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4《外国诗二首》课件(语文版必修5).ppt
15页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 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曾 在英国西部山地的湖畔聚居,其诗作又 多描写湖畔而得名),1843年被宫廷奉为 “桂冠诗人”1798年,不到28岁的华兹 华斯与塞缪尔·柯勒律治(1772—1834)合 作出版了一本小诗集《抒情歌谣集》, 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 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认 为自然美景能给人力量和愉悦,具有心 理治疗作用,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 华他注意吸收民间诗歌的艺术特色, 采用民间生动、淳朴的口语这使他的 诗独辟蹊径,呈现出清新、质朴、天然 成趣的特点,被称为伟大的“自然诗人” 和“诗的风景画家”,从而结束了英国古 典主义诗学的统治,对英国诗歌的发展 起了重大作用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 序曲》《远游》,组诗《露西》等,此 外还有《我们是七个》《丁登寺》《孤 独的收割人》等收在《抒情歌谣集》的 著名抒情诗这首诗是华兹华斯描写自然的诗中最有名的一首你认为这首诗的叙事 线索是怎样的?理解这首诗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哪位同学来说说?谁还有 不同的观点?细细品读这首诗我们就会发现,诗的叙事线索是比较清 楚的,即当诗人在独自漫游的时候,他忽然看见了一大 片金灿灿的水仙。
这种千朵万朵的水仙起舞的景象让诗 人看了又看,心有所悟,十分喜悦但还说不清自己为 什么会感到喜悦,这中间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后来 ,当诗人在精神世界里漫游,感到神思恍惚或者陷入沉 思,感到寂寞时,眼前便会浮现出那些水仙,并且全身 心都变得满怀欢愉,像要伴随水仙翩翩起舞 什么是“漫游”?漫游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讨论交流漫游”就是离开家园,去没有目标地、随机地四处寻找 理想中的事物漫游的特点是:通常是一个人,没有 稳定感,四处漂泊,风餐露宿,相对于呆在家园中的 人来说,是一种非常艰苦、非常孤独甚至充满危险的 事情漫游者和目标追求者的不同在于,他没有目标 ,只有连自己也不清楚的理想,因此,它必然会经历 许多想象不到的磨难,但还不知道这些磨难能不能把 自己引向那理想的圣地因此,漫游者是孤独的、无 力的和空虚的而那些虽然也要经受风霜雨雪,但因 为目标明确、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追求者,因此 ,他们的精神是充实的、乐观的漫游的人四处流浪 ,期待着心中的理想之地忽然出现但在这追寻过程 中的孤独和寂寞,则是漫游的人最难以忍受的事情 大家读读诗的开头,看诗人是以一 个什么形象出现的?• 诗人一开始就以一个漫游者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他在 漫游中忽然发现了“在湖边”,“在树阴下”,“密密麻麻”“连 成一大片”的水仙,它“金黄”“闪烁”“在阵阵微风中起舞翩翩 ”“在欢快的舞姿里频频点头”……这一大片美丽的水仙让诗 人欣喜不已,水仙的世界和诗人的漫游世界形成了强烈的 对比:诗人是独自一人,而水仙却有千朵万朵;诗人是漫 游的,而水仙是“定居”在湖边、树阴下的;诗人是寂寞的 ,而水仙则是欢快起舞的水仙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多么 充满活力,让诗人感到由衷的向往但是,诗人并不知道 这个水仙世界会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他也并不知道 自己该不该继续追求这个理想世界可是,时间在流逝着 ,而诗人却始终无法忘怀这金灿灿的让他欣喜不已的水仙 世界因此,每当他在精神世界里漫游,心神恍惚、陷入 沉思、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些曾点亮了他的眼睛 的水仙,也会立刻变得欢愉起来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会诗的精髓,建设美好 精神家园• 这首诗又译作《咏水仙》(见刘湛秋、雷霆 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世 界抒情诗选》,顾子欣译),请你对比这首 诗两种译文的不同题目,你认为哪个好, 理由是什么两个题目各有优长从表达精神漫游主题的角度 看,《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这个标题好, 他更能表现诗人对精神的不懈追求。
如果从咏水 仙,表达象征意义和借物抒怀主题的角度讲,《 咏水仙》这个题目好就看诗的落脚点或者重心 在哪里 从诗里看出,水仙的世界虽然美好,但并不属于诗人,那他 的独自漫游与千朵万朵的水仙有什么关系?反过来说,千朵万 朵的水仙与诗人的独自漫游有什么样的关系?作者竟然这样念 念不忘?明确:水仙表面看起来好像的确与独自漫游的诗人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它 却给孤独、寂寞的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当诗人处在寂寞孤独的时候, 那“金黄”“闪烁”“连成一大片”“千万朵”“频频点头”的水仙却安慰了他的灵 魂,让它得以暂时休息,暂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以便让他蓄积力 量,继续上路,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美好地方这让人不由想起了屈原的著 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上的漫游是诗人永恒的状态,而精神上的漫游这也是西方文学中一 个长久的主题实际上,我国古代也有许多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和事,但和 西方所不同的是,中国人的精神“漫游”都是有目的的,如孔子周游列国是 为了宣传他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纲领;司马迁游历大半个中国是为了进行具 体的历史考察,考证历史事实,以便写作《史记》;李白游历了东南大半 个中国,是为了赏尽天下美景,以便写出更好卖的诗作;徐霞客几乎阅尽 华夏山水,是为了进行科学考察,以便对地理进行科学研究……东西方人 文学者都很重视个体精神的建构,都很重视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
我们自 然不能放松这种精神上的不断追求和构建拓展延伸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 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 思,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 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 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 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 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你听!你听她的歌声,• 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阴旁,•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 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 也许她在为过去哀伤,• 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 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拓展延伸• 也许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 ,• 当今的生活习以为常 ?• 她唱生活中的忧伤和 痛苦,• 从前发生过,今后也 这样?• 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 吧,• 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 样;• 我见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 ,• 我见她边干活儿边歌 唱• 我凝神屏息地听着, 听着,• 直到我登上高高的山 冈,• 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 消失,• 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 心上。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