心,继而沿衣袖攀援,从胳臂溜到达后背,它喜欢人体的温暖有时受惊,偶一蹦跳,显得笨拙不堪,远没有野蝈蝈的迅敏机灵,可让人看着喜欢这只冬蝈蝈似有灵性,一听到人的脚步或开门声,就会起劲地鸣唱,提醒人们别忽略它的存在;如果将它置于杯中,你略一走动,它就会像受到唆使的狗一般叫起来,你假设坐定,它也会轻声哼几下,如嘟囔几句什么似的,轻身又进入温暖幽暗的葫芦里的梦境——一个只有昆虫自己才知道的梦境今年北京多雪,多雪的冬天,清新且寒冷,雪色簇拥中守定一只碧绿的蝈蝈,听它鸣吟,观它踽行,看它快乐地大吃青豆,继而在你身上如顽童般游走,你的心不由得会浮现绿色的春意,冬蝈蝈,春的使者!思考板观察是写作的缘起,写景状物尤需细致的观察《冬蝈蝈》一文给我们提供了范例仔细阅读原文,体会作家是如何观察蝈蝈又是怎样描写蝈蝈的,仿照本文,描写一个你所喜欢的动物超级链接洪波的散文雷达读洪波的散文,你会觉得散文的疆界在尽情扩大,限制的堤坝在不断冲破,许多熟视无睹的事项和细节,你从未想到写成文章,他却有感觉,偏能化为文章,能激活之,联想之,并依其人生阅历拓出一片新的风景。
衣食住行所涉及的一切自不必说了,就是一块砖头,一方石砚,一个牛头,一只猫,一棵树,吃了一回藏药,看见一回海鸥,听见一首老歌,碰到一个熟人……他全都能勾起浮想联翩,写成意趣横生的文章,这本领就不能不让人佩服了我们先不谈写得好不好,先要问,为什么一样生活着、观察着,他满眼出散文,你却苦于找不到题材;他随时有感悟,你却五内郁结;他看什么什么有情,你却无知无觉无动于衷,这究竟为什么切莫小看这种区别,散文的创作奥秘都在这里了,它牵涉到的问题太多太多只举其一:我们的散文有优美深厚的传统,但也随之有许多禁忌,哪些可入散文,哪些不登大雅之堂,传统思维方式的压力太大,前文本的压力太大,以致使人提起笔来觉得四围全是限制洪波散文的优势就在于,他信任生活,生活,一任主体在生活中浸泡、吸纳、感悟,用“生活化”来突破传统思维的模式化藩篱,遂掘开了题材的怒泉,任其汩汩流淌从根本上说,洪波善于捕捉散文题材,是他的天性使然,用更直白的话说,盖因他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好玩好动,好奇心强,除了他的另一面,那么有童心的一面,他本心原想追求散文化的人生屈指算来,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近20年矣,而这竟是大开杀戒,角逐不断的20年,而角逐的工程却是打乒乓球,下象棋,赛游泳,玩古董之类,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有一次,从黄昏开始一直是到翌日东方既白,足足酣战了一夜象棋,能你来我往地战一夜,其剧烈程度不言自明我想,性情如此,大约多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是”之类的人物吧常读洪波散文的人都能感到,读他的东西轻松、幽默,富于情趣,有种开朗乐观的气息,却不必承担思辨的重负、忧患的重压,寻找意义的捉迷藏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以为这就说到他散文除了题材的无疆界之外的又一重要特点:他是缘情派而不是载道派,他追求意象的自足,而舍弃意义的负累,只让生活、形象、瞬间、意趣浮现,而一般不归纳、不提升、不曲终奏雅这种写法是一大解放,自己写得轻松别人看着也轻松,也最靠近性灵派散文的本质〔本文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