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市报业集团深度融合与文广集团第四轮改革.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087276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91.6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市报业集团深度融合与文广集团“第四轮改革” 2016年以来,全国主流媒体步调一致地以移动传播为契机,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上海市媒体融合转型按照上海市委确定的“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决策部署进行2016年11月,上海第七届优秀网站评选结果揭晓,共101万人次参与评选,总票数达1299万张,“东方网”“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看看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名列前茅社会的正面评价充分反映了上海传媒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自觉发挥建构和引领作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1]也为上海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特色一 上海报业集团走向深度融合作为国内报业集团融合改革的先锋,上海报业集团从一家以报刊为主的报业集团转变为以“三二四”布局为标志的全媒体集团[2]2017年新春伊始,市委书记韩正召开媒体融合工作座谈会,强调“不进则汰、慢进则退,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开创新局面”表1 上海报业集团的“三二四”战略布局 产品创新机制创新“三”三大传统主流媒体的互联网主阵地:“上海观察”(探索党报、机关报向互联网新媒体话语体系的转变);文汇;新民邻声三大产业:平面媒体业务(基础);文化新媒体业务(主导);地产和金融股权业务(支撑)“二”两大现象级互联网新媒体:“澎湃”(探索传统纸媒的整体转型);界面(探索如何在财经和商业报道的细分领域建立内容影响力)两大平台:文化新媒体投资管理平台;地产金融股权投资管理平台“四”四大互联网细分市场项目:第六声;摩尔金融(探索互联网内容付费、交易等新商业模式);唔哩;周到四种资本:财政扶持资金;国有资本投资;产业基金投资;产业母基金投资表1 上海报业集团的“三二四”战略布局在传统报业市场上,《解放日报》坚持一体化发展。

      在新媒体整体转型方面,上海报业集团开辟新闻网站、报、信息服务、矩阵、电子阅报栏五大板块截至2017年10月,上报集团旗下的各类媒体形态,稳定覆盖总用户超过2.4亿户,处于国内媒体融合的第一阵营在2014~2017年预算收入中,集团的新媒体板块呈现高昂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上海报业集团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同步推进党的建设与导向管理深度融合,明确党委责任制,决不出现意识形态领域的偏差失误[3]表2 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板块增长势头单位:% 2014年预算收入2015年预算收入2016年预算收入2017年预算收入新媒体收入占集团主业收入比重0.889.4418.5533.4新媒体广告占集团广告收入比重1.311.326.6747.2表2 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板块增长势头(一)“移动优先”——《解放日报》和“上海观察”一体化运作2016年初,《解放日报》率先提出整体转型方案,2月15日上海市委正式批复同意整体转型方案《解放日报》整体转型方案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产品”和“一套新架构”目标是在“十三五”期间,《解放日报》社要成为一家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渠道、以报纸传播为重要依托的新型媒体机构;要做好“上海观察”和纸质《解放日报》两个产品;要建立适应互联网内容生产的新的内部采编组织架构与采编组织流程,同时配套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2016年3月1日《解放日报》与“上海观察”在进行全新改版后与读者见面《解放日报》被定位为新型党报、精品党报,不再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的传统党报《解放日报》日常的资讯类报道大大减少,这些内容被转移到“上海观察”上此次改版赋予了“上海观察”更重要的角色,新版“上海观察”力图成为上海权威信息在互联网发布的第一平台[4]与以往的改版相比,这一次的改革堪称脱胎换骨,除保留精干力量组建《解放日报》编辑中心外,其余全部采访力量都迁入“上海观察”客户端;实行频道制,突出扁平化管理;继续推进实施专业职务序列和首席制,通过竞聘选拔,一大批有活力、有创造力的骨干挑起了重担;与此同时,稿酬考核也进行配套改革,打破原有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差别不大的“大锅饭”形式,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让干得多、干得好的采编人员有了更多的收益[5]改革之前,“上海观察”主要由《解放日报》的一个部门负责运作;改革之后,《解放日报》与“上海观察”的关系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化成“我就是你,你就是我”[6]2014年1月上线的“上海观察”是上海报业集团组建后诞生的第一个新媒体项目,这是一款只在互联网上发行,以用户收费为盈利模式的资讯类深度阅读产品,[7]也是《解放日报》新媒体改革的“自贸区”。

      上海观察”立足上海,目标用户以上海本地的党政干部、机关公务员为主,旨在探索互联网语境下党报转型路径,提升其在主流读者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经过两年多的先行先试,2016年3月全新改版升级,正式成为《解放日报》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载体和平台为此,《解放日报》和“上海观察”的组织架构、采编流程乃至考核激励机制,都做了创新改革,形成了报纸和客户端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改革之后,“上海观察”成立了编辑、视觉、运营技术三大中心,开设了九大频道、80多个栏目,并建立了全天候生产机制,孵化了包括“韩正一周”“伴公汀”“康平路”“非虚构”等一大批富有特色的栏目,催生了一批浏览量10万+的报道在内容方面,转型后的“上海观察”投入更多的人员和资源从事资讯类报道,以便与《解放日报》在内容上形成互补[8]栏目是“上海观察”最基本的生产单元,栏目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享有充分的策划权、组织采编权、发稿权、考核权和分配权报社每隔一段时间会对所有栏目进行评估考核,不合格的将予以淘汰[9]尽管包括“上海观察”在内的大多数党报客户端在用户数、下载量等指标方面与一些商业新闻客户端尚有不小差距,但党报客户端正日益发挥着新媒体舆论场“定音锤”“压舱石”的独特作用。

      [10]在《解放日报》深度融合与整体转型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2月的再度迁址,这一天《解放日报》正式作别运行了四年的闵行区都市路解放大厦,回迁市区入驻延安中路816号这不仅仅是一次新闻室在空间上的迁移,还具有强烈的文化意涵正如《解放日报》在迁址当天所刊发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的,“迁址新空间,更像是一个标志它不仅仅意味着我们离新闻源头更近了,更意味着一种变革的开始随着传播格局的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主阵地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11]人民网的报道称:“办公地址的变迁,也同时意味着开启了这家党报在上海创刊以来最大的一次转型[12]对于《解放日报》未来的发展,上报集团社长裘新说,《解放日报》将继续以“上海观察”为平台,形成“以互联网传播为主体,以报纸传播为重要依托”的新格局,实现从党报、机关报向互联网新媒体话语体系转变[13](二)化茧成蝶——“澎湃新闻”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新媒体的整体转型“澎湃新闻”作为国内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新媒体整体转型的标杆,是上海报业集团推动新旧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之一从2017年1月起,《东方早报》正式停刊,上海报业集团完成了从《东方早报》到“澎湃新闻”的过渡,《东方早报》原有的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功能将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

      [14]从《东方早报》到“澎湃新闻”,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这是一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全面、彻底的转型澎湃新闻”客户端上线以来,下载量目前已超6900万,日活跃用户过500万,成为国内备受瞩目的新媒体产品[15]“澎湃新闻”创建两年多,在内容创新、舆论引导、媒体融合等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上海市报纸行业协会2017年3月22日举行的上海报业创新颁奖会上,“澎湃新闻项目”获突出贡献奖[16]近年来,上海报业集团在新媒体创新领域一直走在前列,相继推出“澎湃新闻”“界面”等基于互联网的新闻初创项目,不仅对产品再造具有探索意义,也将为体制机制的融合发展改革提供支撑澎湃”项目于2014年7月上线,由网站、Wap、移动客户端、微博、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组成澎湃”的公开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澎湃”项目的网站和客户端在功能和内容上具有同质性,其战略重点是移动客户端澎湃新闻”客户端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1.市场化创新,核心团队集资持股参照互联网创业公司管理模式,实行核心团队集资持股,这也意味着“期权记者”的出现上报集团要求“澎湃”项目核心团队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占股约20%;核心团队占20%左右。

      集资持股既是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风险与责任的绑定机制,采编和技术人员不仅是单位雇员,同时也是合伙创业者,开创了国内传媒集团的先河[17]2.“内容为王”,打造高质量原创内容重视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既是《东方早报》等传统媒体“内容为王”思维的延伸,也是“澎湃”项目刻意强调的口号和品牌形象,仅从“澎湃新闻”客户端来看,其原创内容的比例之高,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当下几款同类主流新闻客户端2016年“澎湃新闻”发稿量和原创新闻量较前一年提高约一倍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澎湃新闻”创新表达方式,“澎湃新闻”稿件被转载的比例几乎达到100%《东方早报》为“澎湃新闻”留下了一支有经验、有思想的团队,这是“澎湃”持续竞争力的后盾[18]3.实施全员转型“澎湃新闻”上线之初便率先实现了传统媒体团队整体建制向新媒体转型在打造出报网融合新媒体产品后,《东方早报》的记者同时为两边(《东方早报》和“澎湃”新闻)供稿[19]2017年1月起,《东方早报》正式停刊《东方早报》的记者也大都变成了“澎湃新闻”的记者,实现了全员转型4.高度重视读者互动“澎湃”的这种理念体现在功能设计上,一是设计“评论”和“问答”两个对话框,使得优质的用户评论和互动转化为“澎湃新闻”客户端的内容。

      二是创新《问吧》栏目,该栏目承担了“澎湃新闻”80%的互动量,每周话题总点击量达近200万[20]5.实现新颖的新闻跟踪功能这一功能便于读者对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动态保持长期关注与跟踪阅读此外,“澎湃新闻”客户端还有一些其他客户端也有的共同特征,如注重社交功能、个性化定制首页等澎湃新闻”转型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有:一是舆论引导、市场化运营和坚守新闻理想多方力量的冲突;二是“资讯”优势难敌“服务”强势;三是以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单一且难持久;四是内部人才流失严重,外部人才较难引进[21]“澎湃新闻”从2016年底启动深化改革,在专业机构的参与下,“澎湃新闻”团队激励方案初步完成通过改革,上报集团希望进一步提升“澎湃”团队的归属感、创造力,打造主流媒体自己的互联网人才队伍;同时,也希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激励机制的“样本”[22]2016年12月底,上海国资战略入股“澎湃”,“澎湃”借此引入完整、规范的现代互联网企业管理模式和治理规范[23]目前,“澎湃新闻”已实现全渠道覆盖2017年7月在上海举办的“2017互联网原创新闻媒体外滩峰会”上,“澎湃新闻”分别与新浪微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微软、今日头条等国内外领先机构、技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视频、政务、内容分发、新闻智能化、数据新闻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24](三)线下线上并进——新华传媒的转型路径新华传媒是横跨出版发行和报刊经营行业、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上市的大型文化传媒企业,也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和主要资本平台新华传媒旗下拥有图书发行、报刊经营、广告代理、电子商务及传媒投资等优质资产,其中图书发行业务主体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是上海地区唯一使用“新华书店”集体商标的企业,拥有位于上海的所有新华书店、书城,图书直营网点逾百家,拥有中小学教材发行权,同时拥有上海市幼儿园和中专职学校教材的总发行权,图书零售总量占上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