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41485959
  • 上传时间:2023-05-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卜筮、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宗教信仰与迷信从认识论上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迷信不属于宗教范畴,其区别在于:第一、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与此种信仰相适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相对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严密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而迷信既没有共同一致的崇拜物,也没有既定的宗旨、规定或仪式,也不会有共同的活动场所迷信的对象可能是神仙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树木迷信一般是指神汉、巫婆和迷信职业者以巫术所进行的看相、算命、卜卦、抽签、拆字、圆梦、降仙、看风水等活动,群众去看相只是为了预卜前途命运,并不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世界观;迷信职业者不过是利用这些活动骗人钱财,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第二、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的各种思想文化,与政治、哲学、法律、文化包括文学、诗歌、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道德等意识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成为世界丰富文化的成份,迷信不具有这些特点。

      第三、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宗教组织正常的宗教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都受到保护国家宗教政策鼓励宗教发扬各自的优良传统和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迷信只是少数迷信职业者图财害命的骗术,某些迷信组织更是藏污纳垢、残害群众,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有些人认为,不是宗教徒无法研究宗教但是人又不可能同时信仰多个宗教因此他们以为,处在宗教里是无法研究宗教的但实际上有很多宗教徒都在潜心研究其他的宗教派别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神只有一个,虽然会有不同的称呼、形象,乃至于“分身”,这一点多少类似于希腊-罗马世界的宗教观起源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那时,宗教规范往往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在最原始时代,在阶级分化发生之前,人类就开始了各种宗教活动这一点在许多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中都可以知道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物,特别在思想和精神方面比自然界其它生物都要复杂;而且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为什么人的思想活动,人对自然力的敬畏,对自然界种种现象的思考等精神活动会变成宗教这种社会性的活动呢?从原始宗教的产生来看,在管理人的集体活动的组织,如国家机器,还没有产生,科学和教育还十分不发达的时代,宗教是限制人的自然属性,保证和培养人的社会性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从考古和民间传说我们了解到,原始宗教祭拜的是他们身边的东西,如猎人祭拜的是各种动物、山神;渔民祭拜的是河神、水神;采集人祭拜的可能是各种植物,树神、花神这些祭拜对象既不是抽象的心灵之神,也不是唯一的主宰天地的神,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之物而且,祭拜活动都是全体部落成员参加,由部落首领或者由所谓可以和神灵交流的祭师主持所以,祭拜活动,不仅是一种仪式,而且是作为增强全体人员的集体意识的一种活动可能后者才是祭拜活动的真正目的至于,精神寄托、心灵安慰等祭拜和宗教的高级作用只是后来宗教的发展和在社会活动中普及以后带来的次要作用,而不是宗教成为一种非常主要的社会活动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国家这种高级组织形式的出现,宗教祭拜也越来越抽象,死人、鬼魅、幽灵等进入祭拜对象,宗教祭拜仪式越来越恐怖,甚至要用人来做祭拜奉物这些行为如果说是精神寄托、心灵安慰就不大合理了,而解释为压制人的自然特性,支持加强人的社会性到是更加合理些特别宗教的强调服从性,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是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历代都有统治者特别热中于宗教仪式,有些时候他们还会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来推行他们看中的某个宗教,甚至于一些统治者把某个宗教定为国教与国家法令一致,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往往也是宗教的最高领袖。

      也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宗教所具有的保证和培养人的社会性的作用. 宗教一词虽说是用法现在已存在一定的时期,但是今天为适应我们解密人类之谜首先要把它进行完善近似于更加合理的范围,因为这个一词囊括的范围之广,它可以包括神鬼之类,迷信之类,传说之类,道家,佛家,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以及很多教派,本质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回答"宗教是什么"的问题近百年来,随着宗教学的发展,宗教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应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宗教,对宗教所下的定义日趋多样化在近代宗教学中,对于宗教的研究有三种方法和倾向最有影响,一是宗教人类学和宗教历史学,二是宗教心理学,三是宗教社会学它们对宗教的本质和基本特性问题的看法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对宗教提出了不同的界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对于"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段话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本质规定性,并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别开来,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一、说明了宗教作为意识形式的本质特征"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就说明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并不是什么超出经验之外、不可捉摸的神秘权能,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三、说明了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这就是说,这些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不直接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四、它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揭示了宗教观念的世俗基础和客观根源4问: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答:第一、从理论上来说,宗教信仰自由是马克思主义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所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  第二、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群众关系上来说,我国有一亿以上的人民群众信仰各种宗教,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关系。

      (《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3日第1版)  第三、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包容性来说,中共中央[1982]19号文件中指出:“那种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文化的一定程度的发展,宗教就会很快消亡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那种认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可以一举消灭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更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是完全错误和非常有害的 (《新时期 宗教工作文献选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55页)  第四、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性上来说,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其现实根源和理由,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基于这一现实提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和剥削,但是,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存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较之旧中国有了根本的改变,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其他原因,人与人之间仍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我国社会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将作为一部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长期存在。

      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在一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完全具备的时候,在“只有当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6-9 7页)因此,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对待宗教唯一正确的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奋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