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除砷试验报告.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05818590
  • 上传时间:2022-10-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污水站除砷工艺的改进研究试验一、 试验背景 我公司污水现采用硫化钠石灰沉淀法除砷工艺,污水直接加硫化钠进行一次沉淀、石灰中和,处理后砷的质量浓度在0.6 mg/L左右,不能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外排水砷含量的要求(小于0.3mg/L),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1. 影响硫化钠沉砷效果的主要条件(药剂用量、PH值、反应时 间)没有控制好,硫化钠的除砷率显著降低① Na2S 的用量:文献资料和生产实践均表明,一次沉砷,即 使 Na2S 过量很多倍,也不能将砷脱除到很低的水平,而 采用两次沉砷,则可以用较少的Na2S将砷除至较低水平② PH 值:硫化钠沉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当 PH 值为 2 左右, 沉砷效果最好③ 反应时间:硫化钠沉砷过程属于离子反应,反应过程十分 迅速,沉砷时间应控制在40—60min左右,但生产实践中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反应时间过长,溶液中存在高 价氧化态离子将 As2S3 沉淀重新溶解,导致除砷率反而下 降,因此考虑将生成的As2S3沉淀过滤;2. 硫化钠的除砷效率是有限的,当污水中砷含量过高,影响硫 化钠沉砷效果的主要因素达到理想情况,硫化钠达到最佳去 除率时,污水中残砷的含量仍无法满足要求时,考虑采用铁 盐法进一步沉砷。

      二、 试验目的通过在原来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一次硫化钠沉砷阶段,将反应生成 的As2S3沉淀过滤,加石灰中和处理后,在碱性环境下pH在10〜 11 之间)加入硫酸亚铁、双氧水或通入氧气进一步沉砷,探索出最 佳的工艺条件,最终使污水中的砷含量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 准》中对外排水砷含量的要求(<0.3mg/L)三、 试验原理污水站废水主要来自于硫酸车间,酸度较高,废水的pH在1〜2 之间,硫酸的质量浓度在0.49g/L〜4.9 g/ L之间,其中的砷主要 以亚砷酸存在,工艺的第一阶段采取两次硫化钠沉砷(调节水样 pH=2),原理为:3NaS+2HAs0二AsS ; +6NaOH,经两次硫化钠沉砷过2 3 3 2 3滤后再用石灰中和废水中的酸使pH在10〜11之间,然后加双氧水和 铁盐,双氧水具有强氧化作用使砷氧化并和石灰一起反应,生成砷酸 钙沉淀,Fe2+亦被氧化并水解生成氢氧化铁由于氢氧化铁胶体表面 积大,吸附力强,可把As 0、Ca (AsO)、Ca (As0 )等杂质吸附共沉2 3 3 3 2 3 4 2经三次沉砷处理后希望将砷的质量浓度控制在0.3mg/L以下四、 试验器材、试验药剂及其用量4.1试验器材:6个大烧杯(1L),若干个小烧杯,2个大量筒(1L),4个量筒(150mD, 2个小量筒(50ml),电子天平、称量纸、抽 滤机、玻璃棒, 6支滴管,药勺。

      4.2试剂:以下试剂根据12组水样(7200ml),平均含砷量6 mg/ L 计算得到4.2.1 硫化钠:除砷溶液(按理论反应需要量的10 倍投加),将0.68328g硫化钠(Na2S)溶于水中,稀释到120 ml并混合 均匀4.2.2石灰:PH=1左右时,每组水样投加15.9g石灰调节pH 在10〜11之间,PH=2左右时,每组水样投加1.59g石灰调 节pH在10〜11之间4.2.3PAC将2.4g PAC溶于水中,稀释到120 ml并混合均匀 4.2.4PAM将0.144g PAM溶于水中,稀释到120 ml并混合均 匀4.2.5FeSO .7H O:(进一步除砷,按理论反应需要量的10倍42投加)将0.54096 g 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到30 ml并混 合均匀4.2.6H2O2(30%的过氧化氢,按理论反应需要量的2倍投加) 4.2.7重金属捕收剂:将2.88 g重金属捕收剂溶于水中,稀释 到120 ml并混合均匀五、 试验方案:方案一:利用两段硫化钠除砷,石灰中和沉淀过滤后加入 H2O2 和FeSO4.7H2O2,分别考察两段硫化钠除砷,两段硫化钠除砷后过滤, 两段硫化钠除砷进行过滤后加入h2O2,两段硫化钠除砷进行过滤后 加入 H2O2、FeSO4.7H2O 对沉砷效果的影响。

      一) 试验过程:1. 模拟现有工艺流程进行试验作为对照2. 把原有工艺的一段硫化钠沉砷改为两段沉砷,探索沉砷效果3. 在2试验的基础上将两段硫化钠沉砷反应生成的As2S3沉淀 过滤,进一步探索沉砷效果4. 在3试验的基础上将两段硫化钠沉砷反应生成的As2S3沉淀 过滤,加入双氧水进一步沉砷,探索双氧水对沉砷效果的影 响5. 在4试验的基础上加入FeSO .7HO,考察FeSO .7H O和HO4 2 4 2 2 2的共同作用对沉砷效果的影响6. 重复上述试验操作做四组平行样二) 实验步骤:1. 分别取 600 ml 水样于 a、b、c、d、e 四个烧杯中,调节水样 pH=22. 在a烧杯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10ml,控制反应时间为40min;在b烧杯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5ml,控制反应时间为30 min在c烧杯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5ml,控制反 应时间为30 min;在d烧杯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5ml,控 制反应时间为30 min;在e烧杯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5ml, 控制反应时间为30 min;3. 在b烧杯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5ml,控制反应时间为10min;在c烧杯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5ml,控制反应时间 为10 min;在d烧杯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5ml,控制反应 时间为10min;在e烧杯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5ml,控制 反应时间为 10 min;4. 用滤布对c、d、e烧杯中的溶液经行过滤。

      5. 在a、b、c、d、e四个烧杯中加入4.2.2石灰调节pH在10~11 之间6. 在a、、c、d、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423 PAC溶液,4.2.4 PAM 溶液各10ml,观察絮状物,悬浮物基本沉降为此7. 在d烧杯中加入4.2.6 H2O2 10ml,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反应 现象8. 在e烧杯中分别加入425 FeSO4.7H2O, 426气02各10ml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反应现象9. 在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4.2.3 PAC溶液,4.2.4 PAM 溶液各 10ml, 4.2.7 重金属捕收剂,观察絮状物,悬浮物沉 降现象10. 重复d、e烧杯中的上述试验操作,做四组平行样11. 取烧杯中的上清液进行测样三) 试验现象:1. 在d、e烧杯中加入双氧水后,溶液由原来的乳白色迅速变 为淡淡的红褐色,烧杯中的白色沉淀和悬浮絮状物变为淡 淡红褐色的细小颗粒沉淀、絮状物2. 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泡3. 溶液中漂浮着大量红褐色的悬浮絮状物、细小颗粒的红褐 色沉淀在溶液中不断翻滚,并在溶液表面形成一层红褐色 的泡沫4. 在e烧杯中加入FeSO4.7H2O后,溶液的颜色,红褐色的 悬浮絮状物,细小颗粒物沉淀的颜色变深,变浓。

      5. 随着试验的进行,产生的气泡量不断减少,溶液慢慢变澄 清,加入絮凝剂PAM、PAC后溶液中仍漂浮着部分红褐色 的悬浮絮状物、细小颗粒的红褐色沉淀,溶液表面红褐色 泡沫也依然存在四) 试验现象分析:加入双氧水后溶液中的Fe2+被迅速氧化成Fe3+并在碱性环境下(pH在10~11之间)水解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和沉淀,而 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的H 2O2会较快的自发分解2H2O2 == 4OH- ==2H20 + 02 f,产生的氧气将溶液中红褐色的悬浮絮状物、细小 颗粒的红褐色沉淀吹向空中而无法沉降,并在表面形成一层红褐色 的泡沫五) 试验数据及其分析:样口口编号样品名称分析兀素ZnCdPbAs水样1综合样0.640.00700.200.68a#对照0.860.0160.270.85b#两段Na S20.290.00390.140.60c#两段NaS (过滤)C0.500.00700.0550.38d#两段NaS (过滤)+ H02 2 20.570.00620.0360.075e#两段NaS (过滤)+H0 +2 2 2FeSO40.500.00470.0360.070水样2a#对照0.360.00910.000130.13b#两段Na S20.410.0140.220.013c#两段NaS (过滤)20.370.00990.150.027d#两段Na2S (过滤)+H02 20.560.00460.000660.027e#两段NaS (过滤)+H0 +2 2 2FeSO40.410.0220.00580.013e#两段NaS (未过滤)+2H0+ FeSO2 2 40.410.00340.000680.013水样3综合样3.57//0.81a#对照1.12//0.51b#两段Na S21.39//0.71c#两段NaS (过滤)C1.07//0.53d#两段NaS (过滤)+ H02 2 20.48//0.044e#两段NaS (过滤)+H0 +2 2 2FeSO 4 0.59//0.022从上表可以看出:将一段硫化钠沉砷改为两段硫化钠沉砷,并且将 As2S3 沉淀过滤除去,只能从很小程度上减少溶液中砷的含量,加乙 J入H HO后,溶液中砷的含量显著降低,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2 2 2FeSO准》中对外排水砷含量的要求(<0.3mg/L)。

      加入FeSO后,除44砷效果更加明显,但在实际生产中①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为因素的影响,水样中重金属含量、PH值的不断变化等各种影响除砷效 果的因素无法控制,HO , FeSO的除砷效果能否达到烧杯试验中的理 2 2 4想情况,将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和探索②10在碱性环境下自行分解22产生0 ,气泡在溶液中翻滚,反应时间太长,不断有)产生,使得大 量悬浮絮状物和沉淀漂浮在溶液中久久无法下沉,并在溶液表面形成 一层泡沫,溶液呈现浑浊状态,无法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对外排水SS含量的要求(小于40mg/L)因此考虑采用反应时间 较短且可控制的氧气代替HO进行试验22方案二:1. 利用硫化钠除砷,石灰中和沉淀后,取上清液通入氧气,通入氧气再加FeSO,分别考察在一级斜板通入氧气,通入氧气再加4FeSO 对除砷效果的影响42. 利用硫化钠除砷,石灰中和沉淀后,直接通入氧气,通入氧气 再加FeSO4,分别考察在二级斜板通入氧气,通入氧气再加FeSO 对除砷效果的影响一) 试验步骤:1. 分别取6L水样于a、b、c、d四个大桶中,调节水样pH=22. 在a、b、c、d四个大桶中中加入4.2.1硫化钠溶液100ml, 控制反应时间为40min;3. 在a、b、c、d四个大桶中加入422石灰调节pH在10〜11 之间。

      4. 取a、b桶中的上清液,在a桶中通入氧气,b桶中通入 氧气并加入4.2.5 FeSO.7HO100ml,425. 在 c 桶中通入氧 气、 d 桶中通入 氧气并 加入 4.2.5FeSO .7H O100ml426. 在a、b桶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