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心理学 案例.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广告心理学 案例 鲁博译 武汉理工大学 2022357770804 消费者心理分析之—— 康师傅陈坛酸菜牛肉面 一、年龄差异 康师傅陈坛酸菜牛肉面的广告选用了四川本地导游、时尚杂志编辑、大学生和建筑工程师四个不同的身份,并都在广告中表现了年轻、朝气蓬勃的人物形象广告所选用的形象根本涵盖了19、20——27、28(大学、工作初期)和28、29——50(工作中期)两个年龄段的人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较少有机遇吃泡面,而上了年纪的人大多提防保健养生,所以康师傅的广告瞄准了年轻人相比其他年龄段的人,他们身体健康,乐于采纳崭新事物,对于食物的选择提防口味,而对养分价值有所疏忽而且他们正忙于学习或在为事业打拼,并不特别丰饶,有时候吃饭会为了节省时间、便当、以及低廉而选择泡面 二、性别差异 广告选择了两位男性形象(导游、建筑师)和两位女性形象(时尚编辑、大学生),明显是瞄准了整个市场,并无性别倾向此外,广告着力于强调酸菜的酸爽地道、脆嫩入味,以吸引女性消费者,使她们疏忽便当面在养分价值方面的缺失。
如时尚女编辑提到酸菜加量50%,“我热爱这个大包酸菜,很脆!”;而女大学生说到“很香,很浓,很入味儿!” 三、经济差异 从广告中四个人物形象的身份可以看出,康师傅陈坛酸菜牛肉面的目标销售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者,这也符合泡面的市场定位泡面的优点除了便当可口,更重要的是低廉实惠,这刚好迎合中低收入者的需求,他们经济实力不强,故提防合理消费,且较为俭约,怕冒风险 如大学生群体,可能会受到广告的吸引,在需要俭约时间吃快餐时选择康师傅而非肯德基而广告中的导游、编辑和建筑师那么代表了中等收入者这一社会群体,他们大多年轻,处于事业上升的艰苦时期,好吃又低廉的泡面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 四、文化差异 相对于文化程度,吃泡面更与经济水平和社会阶层有关大多数吃泡面者还是以学生和老百姓居多,尤其是挤火车的老百姓高等收入者较少选择泡面,而高等收入者的文化程度并不确定高于中低等收入者大学生、普遍白领、体力劳动者吃泡面并不尤其文化程度一致,而是因其经济实力无差 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