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方法探究.docx
5页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方法探究【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做出分析,并分 别从学校及毕业生不同角度阐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法关键词】学生就业现状促进大学生就业随着新时期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和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岗位的进一步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趋严 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分析大学毕业 生就业现状,探索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实现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03年是髙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髙 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到2013年 达700万,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高校连续扩招,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人才资源储备大幅增加然而, 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速缓慢,以致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 的现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二)“名牌效应” “性别歧视”非常明显许多用人单位喜欢瞄准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导致不同学 校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别很大同时,重男轻女现 象十分严重,很多企业只要男生,拒绝女生,导致很多专业 女生就业十分困难。
三) 大学生就业思想准备不足,对自己没有明确定位 一些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自己该怎么办,不会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网络 等新兴媒体搜寻招聘单位和工作岗位,获得自己想要的信 息还有很多毕业生自立意识不强,在择业时,依靠父母、 朋友、同学和师长给自己出谋划策来进行取舍,把就业希望 寄托在家长、学校、老师身上,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四)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客观评价自己, 企业需求与个人愿望不匹配,产生错位,影响就业很多大 学生盲目追求成熟型企业,盲目考研、参加公务员考试,在 工作地域选择上“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要求用 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一应俱全,强调 追求丰厚的待遇、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忽视自身条件、个人专 长发挥的思想,常常导致大学生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鹫远, 而错失良机五) 大学生综合素质不过硬,缺乏有效竞争能力 一些大学生在参与就业竞争时,自信心不足,表达能力 欠缺,很难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部分毕业生虽然专业技能 较好,有一定的能力特长,但在日常的社交文明礼仪、为人 处世之道上有很大欠缺。
比如不会尊重他人,没有学习的意 识和姿态,缺乏责任心,也丧失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法探析(一)毕业生要做好就业准备1•明确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而素质的全面提 高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大学生应从入学开始就应该有意识 地自我培养,通过媒介、讲座、交流等各种途径找出自我差 距和着力提升点,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开始有意识地改进和 提升,以量变促成质变2. 调整就业观念及期望值积极转变思想,认清就业形 势,树立正确择业观,降低期望值眼光不能老停留在大城 市、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客观地分析就业现状,到中 小城镇、农村、基层、西部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3•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能力、 爱好特长和优势劣势深入分析,增进自己对社会现实及自身 条件的理性认识,积极规划思考自我发展,主动走进就业市 场,增加就业知识储备和训练应聘能力,作好充分的应聘准 备通过假期实习等方式提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更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调整,提升就业技能4.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 的方式尽早关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就业信息,分析专业状 况,对自己的专业合理认识,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进 社会需要与个人理想的和谐统一。
5•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应积 极加强自身修养.如: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关 系处理能力、创业精神、独立性等,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 高,应试时应以自己掌握的知识,客观主动地推销自己,适 时地在有限时间内介绍自己、事业目标、兴趣、专长以及自 己对所选单位的了解和态度,让用人单位了解你、接纳你; 面试中要讲究语言艺术,恰当地评价自己,交谈中要善于介 绍,善于理解,善于概括最后,对面试中可能涉及到的问 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二)学校方面需做工作1. 学校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规划作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和确定培养模式,建立一定数量的 实习基地,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有意识地锻炼 和培养自己,更加自觉地接触社会,勤于实践,及早培育自 己的核心就业竞争力2. 加强人文素质及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及修养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把人文素质及社会公德 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公德意识,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 学习方法、做人准则,真正成为一个会学习、会思考、具有 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有修养的大学生。
3. 就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请专门教师主讲把毕业就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第一部分由学校专门教 师主讲,第二部分由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主讲就业教育的主 要内容应包含(1)就业心态的教育,(2)职业定位的教育(3) 应聘方法的教育,在短期内强化训练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 质大学生就业难,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社 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提高大学生本身适应 社会的能力,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这就需 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参考文献】[1] 沈涛•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在理工科专业课中渗透 的探索•水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第9期[2] 东山陈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 的培养.中国电子商务.2012年第10期[3] 包文斌.关于大学和谐性就业问题的思考.黑龙江 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第12期(总第978期)[4] 戴建中.提升髙校大学生就业率的策略探析.黑龙 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