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哲重点考点.docx
5页马哲重点考点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第22-23页1基本问题是思维(意 识)和存在(物质)关系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法的根本分歧?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是否 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中之重点第40页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第40-41页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页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意于同一性中4)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5)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第42-43页。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四)物质,运动,时空,规律以及他们的特征第23-32页 (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3)时空:值得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泛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
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第22-23页1基本问题是思维(意 识)和存在(物质)关系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法的根本分歧?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是否 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中之重点第40页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第40-41页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页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意于同一性中4)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5)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第42-43页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四)物质,运动,时空,规律以及他们的特征第23-32页 (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3)时空:值得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泛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