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一国或地区国民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确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确定时期内运用本国(地区)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留神:国内生产总值的6点含义: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确定时期生产;流量;地域范围;市场活动 3.国民收入:一国在确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土原那么) 一国国民在确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民原那么)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一国在确定时期内,全体个人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扣去个人纳税片面后的收入即个人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5.总投资和净投资 投资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6.名义GDP、实际GDP和GDP折算指数 名义GDP就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总体物品平均价格的上涨程度,经济学上称为GDP平减指数(折算指数或价格指数)公式为: GDP平减指数=名义的GDP/实际的GDP=ΣPtQt/ΣP0Qt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反映确定时期内的价格上升的幅度 留神:GDP折算系数不是经济增长率,它是价格指数,类似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二、选择题 1.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美元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1 500和200亿美元 B.2500和2200亿美元 C. 500和300亿美元 D.1500和2200亿美元 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下面哪一项属于私人投资? (C) 2 政府修建马路 B.私人添置股票 C. 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 D.居民添置一套旧房产 3.假设要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不理应从年国民生产净值(A)。
3 减去折旧 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C. 减去间接税 D.企业转移支付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4 政府添置物品的支出 5 政府添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添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添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 5.在二部门经济中,假设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净值等于(A) 6 C+I B.C+I+G C. C+I+G+X-M D.C+I+G+X 6.在四部门经济中,假设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净值等于(B) 7 C+I+G+X B. C+I+G+X-M C. C+I+G+M D. C+I+G+M-X 7.下面哪一片面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A.转移支付 B.利息 C.租金 D.利润 8.假使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片面房租(B)。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由于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由于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9.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过程中,哪两项不能简朴相加? (A) 8 政府支出和工资与薪金 B.个人消费和个人储蓄 C.消费支出与净投资 D.企业投资与出口 10.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C) 9 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D.生产的时间 11.假设第一年即基期的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假设第八年价格平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那么第八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B) A.2000 B.1500亿 C.1000亿 D.750 12.假设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全体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B) A.因各种原材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因重复记帐导致过高衡量 C.由于重复记帐导致过低衡量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片面故没有影响 13.假定某国1990年和1995年的名义GNP分别为1200亿元和2000亿元,GNP的折算指数分别为1和1.5,我们可以推论1990和1995年之间的(C)。
A.名义GNP上升了33% B.实际GNP不变 C.实际GNP上升了11%左右 D.实际GNP下降 14.就国民收入核算来说,实际经济活动当中没有售出的商品(C) A.要在核算的GNP当中扣除 B.要在核算的GDP当中扣除 C.要在核算当中计为存货投资 D.要在核算当中计为政府投资 15.假设1970年的名义GDP为7500亿美元,按照1960年价格计算是多少?(价格指数1960年=100,1970年=120) (D) A.9000亿美元 B.6000亿美元 C.7300亿美元 D.6250亿美元 三、计算题 10 1. 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 a) 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 b) 政府添置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 c) 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 11 1.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12 2. (5)计算净出口 (1)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y=100+10+30+30=170(亿元) (2)支出法:y=c+i+g+(x-m),y=90+60+30+(60-70)=170(亿元) (3)政府预算赤字(bs)=税收(t)-政府添置支出与政府转移支付(g+tr) 即bs=30-30-5=-5(亿元) (4)s=yd-c=170+5-30-90=55(亿元) (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负数意味着存在贸易赤字 13 2. 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1)s=yd-c=4100-3800=300(亿元) (2)根据投资储蓄恒等式,社会总投资等于社会总储蓄,因此i=sp+sg+sr, 其中,sp、sg、sr分别代表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以及对国外的储蓄, sg=t-g=-200(亿元),sp=4100-3800=300(亿元),sr=100(亿元)(贸易赤字可以理解为本国对国外的储蓄), 故i=-200+300+100=200(亿元) (3)根据y=c+i+g+(x-m),可以求得g=1100(亿元) 14 3. 以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回复以下问题: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单位:亿元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70906; 政府添置:26012; 总投资:79560; 出口:68495;进口:58272; 资本折旧:28010; 政府转移支付:716;间接税净额:16658; 社会保险金:6969; 公司未调配利润:38624;公司所得税:5344; 个人所得税:838 国内生产总值GDP=c+i+g+x-m=70906+79560+26012+68495-58272=186701 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186701-28010=158691 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158691-16658=142033 个人收入PI=NI-社会保险金-公司所得税-公司未调配利润+政府转移支付=142033-6969-5344-38624+716=91812 个人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91812-838=90974 15 4. 一个棉农一年生产1000元籽棉,他出售给扎棉厂加工成1400元棉花,扎棉厂又将这些棉花出售给纺纱厂加工成棉纱┄┄根据下表分别计算各生产过程的增加值以及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量。
服装的生产过程 生产者 棉农 扎棉厂 纺纱厂 织布厂 印染厂 服装厂 各个生产环节的差额即为增加值,如此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为增值法;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就等于该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两法计算结果理应相等即为5000元 四、简答题 1.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由于计算的是同一产品---当年新生产的GDP,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支出法”是从支出角度举行核算,“收入法”是从要素调配角度举行核算)对国内生产总值举行核算,所以结果必然是一致的即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2.以下工程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一个消费者在饭店用餐向饭店支付的餐费 (2)一家公司添置一幢以往年度开发的新屋屋 (3)一个消费者向销售商添置一台电脑 (4)一个供给商向汽车厂商出售橡胶轮胎 计入GDP的工程,严格按照GDP概念以及六项留神来判定是否计入 产品 籽棉 棉花 棉纱 棉布 花布 服装 总产出 1000 1400 2000 2800 3800 5000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