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太原市惠中外语学校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3页山西省太原市惠中外语学校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H=-Q kJ·mol-1(Q>O),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时间/浓度c(NH3) (mol/L)c(O2 ) (mol/L)c(NO) (mol/L)起始0.81.60第2min0.6a0.2第4min0.30.9750.5第6min0.30.9750.5第8min0.71.4750.1第10min0.71.47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在第2 min到第4min时,O2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75 mol/(L·min)B.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C.第4 min时、第8 min时分别达到化学平衡,且平衡常数不相同D.在开始反应的前2 min内,该反应的△H=-0.05Q kJ·mol-1参考答案:BD略2. 离子M2O7X-与S2-能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aM2O7X- +3S2- +cH+==2M3+ +eS? +fH2O,则M2O7X-中M的化合价为 ( )A.+4 B.+5 C.+6 D.+7参考答案:C略3. 下列实验方法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 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至终点,读数时视线偏高B. 用含Na2O的NaOH固体配制成的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盐酸C. 将4.0 g NaOH溶解后迅速转移入1 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制0.1 mo/L的NaOH溶液D. 将1 mL 98%的浓硫酸加入9 mL水中,配制9.8%的稀硫酸参考答案:CD略4. (08上海12校联考)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 A.硅胶、硫酸亚铁 B.无水硫酸铜、蔗糖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参考答案:答案:A5. 参考答案:D6. 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 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右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t由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B. t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C. t=c时反应处平衡状态D. t>c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参考答案:C7. 在四种化合物 ① NaHCO3 ② Al(OH)3 ③ Al2O3 ④ H2N—CH2—COOH 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A.只有②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略8. 常温下,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Na+)= c(CO32—)+c(HCO3—)+ c(H2CO3)B.0.1mol·L-1的NH4Cl溶液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pH>7的溶液中:c(Cl—)=c(Na+)>c(NH4+)>c(OH—)>c(H+)C.浓度分别为0.1 mol·L-1和0.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离子浓度前者大于后者的10倍D.PH=11的Na2CO3溶液中:c(Na+) - 2c(CO32—) - c(HCO3—) = 10-3 - 10-11参考答案:D9.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过程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I、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可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参考答案:B略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aSO4、NaCl、NaHCO3均属于强电解质B.SO2、NO2、NO均属于二次污染物C.NaHCO3、NH4Cl、(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无固体剩余D.FeCl2、NaHSO3、Fe(OH)3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参考答案:C解析: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固体、CO2和水,选C。
1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的C—Cl键的数目为1.5NAB.25℃时,1 L 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6.02×l023个氢氧化钠分子C.12g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构成的正六边形的数目为0.5NAD.28g铁粉与足量Cl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参考答案:C略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反应Zn+Cu2+ Zn2++Cu,可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B.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10%的氯化铁溶液变为20%的氯化铁溶液 C.已知,则正反应:△H<0,△S<0 D.已知Co2O3+6HC1 2CoCl2+C12↑十+3H2O,则氧化性:Co2O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 B. 1 L 1 mol·L-1NH4Cl溶液含有NA个NH4+C. 1 mol NaHSO4晶体中含有3NA个离子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浓度为1 mol·L-1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 cm~2 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容量瓶刻度标线1 cm~2 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3)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 4)除去KCl溶液中的SO离子,依次加入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参考答案:(1)1 000 mL容量瓶、117 g NaCl (2)BCD(3)溶解 过滤(4)BaCl2[或Ba(OH)2]、K2CO3、HCl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硫铁矿的主要方程式为 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3)通氯气氧化后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写化学式) 4)在氧化过程中,如何检验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 (5) 如果将氯化铁晶体(FeCl3·6H2O)放在坩埚中加热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为 。 6)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g)+O2(g) 2SO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工业在接触法制硫酸的生产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提高SO2转化率 ①V2O5作崔化剂 ②通入过量O2 ③SO2、O2进行二次氧化 ④通入过量SO2参考答案:(1)4 FeS2 + 11 O2 = 2 Fe2O3 + 8SO2(2分)(2) 抑制Fe3+水解(2分)(3)Cl2+Fe2+=2Cl-+Fe3+ (2分) Cl2 HCl(2分)(4)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往试管中滴加1~2滴酸性KMnO4溶液,KMnO4的紫红色不褪去,说明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2分)(5)Fe2O3(2分)(6)k=c2(SO3)/c(O2)·c2(SO2) (2分) ②③(2分)略18. (14分)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测量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I2O5可使H2S、CO、HC1等氧化,常用于定量测定CO的含量已知:2I2(s) + 5O2(g)= 2I2O5(s) △H=-75.56 kJ·mol-1 2CO(g) + O2(g)= 2CO2(g) △H=-566.0 kJ·mol-1 写出CO(g)与I2O5(s)反应生成I2(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 ▲ 。 2)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