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学习统计理论基础.pptx
32页数智创新变革未来机器学习统计理论基础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1.监督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1.无监督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1.强化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1.统计机器学习理论基础1.机器学习中的优化方法与理论分析1.机器学习中的泛化理论与应用1.机器学习统计理论前沿与发展方向Contents Page目录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机器学机器学习统计习统计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概率论基础1.概率空间与随机变量:定义概率空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概率分布与数学期望:讨论常见概率分布,如离散型概率分布、连续型概率分布及其数学期望和方差.3.随机过程:介绍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如平稳性、相关性和自相关函数,探讨随机过程的分类和性质.数理统计基础1.统计推断概述:介绍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如点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讨论统计推断的一般步骤和原则.2.参数估计:讨论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如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3.假设检验:讨论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如单样本检验、两样本检验和方差分析,分析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和原则.监督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机器学机器学习统计习统计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监督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1.监督学习的目标:给定输入数据样本和对应的标签,训练一个模型来预测新数据的标签。
2.监督学习算法:常见的算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3.模型评估:使用交叉验证、查准率、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评估模型的性能监督学习的线性回归算法1.线性回归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找到一条最优拟合直线,使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最小2.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 y=w0+w1x1+w2x2+.+wnxn,其中 w0 是截距,w1、w2、.、wn 是各个特征的权重3.线性回归应用:线性回归广泛应用于数据建模、预测、拟合等领域监督学习的基本原理 监督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监督学习的逻辑回归算法1.逻辑回归原理:使用逻辑函数将输入数据映射到二元分类结果(0或1)2.逻辑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 P(y=1|x)=1/(1+exp(-(w0+w1x1+w2x2+.+wnxn)3.逻辑回归应用:逻辑回归广泛应用于二元分类问题,如垃圾邮件检测、疾病诊断等监督学习的决策树算法1.决策树原理:通过一系列决策规则将数据样本不断划分成更小的子集,直到每个子集中的数据样本都属于同一类2.决策树模型:决策树模型由一系列决策规则组成,每个决策规则对应一个特征和一个阈值,决策树的叶子节点代表最终的分类结果。
3.决策树应用:决策树广泛应用于分类、决策支持等领域监督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监督学习的支持向量机算法1.支持向量机原理:在高维空间中找到一个最优超平面,使超平面与最近的训练数据样本之间的距离最大2.支持向量机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由最优超平面和支持向量组成,支持向量是距离最优超平面最近的数据样本3.支持向量机应用:支持向量机广泛应用于分类、模式识别等领域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1.神经网络原理:神经网络是一种受生物神经元启发的人工智能模型,由多个神经元层组成,每个神经元层由多个神经元组成2.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表示为 y=f(W1x1+b1,W2x2+b2,.,Wnxn+bn),其中 f 是激活函数,W1、W2、.、Wn 是权重矩阵,b1、b2、.、bn 是偏置向量3.神经网络应用: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无监督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机器学机器学习统计习统计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无监督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无监督学习基本原理1.无监督学习的基本思想和特点:无监督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不需要预先标记的数据,而是通过学习数据中的统计规律来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结构,实现对数据的聚类、降维、异常检测等任务。
2.无监督学习的算法种类:无监督学习算法主要包括聚类算法、降维算法和异常检测算法聚类算法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组或簇,每个簇中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降维算法将数据从高维空间投影到低维空间,减少数据的冗余性;异常检测算法识别数据集中与其他数据点明显不同的数据点3.无监督学习的应用场景:无监督学习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在数据挖掘领域,无监督学习可以用于客户细分、市场分析、欺诈检测等;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无监督学习可以用于文本分类、情感分析、主题聚类等;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无监督学习可以用于图像分割、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无监督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聚类算法1.聚类算法的基本思想和特点:聚类算法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组或簇,每个簇中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聚类算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结构,并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总结2.聚类算法的种类:聚类算法主要包括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和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将数据划分为若干个不相交的簇,每个簇中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将数据构建成一个层次结构,每个簇是其子簇的并集;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将数据中的密集区域作为簇,而将稀疏区域作为噪声。
3.聚类算法的应用场景:聚类算法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市场营销、客户细分、欺诈检测等领域在数据挖掘领域,聚类算法可以用于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结构,并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总结;在市场营销领域,聚类算法可以用于客户细分,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在客户细分领域,聚类算法可以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在欺诈检测领域,聚类算法可以将欺诈交易与正常交易区分开来强化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机器学机器学习统计习统计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强化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马尔科夫决策过程1.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的基本概念:状态、动作、奖励、转移概率和折扣因子2.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数学模型:-状态转移方程:描述了下一状态的概率取决于当前状态和所采取的动作奖励函数:定义了在每个状态下采取某个动作所获得的奖励3.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基本问题:找到一个策略,使长期期望奖励最大化值函数和策略1.值函数:定义了在每个状态下采取某个策略所获得的长期期望奖励2.策略:定义了在每个状态下应该采取的动作3.最优策略:使值函数最大的策略强化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动态规划1.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将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子问题,然后逐个求解子问题,最后组合子问题的解得到整个问题的解。
2.价值迭代:一种动态规划算法,从初始值函数出发,通过迭代更新值函数,直到收敛到最优值函数3.策略迭代:一种动态规划算法,从初始策略出发,通过迭代更新策略,直到收敛到最优策略蒙特卡洛方法1.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思想:通过模拟来估计值函数或策略2.蒙特卡洛估计:一种蒙特卡洛方法,通过模拟来估计值函数或策略的期望值3.蒙特卡洛控制:一种蒙特卡洛方法,通过模拟来学习最优策略强化学习基本原理与算法分析时间差分学习1.时间差分学习的基本思想:通过估计时间差分来更新值函数或策略2.时序差分学习:一种时间差分学习算法,通过估计时间差分来更新值函数3.Q学习:一种时间差分学习算法,通过估计时间差分来更新策略强化学习的应用1.强化学习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机器人可以通过强化学习学习如何执行任务,如行走、抓取物品等2.强化学习在游戏中的应用:强化学习可以用于训练游戏中的代理(agent)学习如何玩游戏,如围棋、德州扑克等3.强化学习在金融交易中的应用:强化学习可以用于训练交易策略,学习如何买入和卖出股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统计机器学习理论基础机器学机器学习统计习统计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统计机器学习理论基础1.PAC学习模型假设,存在一个固定的目标概念,学习算法的目标是在有限的数据集上学习一个近似的概念,使近似概念在未知数据上的误差小于某个预先给定的误差界限,并且是以某种概率成功实现的。
2.VC维及其对于PAC学习的意义,VC维是衡量假设空间复杂性的重要指标,并且,如果假设空间的VC维有限,则对于任何误差界限和置信度,一定存在一个经验误差界限,使得当训练集的样本数达到这个经验误差界限时,学习算法就能以给定的置信度学习到一个近似概念,使近似概念在未知数据上的误差小于误差界限3.对于给定的假设空间,有不同的方法可以估计其VC维,常见的估计方法包括子图法、拟合法和生长函数法等统计学习理论中的基本不等式1.Hoeffding不等式,是概率论中一个重要的不等式,描述了随机变量的平均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界限,被广泛应用于统计学习中对学习算法的泛化性能进行分析2.Vapnik-Chervonenkis(VC)不等式,是统计学习理论中一个重要的不等式,描述了假设空间在有限样本上的泛化误差与经验误差之间的关系,为PAC学习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3.Rademacher复杂度,是一种衡量函数空间复杂性的度量,被广泛应用于统计学习中对学习算法的泛化性能进行分析PAC学习 统计机器学习理论基础泛化性能分析1.学习算法的泛化误差是指学习算法在未知数据上的平均误差,是衡量学习算法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泛化误差分解,将学习算法的泛化误差分解为偏差、方差和噪声三个部分,偏差是指学习算法的期望预测与真实标记之间的差异,方差是指学习算法的预测在不同训练集上的差异,噪声是指数据中固有的随机性3.偏差-方差权衡,在学习算法的设计和选择中,偏差和方差往往是相互制约的,降低偏差通常会增加方差,反之亦然,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学习曲线1.学习曲线是描述学习算法在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上的误差随训练迭代次数变化的曲线图,用于评估学习算法的泛化性能和选择合适的超参数2.训练误差曲线是指学习算法在训练数据集上的误差随训练迭代次数变化的曲线,通常随着训练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可能存在过拟合现象3.验证误差曲线是指学习算法在验证数据集上的误差随训练迭代次数变化的曲线,通常随着训练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可以用来选择合适的超参数和避免过拟合统计机器学习理论基础过拟合与欠拟合1.过拟合是指学习算法在训练数据集上表现良好,但在未知数据上的表现很差,这是由于学习算法过度拟合了训练数据集中的噪声和随机性,导致泛化性能下降2.欠拟合是指学习算法在训练数据集上和未知数据上的表现都较差,这是由于学习算法没有学到训练数据中的规律,导致泛化性能较差。
3.避免过拟合和欠拟合的方法包括正则化、Dropout、数据增强、提前终止训练等模型选择1.模型选择是指在给定的多个候选模型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模型,最优模型通常是指泛化性能最好的模型2.模型选择的方法包括交叉验证、留出法、Akaike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等3.模型选择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泛化性能好、具有较强鲁棒性和适应性的模型,以避免过拟合和欠拟合机器学习中的优化方法与理论分析机器学机器学习统计习统计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机器学习中的优化方法与理论分析梯度下降法,1.梯度下降法是机器学习中应用广泛的优化方法,主要思想是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步减小目标函数值,最终找到目标函数的极小值2.梯度下降法有多种变体,如随机梯度下降、批量梯度下降、小批量梯度下降等,每种变体在不同的场景下具有不同的优缺点3.梯度下降法简单易懂,具有很强的收敛性,但其收敛速度可能较慢,特别是在高维特征空间中牛顿法,1.牛顿法是另一种广泛用于求解机器学习中优化问题的优化方法,它利用目标函数的梯度和Hessian矩阵来构建目标函数的局部二次近似,然后通过求解该二次近似来得到目标函数的极小值2.牛顿法的收敛速度比梯度下降法快,但其计算复杂度也更高,特别是在高维特征空间中。
3.牛顿法的收敛性较好,但容易陷入鞍点或局部极小值,特别是在目标函数非凸的情况下机器学习中的优化方法与理论分析拟牛顿法,1.拟牛顿法是牛顿法的一种改进算法,它通过构造目标函数的近似Hes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