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青海省工作报告(青海省)2019年甘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
12页2020青海省工作报告 (青海省)2019年甘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4月11日在甘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甘德县人民政府县长索南多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一、2018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全县上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十三次党代会及省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之路,生态保护、改革发展、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这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2亿元,同比增长5.7%,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同比增长46.7%;完成财政收入134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68.3万元,同比增长6.4%;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3元,同比增长1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09元,同比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8元,同比增长24%。
这一年,我们抢抓机遇、奋力前行,办成了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继续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岗龙村被评为“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创新发展第一社”继续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实现三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4.8%降到7.42%继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达到10.64亿元,占财政支出87%继续深入深化改革,“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这一年,我们深刻总结经验,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坚持一切工作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018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一)凝心聚力守住生态红线,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把生态作为最大财富、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最坚强的保障守护绿水青山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严格落实整改任务要求,全面建立县乡联动机制,对县辖区内的年保玉则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4台燃煤锅炉建立整改销号台账编制完成对县域水电站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对全县未办理草原征占用审批手续项目数量、违规占用草原面积等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以建设“环境整洁、生态优美、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环境整治为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各类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着力实施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发动全县干部职工开展2018年义务植树动员活动,落实造林资金96万元,累计造林240亩在省道S101沿线和县乡道、旅游景点、河道废弃砂石料场地开展植被恢复和垃圾清理整治工程全县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扫除30余次,清理垃圾400余吨利用“利箭行动”,开展非法、违规、乱开乱采砂石和粘土现象整治,完成3个砂石料场招牌挂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落实各级河湖长105名、企业河长2名、河道管护员357名,扎实开展河道巡查、监督和考核,辖区内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Ⅱ类)比例达到100%,县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Ⅱ类)比例达到100%,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水资源保护成效明显全年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湖382次,组织义务参加河道清理2930余人次,清理河道垃圾110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重点生态项目有力实施全面完成总投资5365万元的以黑土滩综合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湿地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三江源二期工程建设项目。
完成投资692万元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投资1574万元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高度重视省审计厅审计组对我县2019年至2017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实施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就地审计,对58条整改问题全部整改完成二)凝心聚力保护生态优先,进一步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尊重市场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围绕实现生态安全核心,通过整合畜牧业生产资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发展政策匹配等手段,探索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新途径、新模式,实施整县推进生态畜牧业全县已组建36个合作社,入社6211户23292人入社精准扶贫1969户7870人,分别占全县精准扶贫总户数和总人口的94%、95%年内整合州县及上海援建资金2000万元,组建产业化牦奶牛养殖基地15处,建成饲草料基地共4.5万亩,增加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试点社4处24个合作社产生效益1266.27万元,合作社预留发展资金171.25万元,分红1095.016万元,户均分红2205元,人均分红586元其中,饲草基地生产青干草1.34万吨,纯收入457.12万元;出栏牲畜共1386头,纯收入524.42万元;产业化各类畜产品销售纯收入135.7万元;宾馆、藏服加工、农家乐等产生效益148.96万元。
同时,把生态畜牧业发展作为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编制完成《深度贫困地区农牧业扶贫工作方案》和《甘德县“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业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发展的“岗龙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全省推广,辐射带动多地藏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州内各县及玉树、西藏等地先后组队前来交流观摩着力培育优势产业致力于挖掘最大的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发展之路依托丰厚的格萨尔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互联网”,甘德县旅游景点登陆携程网攻略社区;推进“旅游+扶贫”,通过争取项目、以奖代补等形式,发展贫困乡村民族文化;推进“旅游+民族特色商品”,依托本地雕刻、土特产品加工、民族服饰等20余种特色旅游商品,推动民族特色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发展;推进“旅游+生态”,投入420万元实施班玛仁托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01.19万元,同比增长20%,旅游人次4.70万人次,同比增长11%三)凝心聚力狠抓项目投资,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支撑力,不断健全完善项目工作制度和办法,强化项目申报、衔接、实施、监管等各环节工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程,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既定工程量。
2018年,累计落地实施项目127个,总投资达10.04亿元市政建设方面,完成总投资6625万元的甘德县柯曲镇青珍大桥及引道工程、甘德县柯曲镇德胜路及胜利大桥建设和甘德县A、B、C片区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70万元的甘德县供氧设施及便民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并已投入使用;完成投资859.1万元的县城棚户区改造二、三标段建设项目;总投资2880万元的甘德大桥改扩建项目和柯曲镇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将于今年5月底全部完工农牧民危房改造方面,将中央及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673万元,按户均补助2.5万元标准,全部拨付给1505户危旧房改造户并赢得一致好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整合资金4462.8万元在下藏科乡旦库村和上贡麻乡旺日乎村实施并已基本完工水利方面,实施投资750万元岗龙乡岗龙村人饮巩固提升建设项目、投资3882万元2018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投资410万元青珍乡青珍休麻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59亿元实施ppp项目,贷款资金已到位3767万元,优先解决人饮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上海援建方面,总投资3590万元完成建设项目7项,主要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扶贫产业、教育卫生等惠民工程。
四)凝心聚力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扎实有效2018年,聚焦实现岗龙乡恰不将村、下贡麻乡龙恩村、下藏科乡江千村等3个贫困村退出和1535户5715人脱贫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杜绝出现“按指标,不按标准退出”问题,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衡量标准,对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做到“应脱尽脱”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8年,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8亿元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122.5万元,较上年增长36%,扶贫资金投入在历年来最多二是加强产业扶贫力度采取“一村一特色”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投资1237.12万元在全县34个村发展到户产业项目,积极利用“甘德牦牛”和有机草场认证优势,引导贫困户发展生态畜牧业、饲草种植业、服务业、商业及特色养殖业等项目34项到户产业全部运行,并已产生效益102.7万元,为1933名贫困人口分红,每人提高收入531.3元落实2018年22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880万元,与到户产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结合,发展壮大非贫困村集体经济22个村集体项目全部建成,并产生效益66.3万元建成甘德县现代农牧业循环示范园建设项目,带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168户668人增收。
2018年扶贫产业园区生产颗粒饲料1200吨,实现纯收益54.6万元;土特产加工厂生产蕨麻粉6.5吨,实现纯收益19.5万元;畜产品加工厂生产1吨,实现纯收益6万元三是加快扶贫易地搬迁2017年574户易地搬迁户已全部入住;2018年560户易地搬迁项目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预计今年7月全部搬迁入住四是加强驻村工作和社会扶贫力量坚持工作力量向扶贫一线集中,新派驻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98名,实现全县14个贫困村和22非贫困村全覆盖搭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献爱心平台,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捐资助教”、“慰问贫困党员”和“节日送温暖”等献爱心活动一年来接受企业和个人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955.58万元,其中慰问建档立卡贫困党员21人次五是落实金融扶贫政策累计为567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1643.25万元,并按照基准利率进行贴息,累计贴息金额36.47万元投资104.23万元为10423人贫困购买医疗补充险和意外伤害险;投入保费1647.6万元,为全县13.73万头牦牛集体购买保险;投资300万元为16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8个合作社4.17万余头(只)牲畜购买气象降雪指数保险六是加强档案资料整理工作。
认真落实省、州对扶贫档案资料归档工作要求,整理各类档案资料并全面纠错改错,顺利完成各类档案资料归档入档工作五)凝心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满意度坚持以创建群众高品质生活为奋斗目标,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办好民生实事、发展社会事业一是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全面推行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县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保持每年增加10%以上,切实保障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义务教育“三大工程”,有力促进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圆满完成省级义务教育督导评估验收选送50名成绩优异的甘德县籍学生前往沈阳翔宇中学接受优质教育,异地办学已经初现成效落实国开行贷款9000万元,并安排370万元教育附加经费,全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标准化学校及校安等建设工程,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年门急诊总人数达3.6万人次,急救出诊127人次,巡回医疗达56次,医院转诊164人次推进基层契约式服务,全县共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1700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包括生化、传染病、B超等常规检查化验项目。
扎实推进包虫、结核等重大地方病传染病综合防治攻坚宣教工作,受益群众达3.7万余人,宣传覆盖达98%,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2%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7%包虫病筛查20192人,新增患者58人,手术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