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教学计划范文8篇.docx
25页五年级教学计划范文8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教学计划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ﻫ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能够积极的解决各类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物,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ﻫ 1.整体概述:ﻫ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ﻫ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ﻫ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ﻫ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ﻫ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ﻫ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ﻫ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ﻫ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ﻫ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ﻫ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5(1)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5(2)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ﻫ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ﻫ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ﻫ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ﻫ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ﻫ 六、教学进度表 略 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2 ﻫ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50人。
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课外阅读面广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100%,98%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良水平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仍然有小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强,还需要老师家长好好引导教育ﻫ 二、教材分析 秉承其一贯的风格,语文A版第十册教材仍然以传统文化为重心、以中国民俗文化为主导,以母语训练为基本,促进学生贴近母语,感悟母语的博大精深如语文乐园中的字词训练、咬文嚼字、写毛笔字等内容在“金钥匙”版块中,语文A版第十册教材克服以往教材无序的弊病,继续引导学生写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习作乐园ﻫ 本册教材仍然一单元版块的形式组成全册共有8个单元,但单元的结构有改变,每单元4篇课文,全册32篇文章,需要指导的有23篇文章(分为讲读18篇,平均每单元2篇;阅读5篇),选读9篇每单元由课文、课后习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成整体课后题注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拓展思维、积累词语(词语库);语文乐园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安排了活动、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而课文内容的安排更是选文新颖,题材广泛,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学性强,可读性强,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本册的识字内容的安排继续分两条线走——会认字与会写字全册要求常用字会认124个,会写字150个,识字识字方法仍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 教材课后安排“信息窗”一内容,对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是大有益处的经过上学期提意见,信息窗的内容有充实,数量有增加ﻫ 三、教学目标ﻫ 1.认识124个汉字,正确书写150个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读写课文中的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2.钢笔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学写毛笔字,进一步掌握基本笔画的动笔方法,能临贴写毛笔字ﻫ 3.熟练阅读23篇课文,按要求以及自己的喜爱背诵相关课文在阅读中会自己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会处理所提的问题,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及各种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同时积累一定数目的名言警句、谚语和古诗词扩大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
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自己需要的资料选读9篇文章,指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速度达到新课标要求,每分钟300字以上 4.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听出别人讲话内容上明显的错误;能复述故事主要内容;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ﻫ 5.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让学生喜爱写作,有话可写,写话有序ﻫ 6.培养热爱父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ﻫ 1.教学重点ﻫ 阅读教学;识字教学;口语与习作教学;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培养人文精神ﻫ 2.教学难点ﻫ 有序的习作教学与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学关键 在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中寻找契机,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ﻫ 五、教改措施ﻫ 1.继续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以拼音巩固、识字与写字、作文片段训练为重点ﻫ 2.规范阅读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完成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展开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习作水平提高。
A.强制性读每天中午的半个小时定为中午自由阅读时间,期间加强管理,强制性养成学生读书的习惯ﻫ B.与学生一起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光靠老师的强制是不行的,只能产生短期的效率,时间长了就流于形式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阅读这个、真正感兴趣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读《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山羊不吃天堂草》、《爱的教育》等等书籍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读书故事会、读书问题讨论会等活动,互相推荐好书,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ﻫ C.“读”以致用 学生有了读的兴趣,老师就要指导阅读的方法,解决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帮助学生积累ﻫ D.带家长一起读书 1.开创更多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相互学习,互相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水平,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严格训练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字迹清楚、整洁ﻫ 2.注重教学过程,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敢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继续做好培优辅后工作,注重因材施教,大力提高中等生做好阶段性的质量检查与反馈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提高教学效率 4.促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积极自学,扩大视野,为提高课堂效率创造必要的条件 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3 一、班级情况ﻫ 五年级学生已初具一些基础美术知识,本学期着重学习设计知识、中国水墨画知识、手工知识等,为学生以后的创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ﻫ 浙美版第十册教科书编者在编写时本着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 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理念,以“接近社会、贴 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形成了新的美术教材新体系全册共有20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在本册内容的教学中。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