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集成复习提纲.docx
31页一、 名词解释1. 系统集成 :根据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或子系统,将多种产品和技术验明,并连入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中2. 网络平台 :计算机网络的枢纽,由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网络互联设备,布线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设备,网络测试设备组成 3. 服务平台 :网络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如Internet服务,信息广播服务,信息点播服务,远程计算和事物处理4. 开发平台:主要由网络通用开发工具,数据库开发工具,多媒体应用开发工具等组成 5. 应用平台 : 网上开展的各种应用,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6. 业务性能需求分析:主要对网络接入速率和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关键设备的性能需求及磁盘的读写性能需求进行的分析7. 业务功能需求分析 :用户业务功能需要分析主要侧重于网络本身的功能,通常是针对企业网络管理员和网络项目负责人提出来的需求进行分析8. 吞吐性能 : 吞吐量为在不丢帧的情况下,设备能够接收的最大速率9. 数据备份 :从状态将数据分离存储到多媒体的过程10. 容错技术:容错技术保护服务器的运行正常,不会因为单点故障而引起停机,保证数据可以随时被访问 第三章:11. 网络通信协议:主要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上两个范畴上的通信协议,例如TCP/IP,PPP等 12. 网络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是将各种物体的位置表示成抽象位置,在网络中,拓扑结构形象的描述网络的安排和配置,包括各个节点的相互关系。
拓扑结构不关心具体设备的细节也不关心其比例关系,只讨论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图形表示出来13. 虚拟局域网 :处于不同物理位置的节点根据不用要求组成不同的逻辑子网,即一个子网就是一个逻辑广播域,他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vlan允许不同物理位置的节点加入到同一个广播域中,共享一个广播域 14. 网络操作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是一个可以代替操作系统的软件程序,是计算机的心脏和灵魂,是为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操作系统,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第四章:15. 网卡: 网卡又叫做网络适配器,是局域网最基本的设备之一,他是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物理设备,无论是双绞线,同轴电缆还是光纤,都需要网卡才能实现数据之间的通信16. 交换机 :交换机是就有简单、高效、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的交换设备交互机采用了一种桥接的复杂交换技术,利用每一个数据帧的mac地址进行简单的信息转发 17. 无线AP:一般叫做无线接入点,它主要通过提供无线工作站对有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对无线工作站的访问在访问接入点可以通过无线ap进行相互间的通信18. 路由器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通过数据包转发实现网络互联路由器通过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和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并修改链路层数据包头的地址实现转发数据包19. 防火墙 :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信息出入的唯一出入口,能根据不同的网络安全策略监测出入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网络抗攻防能力,他是提供网络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20. 软件防火墙 :软件防火墙运行在特定的计算机上,他要求客户提前安装好计算机操作系统,叫做个人防火墙,他和其他软件一样,需要安装并配置好才可以使用 21. 硬件防火墙 :将防火墙程序安装到芯片中,由硬件执行这些功能22. 包过滤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他根据数据包头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等标志确定是否允许数据流通过。
只有满足条件的数据包才会被转发到相应的目的地,否则被丢弃23. UPS :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备,由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不间断电源,为个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他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24. DAS(直接连接存储):DAS是指外置存储设备通过电缆,直接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25. 网络管理 第5章 : 26.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同它定义的管理信息库一同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管理和监控计算机网络的方案,它管理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各种设备,包括路由器,工作站和PC,他提供了较完善的差错管理和配置管理功能27. 网络安全 28. 安全攻击:损害机构所以的信息的安全的行为 29. 安全机制:用于检测和预防安全攻击或恢复系统的机制30. 安全服务 :采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用来抵御安全攻击提高机构的数据处理系统安全和数据传输安全的服务 31.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中最基本的安全技术,主要通过对传输的信息进行数据加密来保障其安全性,这是一种主动安全防御策略,以很小的代价即可为信息提供相当大的安全保护32. 私用密钥加密: 私用密钥加密是利用一个密钥进行数据加密,对方接收到数据后,要用相同的密钥进行解密。
其特点是数学运算量小,加密速度快33. 公用密钥加密:每个人都有一对密钥,其中一个为公开的,一个私有的发送信息时用对方公开的密钥加密,收信者用私有密钥解密34. 数字签名 :在信息时代利用数据通信网络进行远距离的贸易合同签名35. 身份识别技术:一种让识别者识别自己真实身份的技术第七章36. 综合布线系统:他把建筑物内的智能设备及广义的数据通讯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数据网络线路相连接 37. 综合布线38.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网络信息传输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有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第十二章39. 系统集成监理 : 在系统集成的设计,招标,设备选型,安装实施,测试验收等全过程中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以构成一个性价比最优的系统40. 信息系统工程 二、 简答1、网络系统集成包含的内容1.网络硬件的集成,2.网络软件的集成3.数据和信息的集成4.技术和管理的集成5,个人和组织机构的集成 2、系统集成的优点 1.责任的单一性2.用户需求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3.系统内部的一致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4.系统集成商能保证用户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3、系统集成的必要性系统集成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节点之间不能信息共享,没有统一管理,整个系统性能低下的“信息孤岛”问题,真正的实现了系统的信息高度共享,通信联络流畅,彼此有机协调,达到系统最优的目的4、 简述系统集成九类平台1. 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是计算机网络的枢纽,由传输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服务器等设备组成2. 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即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服务。
如Internet服务,信息广播服务,信息点播服务等3. 用户平台:用户平台主要指用户使用的个人计算机,软件系统等4. 开发平台:开发平台主要由数据库开发工具,网络多媒体工具,通用类开发工具等组成5. 数据库平台:数据库主要分小型数据库和大型数据库6. 应用平台:应用平台主要包括在网上开展的各种应用7. 网络管理平台:网络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作为管理者的网络管理平台和作为代理的网络管理工具8. 安全平台:安全平台指广泛的使用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等9. 环境平台:环境平台主要有机房,电源,防火设备等 5、 选择系统集成平台应考虑的基本因素1. 用户单位的实际应用环境和应用需求;2. 作为平台的软硬件的功能和性能;3. 国内、国际ERP的平台发展的主流;4. ERP设计人员采用的技术策略和实现手段;5. 性价比,技术支持,后援保障;6. 用户的投资能力和技术水平 ;总的来说,系统集成不一定是购买最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应用软件,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具体分析再作决定6、 简述网络系统集成的基本步骤 需求分析,选择解决方案,网络策略,网络实施,网络测试与验收 .7、 简述用户业务需求分析包含内容1. 用户业务的一般情况分析2. 用户业务性能需求分析包括了1) 用户业务性能需求分析2) 用户业务功能需求分析3) 用户业务应用需求分析8、 简述用户性能需求分析包含内容 1. 响应时间性能分析2. 吞吐性能需求分析3. 可用性需求分析4. 用户并发数性能需求分析5. 可扩展性需求分析9、 简述服务管理需求分析包含内容1. 网络管理需求分析2. 服务器管理需求分析3. 数据备份和容灾需求分析4. 网络共享和访问控制需求分析5. 安全性需求分析10、简述几种共享上网方式 1.网关型共享上网:网关型共享上网上最基础最简单的共享上网方式,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和会话层,采用c/s模式,使用的服务就是网关。
需要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分别配置 2.代理服务器共享上网:是目前比较广泛的上网方式,采用的是c/s模式,使用的服务是代理他可以进行许多管理性质的用户权限设置,比路由器共享和网关型共享更具有优势 3.路由器共享上网:路由器共享上网就是宽带路由器上网,具有特点有:1) 无需一台专门的计算机用来拨号上网2) 价格便宜,性能稳定3) 配置简单11、 网络设计的主要内容 1. 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2. 网络规模和网络结构3. 网络功能需求分析4. 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5. 性能均衡性6. 性价比7. 成本12、 网络设计步骤与原则网络设计步骤:1.用户调查与分析2. 网络系统初步设计3. 网络系统详细设计4. 用户和应用系统设计5. 系统测试和试运行 原则:1.开发性和标准性原则 2.实用性和先进性兼顾原则 3.可用性原则4. 无瓶颈原则5. 安全第一原则13、 星型拓扑结构优缺点优点:1.网络传输数据快2. 节点扩展方便3. 成本低4. 维护容易缺点:1.核心交换机工作负荷重2. 布线系统复杂3. 在广播传输影响网络性能14、 总线型拓扑结构优缺点 优点:1.网络结构简单易用布线2. 维护容易3. 扩展较容易缺点:1.网络传输效率低2. 故障诊断困难3. 故障隔离比较困难4. 网络效率和传输性能低5. 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扩展15、 描述几种常用网络服务16、 描述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技术 1.端口交换:端口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种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不同的以太网段,没有路由器和网卡,不同端口之间无法通信2. 帧交换:帧交换式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技术。
他将传统传输媒介分成微分段,并行传输,以减小冲突域,获得更高的带宽3. 信元交换:ATM采用固定长度为53字节的信元交换,因为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硬件实现 17、 三层交换技术特点1. 支持线速路由2. 支持ip路由3. 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4. 支持多种路由协议5. 具有自动学习功能6. 过滤服务功能7. 二层vlan8. 三层vlan18、 描述核心层、接入层、汇聚层交换机特点核心层交换机:核心层交换机可以提供用户化定制、优先级队列服务和网络安全控制,并能很快适应数量增长和数据的改变,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核心层交换机不仅能传送海量数据和控制信息,更具有硬件冗余和软件可伸缩性的特点,保证网络安全可靠的运行接入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是面向部门级网络使用的交换机,一般具有较为突出的智能型特点,支持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可实现端口管理,可任意采用全双工或半双工传输模式,对流量进行控制,有网络管理的功能,可通过pc的串口或经过网络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监控和测试汇聚层交换机:汇聚层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他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所有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