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40178243
  • 上传时间:2023-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户部寨中心小学 曹洁【教学内容】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线条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线描作品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的绘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多七岁左右 1.心理特点: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思维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2.接受能力:线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但是“线描”作为一种绘画手段和表现方法对于他们来讲有些枯燥,要尽可能有趣化的让学生接受线条的概念,轻松进入学习情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类线条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给人带来的美感,并能独立创作线描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能够体会不同线条排列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独立创作线描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在作品表现线条的组织与变化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各种画笔、颜料、纸张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 引出课题1. 板书“线娃娃”引导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线条的种类,并出示课件“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等再次加深印象2.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线条”图片,让找出线条并感受线条的变化从而引出课题——会变的线条1. 观察“线娃娃”并从中找出学过的线条2.观察课件图片,一起找出线条并感受不同线条带来的美感从而体会线条的变化1.复习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使知识串联化2.寓教于生活使学生更能有更直观的感受,进而引出课题充分感受探究学习1. 出示课件毕加索《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提出问题“这幅作品主要运用了什么线?这些线的排列给你什么感觉?”,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在画面中,线条既要有变化,也要有一定的秩序才会有美感”1.欣赏课件中的两幅作品,先回答运用了哪些线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组织线条的规律1.以图片的形式教学更加直观,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出示两幅作品,提问“同一种线条在画面中应如何运用?”,引导学生总结出答案。

      3. 出示两幅作品,提问哪一幅更好一些,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怎样组织线条才会使画面美观4. 通过以上作品分析,提问“怎么组织线条才能使画面美观?”2. 通过分析作品总结出“应注意长短变化、粗细变化、方向变化”3. 通过作品总结出要“疏密不同影响画面效果”4.通过分析作品总结出线条的组织要有规律,有秩序,既要注意线条长短、粗细、方向变化,又要兼顾疏密安排2.通过实际案例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怎么组织线条学生创作 教师指导作业:用不同种类的线条为各种形象分别进行装饰,体现出线条造型的魅力创作要求:线条的组织要有规律,有秩序,注意长短、粗细、方向、疏密的变化课件循环播放示例图片学生认真创作学生在图片的启发下创作,有助于提高表现力,巩固新知展示评说1.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2.组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1.学生自我评价:描述自己的作品 2.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评价注重学生评说,发展学生个性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欣赏能力,又巩固了双基,深化了主题课堂总结】生活和线条一样,有时激情澎湃;有时心静止水正是这些不同线条的完美结合,才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你就让我们用手中绚丽的画笔感悟生活, 用跳动的心脏演绎精彩的人生吧!【设计思路】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和潜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落实到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上。

      因此,本课针对学生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和感受中自主探究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融看、画、做、玩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线的组织安排,并围绕本课的知识点,通过线造型给人的不同的视觉感受,能较准确的运用直线、曲线等美术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创作课后反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