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造型艺术中的激情和想象空间.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310092931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3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造型艺术中的激M和想象空间造型艺术中的雕塑和绘画只能表现瞬间的静态大家看它的时间越长,作品就能诱导人们更多地想象到作品以外 的东西人们想象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似乎相信自己的硅看到了这一切而扼杀这种想象过程的莫过于把激情推向顶点 “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去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①简而言之,激情的顶点无疑是把人类发酵的情感想象丢进了寒冷的冰窟,使它举步不前姑且认为,人的肉体和 精神的感受与感知最为饱满的情感就是激情一、间接含蓄地表现激情约公元前2世纪,地处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帕迦玛王国打败了前来进犯的高卢人为了纪念来之不易的胜利,帕迦 玛王国在卫城的广场上建立了彰显武功的雕像群《杀妻后自杀的高卢人》和《垂死的高卢人》就是这组雕像群中的作 品《杀妻后自杀的高卢人》表现了高卢人战败之后,宁可自杀也不愿被俘受辱,为了不让自己的妻子被俘而成为敌人 的奴隶,先杀掉妻子,然后拔剑自杀他直立着身子,转头怒目注视着身后追来的敌人,用左手扶着被他杀死的妻子, 右手中的剑正要刺入自己的胸膛通过这个雕像,似乎已经感觉到战场上刀光剑影的血腥喧嚣,临死前撕心裂肺的惨叫, 身后追兵疾驰而来,马蹄扬起尘土,追兵的呐喊声。

      作品并没有直接表现杀妻的场景,那样会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凌迟, 会产生对杀妻动机的怀疑和主体形象的厌恶,也没有表现自杀之后的场景,会让人一下子看到事件发生的结果,这无疑 是折断了想象的翅膀,而是选择了杀妻之后,准各自杀的这个瞬间把它含蓄地表现出来让人面对这个作品时候,浮想 联翩,既感慨高卢战士的勇猛与忠诚,又赞叹他们坚贞的气节和不屈的精神《垂死的高卢人》表现的是在战斗失败的情况下,一个受伤的高卢战士垂着头坐在地上,他咬紧牙关,紧锁眉头, 身体前倾并且右手支撑着地面他试图挣扎地站起来,但是右肋处致命的伤口不断地流出鲜血而使他力不从心年轻的 生命就要走到尽头,全身的肌肉由于疼痛紧张地收缩,由于痛苦右脚的大拇指张开让人能感觉到高卢战士坚忍的意志 和不屈的灵魂向命运抗争的信念希腊雕塑家在作品中削弱了面部的表情,而是通过肢体语言反映出战斗的致命伤带来的痛苦,因为“美可能就是在 较短的时间内最多数量的观念的那个东西②真实地刻画面部的痛苦表情会出现肌肉扭曲的丑陋效果,为了真实去破坏美的法那么是古代艺术家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雅可比认为,“在美的形式中,真、善和超感性的整体以感性的方式现于心灵③然后,通过无穷的想象而产生了思考,让人们对美的概念产生了升华,“因为人类美的概念变得越完善,这个概念 越能和最高存在相符合、相协调而被思维。

      ④二、为了美对激情的压制在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史诗《伊尼特》中,形象地描写了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父和其儿子死于海蛇攻击的事情众 所周知,祭司拉奥孔揭露了奥德修斯将会给特洛伊人带来灭顶之灾的木马阴谋作为祭司的职责,就是窥探神的意志和 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已经预测到将要发生的灾祸而不告诉国王,将会受到特洛伊国王严厉的惩办窥探神的 意志是危险的,因为海神波寒冬是站在希腊人一边的当拉奥孔将要道破奥德修斯的木马阴谋时,他和两个儿子被海神 波寒冬派来的海蛇杀死拉奥孔说或不说都难以摆脱悲惨命运的诅咒,只不过是死的方式不同而已在诗中,拉奥孔被巨蛇缠住之后,面部被咬了几口,毒汁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流,由于痛苦发出了悲哀的哀号同 样在索福克勒斯悲剧中的菲克罗忒忒斯被毒蛇咬伤,感染后也是痛苦的哀号这些对痛苦反响再也正常不过了,但是拉 奥孔在雕塑中却没有哀号,而是一声轻微的叹息是雕塑表现人物的激情远不如诗歌还是其他原因呢?莱辛先生认为, 如果在雕塑中表现拉奥孔痛苦哀号的表情——张开嘴号叫,那么就会在雕塑的头部出现一个黑洞,如此一来,就破坏了 雕塑的美,他说:“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⑤当表情和美发生冲突,表情必须给美让路。

      所以说“狂怒和绝望从来不 曾在古代艺术家的作品里造成瑕疵⑥他还说:“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这并非因为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因 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⑦所以,温克尔曼认为希腊造型艺术有一个普遍的特点,“这便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正如海水外表波涛汹涌, 但深处总是静止一样,希腊艺术家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剧烈情感中都表现出一种伟大和平衡的心灵⑧三、展现激情的前奏法国新古典主义奠基人达维特的力作《荷累喜阿斯兄弟的誓言》充分表现出对古希腊的造型艺术高度模仿艺术 家从可以感知的美那里汲取优美的形,而在描绘面部崇高的特征时,又从理想美那里汲取优美的形,他从前者那里得到 的是人性的东西,从后者得到的是神性的东西⑨作品讲述的是古罗时期的一段历史:“因为他把他的一切赌注错压在三个人(荷累喜阿斯兄弟)的勇武上——罗马 和亚尔巴发生战争,两个国王约定,由双方各派代表三人来决斗,以决定战争的胜利,罗马方面的代表是荷累喜阿斯李 生兄弟三人,其中两人已被杀,最后一个佯败逃跑,亚尔巴代表追逐之,他乘机反扑,各个击破,尽杀之被杀的三人 中,有一人是他妹妹的未婚夫,凯旋时,其妹哭之他把妹妹杀掉,他说:‘罗马的妇女为罗马的仇敌而哭泣者,应当死 亡「⑩在《荷累喜阿斯兄弟的誓言》中既没有表现战争的场景,也没有表现战争凯旋之后荷累喜阿斯兄弟中唯一幸存者 大义灭亲的场景——杀死自己的亲妹妹,而是画了战争爆发前,父亲老荷累喜阿斯给三个儿子分发武器的场景。

      画面中 间是鬓角发白且依然健硕的老荷累喜阿斯他表情庄重而严肃地面对即将奔赴战场的儿子们画面的左边是荷累喜阿斯 兄弟面对父亲伸出右手宣誓,他们似乎在默念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画 面的右面是坐在椅子上哭泣的老荷累喜阿斯的妻子和女儿他只是画了整个事件发生的前奏,防止了血腥的战争场面, 防止了冷酷无情的杀亲场面,因为这些情景会刺伤人类爱美的仁爱之心作品中在极为平静的画面下蕴藏着惊涛骇浪般 的剧情,妹妹的哭泣暗示着她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在作品的题材里,屠杀无疑是激情的巅峰,但是作者巧妙地防止了 这一点无论是古希腊的雕塑,还是法国达维特的油画,都是古典型的艺术姑且统称为古典主义艺术,它们只不过是同 一棵果树在不同时代结下的果子,所以品质和外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古典主义艺术实现了理念和现实的理想统一, 神性和人性的完美结合所以黑格尔说:“只有古典艺术才初次提供出完美理想的艺术创造与观照,才使这完美理想成为 实现了的事实⑪四、展现激情的尾奏在1882年,土耳其侵略者攻占了希腊的希奥岛,在这个小岛上烧杀掠夺,两万三千多岛民死于屠刀之下,四万多 人卖给了奴隶贩子,灭绝人性的暴行引起了欧洲各国进步人士的愤慨。

      这件事情也激怒了极为关注社会现状,怀有悲悯 思想的德拉克洛瓦他怀对希腊人的同情,对侵略者暴行的鞭挞思想,创作了反映这一时间的油画作品《希奥岛的屠杀》 作品中,远方滚滚的浓烟冲向了黎明的天际,屠杀已经接近尾声第一层次表现的是在屠杀中存活下来的人们,身后有 个像幽灵一般的土耳其士兵,双手端枪冲了上来,让人对于这些存活者的命运产生了担忧画面右下,不谙人事的婴儿 伏在奄奄一息母亲胸上在寻找赖以活命的乳汁,而他的母亲,袒胸露乳,衣衫不整,已经濒临死亡的边缘可以想象, 这位母亲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为了自己的孩子忍受了非人的蹂蹒和屈辱画面左边是一群赤手空拳的男女老幼,没有 对抗的能力而束手待毙最左边是一个赤身裸体的少女,由于惊恐过度,闭住了眼睛,紧紧地搂住了同伴的脖子赤裸 的男人前面有个美丽的女子,她的头和左臂搭在男人的肩上,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似乎惊吓和悲伤过度而昏厥最前 方坐着一位年迈的妇人,神情悲伤的仰望苍穹,似乎在祈求上帝的拯救第一层次右上方是一个骄横跋扈的土耳其骑兵, 立马傲视着这群难民,马背后面拖曳着他的战利品——被缚的裸体少女画面主体局部通过周围环境的烘托,人物的肢体和面部产生的恐惧表情,可以推断出他们充满了恐惧的心理现象, 从心理现象推断出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是来自血腥的屠杀。

      可以想象他们目睹了怎样 残忍的屠杀在作者表现的这个点上再往后想象,屠杀后的这些幸存者,面对一群灭绝人性的侵略者,似乎受到了命运 之神的诅咒——悲惨的命运是无法逃脱的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无疑成了德拉克洛瓦作品思想表现得最好的范本面对修罗场的景象会刺伤人类热爱 美的眼睛,所以德拉克洛瓦并没有直接表达屠杀,而是间接地表达了大屠杀造成的心灵恐惧德拉克洛瓦给了人们很大 的想象空间,这给予人们对于作品显现的瞬间提供了想象过去和未来的无穷富矿,让想象如脱缰的野马驰骋在草原之上; 让想象插上了自由的翅膀翱翔在天地之间米兰多拉说:‘进行思考和思维的人,肯定看到想象的必然显现‘梅兰希顿 说:‘思维的人必定看到了想象的图画’亚里士多德说:‘谁想获得知识,就一定进行想象‘⑫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艺术家,浪漫主义艺术理念打破了古典艺术理念和现实的理想统一,在艺术理念上又回归 到原始象征性艺术和中世纪理念和现实的对立关系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意义都超出了古典主义的范畴,其精神内核和 基督教所宣扬的“神就是心灵”跳原那么有着相似之处,所以黑格尔说:“浪漫型艺术虽然还属于艺术的领域,还保存艺术 的形式,却是艺术超越了艺术本身。

      ⑭五、结语造型艺术在表现激情的时候往往要克制,内敛而不外露,含蓄而不直白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方面不至于毫不吝 啬地挥霍激情而刺伤观众的眼睛;另一方面防止表现矛盾激化而折断了人们想象的翅膀,致使作品失去了“美的慢矢”,因 为“最高贵的美不是一下子把人吸引住的那种,不是发起暴风雨般的、令人陶醉的进攻(这种美容易引起厌恶)而是慢慢 渗透的那种,人们毫不在意地随身携带着它,在它长期潜伏在我们内心以后,便完全占有我们,使我们的眼睛嚼满泪水, 内心充满渴望”⑮“这就是某种理想的美,正如柏拉图的一位古代诠释者告诉我们的,这种美是用理性设计的形象创造出来的⑯无论是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艺术家,相对于现代与后现代派艺术家,简直是不同的物种所以在以上论造型 艺术的时候,只能把造型艺术与古典和浪漫艺术之间的关系,看作是概念中“属”与“种”的关系来对待注释:①(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20页②(意)克罗齐著,王天清译:《美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112页③(意)克罗齐著,王天清译:《美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112页④(意)克罗齐著,王天清译:《美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113-114页。

      ⑤(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5页⑥(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6页⑦(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7页⑧(德)温克尔曼著,邵大箴译:《论古代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⑨(德)温克尔曼著,邵大箴译:《论古代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33页⑩(古罗马)阿庇安著,谢德风译:《罗马史•上卷》,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26页⑪(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97页颔本华著,孙绍武编:《叔本华文选》,远方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⑬(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99页⑭(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1页⑮(德)尼采著,杨恒达译:《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⑯(德)温克尔曼著,邵大箴译:《论古代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参考文献:⑴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