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docx
23页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小课程方案(实 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高中物理学科教育教学 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福建省普通 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一、领会课程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 基本理念以及构建高中物理课程的背景研究等,《标准》从课程H标、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木理念,为正 确实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㈠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H的侧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仍然需要从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 让学生学习物理学核心概念,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木技能,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 程、主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物理学 的应用等;在过程与方法方而,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㈡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结构重视对课程的基础性的体现,考虑到全体高中学生的学习 需求,确定了基本的必修课程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 的职业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地、 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㈢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内容需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联系,而且还应反映科技进步带来的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 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另外,还应注重让学生学习对其终身发展必备 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基木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 学精神同吋,在课程内容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内容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高中物理课程在实施上应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 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注 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 力,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㈤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课程评价应始终围绕课程培养H标进行,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rfoH还应评价学牛经历的过程与学得的方法,评价学牛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牛发展二、理解课程结构㈠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拱同莪修・ y :图1物理课程包含十二个模块高中物理课程共包含12个模块(如图1所示),其中物理1与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选修系列1包含两个模块,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选修系列2包含三个模块,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选修系列3包含五个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而地学习物理学的内容由于必修需要达到6学分,因血全体学生在学完两个共同必修模块后,还需要在三个选修系列小至少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在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设置中,有以下基木思考:1.全体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的学习后,获得4个必修学 分,接着必须从选修1-1、选修2-1和选修3-1中选择修习1个模块,完成余下 的2个必修学分2.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建议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能力发展倾向以及学 校的条件,从下列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选修同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情 况的变化,在教帅的指导下,调整选学的方向方案一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修习选修1-2模块(建议在选择修习选修1-1模块示再选择修习该模块)方案二理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第一组选择修习选修2-2、选修2-3 (建议在选择修习选修2-1模块后再选择修习该模块)第二组选择修习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 (建议在选择修习选修3-1模块后再选择修习该模块)注:为了让学有所长的学生更充分地发展,又提高教学效益,建议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将 物理实验专题及物理专题研修作为校木选修课程开设。
㈡模块说明共同必修一物理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 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和 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 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选修系列——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 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让学 牛体验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 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系列——选修2-1、选修2-2、选修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 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 加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物理,练习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选修系列 选修3T、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本系列 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牛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木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 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物理知识,能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和 探究能力三、把握内容标准《标准》内容标准中包含“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共同必修模块”、 “选修模块”三大部分内容标准对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H标提出了明确的 要求与传统的《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相比, 主要体现了以下突出的特点:㈠将科学探究写入内容标准课程将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视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内容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内容,同吋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旨在使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吋的相似过程,学 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 学的思想和精神㈡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要求内容标准通过相关的行为动词,不仅对知识技能的学习FI标提出了要求,而 且也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冃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通过 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究白然规 律中的作用”,其仃的是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促进学生尝试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
内容标准还对相关的行为动词 所表示的学习水平以及体验性的要求做出了界定㈢强调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内容标准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 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如“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 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其H的是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 在身边,物理学融进了我们的生活,同吋要求从身边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注重培养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兴趣与能力关注物理学与社会和科技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前沿内容标准要求学牛关注物理学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技 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关注物理学的前沿知识如,“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 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又如,“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 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这种要求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 科学素养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㈤关注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内容标准关注了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在内容标准中,要求学生通过物理学史 的学习,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了解物理学是怎样带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推动 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体会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 用。
如,“收集有关电磁领域重大技术发明的资料从历史角度认识这些技术发明 对人类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州殳置活动建议,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内容标准中设置了许多针对每一模块相应主题的活动建议尽管这些活动建议 并不作为学习要求,但它们是针对相关部分教学内容提出的,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H的在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同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教师应创造性地将其加以应用四、课程教学实施物理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 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掌握终身发展必 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 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切实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㈠理课程开设高中三年的学习内容要统筹安排,根据福建省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对 物理课程模块开设模式提出如下意见:共同必修模块可采用两种开课模式进行; 选修模块采用一种模式开课⑴高-课程开设模式方案A方案B学段学段I+U学段IH+IV学段I或II学段III或IV开设模块物理1物理2物理1物理2周课时2节/周4节/周说明:高一学年只安排学习必修模块而不安排选修模块,避免过早涉及如何选课,以防止过早 进行文理分科。
■ “方案A”优点① 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开设的时间拉长,有利于教师对《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有 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反思和调整,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人员安排②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③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每周2节物理课程较为适宜④ 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许多体现探究理念的可操作的内容 体现在物理课中,大部分学校实验室数量远远达不到要求,综合上述因素,物理共同必修模 块比较适合每周2课时⑤ 拉长教学时间,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数学知识(如,三角函数、代数等),有利于物理 教学■ “方案A”缺点每周2课时,可能弱化物理学科的教学,而且一个模块要用一个学期才能完成■ “方案B”优点① 采取相对集中的时间开设课程,有利于该学段的学习连贯性,加强了该学段的学科教学② 采取与其他学科交叉分段开课的模式,可避免学生同时学习较多的学科,减轻过重的 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方案B”缺点某些学段没有学物理,可能引起知识遗忘⑵高二学段IIIIIIIV开设模块物理1-1或物理2-1或物理3-1物理1-2或物理2-2或物理3-2物理2-3或物理3-3物理3-4周课时4节/周说明:物理选修模块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开设课程,学段的排课方式更有利于安排2节连堂的 课时,建议排课按每周“2+2节”或“2+1+1节”两种形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有利。
⑶高三学段IIIIIIIV开设模块物理3-5高中物理总复习周课吋4节/周㈡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