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河北区第七十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9页天津河北区第七十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身价欧·亨利 傍晚,一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女孩,又来到了小公园安静的角落里,坐在一张长椅子上开始读书她的脸看起来很秀气,衣服却很普通小伙子知道,这一段日子,她每天都是如此 小伙子慢慢地走到她旁边,就在这时,女孩手中的书滑落到了地上小伙子顺势捡起书,礼貌地递给她,寒暄了几句后,就静静地站在一边 女孩看了一眼小伙子,一身俭朴的衣着,一张并不引人注目的脸 “坐下吧,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光线太暗了,看不了书,我愿意聊聊天o" “你知道吗,”小伙子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我昨天就看见你了o" “不管你是谁,”女孩冷若冰霜地说,“都得记住,我受过良好的教育 “对不起,”小伙子说,“都是我不好,我太冒昧了,我的意思是,来公园的女孩很多,你知道,当然,你不知道,但是……” “我当然知道还是谈点别的吧,讲讲这些来来往往的游客,他们要去哪儿?为什么那么 匆忙?他们高兴吗?” 小伙子一下糊涂了,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之所以经常来这里,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和游客们近距离地接触我跟你讲话,就是 因为我想找一个天性善良,对钱看得很淡的人聊一聊你不知道,我太讨厌钱了,也讨厌我周 围那些腰缠万贯的男人我不喜欢珍珠宝石,对游山玩水也没什么兴趣o" “可我总是认为,”小伙子说,“钱是个好东西" 当你有了一百万之后,就只好兜风、看戏、跳舞、赴宴去了我可不想过这种日子 小伙子诙谐地看着女孩,说:“我很喜欢研究和探听你们富人的生活 “有时候,”女孩继续说,“我想,如果我要恋爱,就要爱一个普通的小伙子——告诉我,你 是干什么的?” 我就是个普通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出人头地你刚才说的话当真吗?你会爱一个普 通人?” “当然啦!”她回答 “我在一家小饭馆工作o"小伙子说‘ “该不会是个跑堂的吧?”女孩问o “差不多 女孩马上看了看手表,然后站起身,说:“你怎么还不去工作?”“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呢我们,我们下次还可以见面吗?” “不知道……哦,我得走了,晚上我还要去赴宴,还有一个音乐会,司机在等着我呢n"说纠这里,她朝公园门口的那辆白色小轿车指了指,“那是我的车o" “我看到了。
"小伙子羡慕地说 “再见!” “天晚了,”小伙子说,“不太安全,要不,我送你?” “谢谢,你还是再坐一会儿吧"说完,女孩朝着公园大门走去小伙子看着女孩的身影,不紧不慢地跟在她后面 到了公园门口,女孩从那辆白色小轿车旁走了过去,横穿马路,走进一家小饭馆,打了卡,然后换上侍应生的制服,开始工作 小伙子在街上慢慢地走了一会儿,然后,径直走近那辆白色轿车,钻进去,对司机说:“去夜总会,亨利"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有删节)(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 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 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C.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小伙子装得像富人 一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 D.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显得 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E.本文的结尾显示了欧·亨利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 之中2)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小说中女孩和小伙子的形象特点o(6分)’(3)这篇小说结尾有什么特点?前文对这一结尾作了哪些铺垫?(6分)(4)小说的标题“身价”有何含义?评判“身价”的标准是什么?你读了小说之后有何感想? 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感受8分)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根据计算机模拟,这一速度比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两年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朱格拉夫就曾发出警告:人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而导演这一悲剧的正是人类自身在李欣海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言论并非全然是危言耸听作为供职于非政府组织(NGO)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生物学专家,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目前,由他负责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有一个饶有意味的名字:“蓝图”计划。
李欣海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强调,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兔,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鼠兔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他说,“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任何种群的灭绝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场灾难 一个常识是,人类不能独自存在物种的大规模减少,直接削弱了人类的生存基础,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引发其他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所有生物及其基因和生存环境,即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项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并于次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公约》第一次承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任务”,是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及“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中国在大会上签署了此《公约》,成为世界上率先加入《公约》的少数国家之一实际上中国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高度威胁。
据了解,中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新增一个濒危甚至走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15%-20%,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 损失是巨大的根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年进展》报告,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加强努力、采取措施,在2010年以前停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积极响应呼吁,开始采取措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蓝图”计划应运而生2006年,TNC与国家环保总局等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该项目为期3年,由中国政府与TNC各出资300万美元,拟协助中国官方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规划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并为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摘自2008年2月13日《中国青年报》,作者郭建光5.下列对《公约》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
B.首次承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共同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D.出台伊始,所有缔约国都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来阻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B.鼠兔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这将可能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一场灾难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高度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每年剧增D.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00亿元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根据计算机模拟表明,当今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快于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而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极度膨胀B.1992年就已出台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其实在颁布后的十年内没有起到任何时实质性的作用和效果。
C.“蓝图”计划实施以来,已采取积极相应措施,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效果十分显著D.我国与TNC联合出资启动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将在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参考答案:5.D(D项和原文信息不符,原文说“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这表明之前大多国家尚未行动起来6.B(A项原文的表述“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仅是一种假设;C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表述主要原因问题;D项属于以偏概全,文中说“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7.D(A项属于无中生有的信息,文中没有说主要原因问题;B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属于无中生有信息,文中没有说“蓝图”计划取得的成绩3. 阅读下面的文章,读后完成7——10题中国建筑中的塔梁思成砖石建筑物中,最主要的是塔也许有人认为塔是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是事实上,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一切艺术和技术主要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过去的社会既然是封建和迷信的社会,当时的建筑当然是为封建和迷信的社会服务的;因此,中国的建筑遗产中,最豪华的、最庄严美丽的、最智慧的创造,总是宫殿和庙宇。
欧洲建筑遗产的精华也全是些宫殿和教堂在一个城市中,宫殿的美可望而不可及,而庙宇寺庙的美,人民大众都可以欣赏和享受在寺院建筑中,佛塔是给人民群众以深刻的印象的它是多层的高耸云霄的建筑物全城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它它是最能引起人们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的佛教进入中国后,这种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发展在佛教未到中国之前,我们的国土上已经有过一种高耸的多层建筑物,就是汉代的“重楼”秦汉的封建主常常有追求长生不老和会见神仙的思想;幻想仙人总在云雾飘渺的高处,有“仙人好楼居”的说法,因此建造高楼,企图引诱仙人下降佛教初来的时候,带来了印度“堵坡”的概念和形象———一个座上覆放着半圆形的塔身,上立一根“刹”竿,穿着几层“金盘”后来这个名称首先失去了“堵”字,“堵坡”变成了“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简称“塔”中国后来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上安一个“堵坡”而形成的7、下列对塔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佛塔应该是寺院建筑的一种,是为封建和迷信服务的B.为了让全城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就能够看见,塔修成高耸入云的建筑C.塔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只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有一些发展罢了D.塔的形式也反映出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向往和追求。
8、下列不属于塔的成因的一项:A.秦汉的封建主常常幻想成仙遇仙和长生。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