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鸡兔同笼问题.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1503875
  • 上传时间:2024-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鸡兔同笼问题一、知识点概述  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里,有一道著名的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意思是:有一笼鸡和兔,数鸡头和兔头共35个,数鸡脚和兔脚共94只,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本周我们一起来探讨鸡兔问题的特征及其解题方法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  鸡兔同笼问题一般是已知两个总量(如前面提到的数鸡头和兔头共35个,数鸡脚和兔脚共94只),求出两个部分量各是多少(如前面提到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鸡兔同笼问题一般用假设法求解如前面的问题中,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的总数,就可以先算出在假设条件下共有几只脚,再与原有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多少从差中求出兔的数量也可以先假设成全是兔子,在差的变化中求鸡的数量再求另一个数量是多少3、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1)鸡数=(每只兔子脚数×鸡兔总数-实际脚数)     ÷(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   兔数=鸡兔总数-鸡数;(2)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     ÷(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   鸡数=鸡兔总数-兔数。

      三、难点知识剖析例1、一个农户有若干只鸡和兔,它们共有50个头和140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分析:解鸡兔同笼问题适用的基本方法是假设法假设这笼里全是鸡,那么鸡脚的总数应为(50×2=)100只,与实际相比较,脚减少的数为(140-100=)40只脚减少的原因是每把一只兔当作一只鸡时,要少(4-2=)2只脚所以实际的兔数是(40÷(4-2)=)20只,若先假设的全是鸡,则先求出的是兔数解法一:设农户养的全是鸡,那么相应的鸡脚数50×2=100(只)  与实际相比,脚减少的数140-100=40(只)  每只兔脚与鸡脚的差4-2=2(只)  实际兔数为40÷2=20(只),  那么实际的鸡数50-20=30(只),答:有鸡30只,有兔20只解法二:利用方程求解:设农户有鸡x只,那么有兔(50-x)只那么鸡有脚2x只,兔有脚4 (50-x)只  列方程为2x+4 (50-x)=140   2x十200—4x=140        2x=60        x=30  50-x=50-30=20答:鸡有30只,兔有20只例2、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分析:此例可用假设法求解;还可以用分组法求解。

      解法一:假设都是小和尚因为小和尚3个人分1个馒头,分配100个馒头,应该有小和尚(3×100=)300人,比实际多了(300-100=)200人这是由于把大和尚看做小和尚造成的由于大和尚每人分3个馒头,相当于给9个小和尚的量由于假设出现的差值即为(9-1=)8人那么大和尚的人数就是(200÷8=)25人  即大和尚(3×100-100)÷(3×3-1)=200÷8=25(人)  小和尚100-25=75(人)解法二:因大和尚每人分3个,小和尚每3人分1个,我们把1个大和尚与3个小和尚共4人看成一组,则100个和尚可分为  100÷(3+1)=25(组)  因为一组里只有一个大和尚,所以25组一共有25个大和尚,有25×3=75(个)小和尚答:大和尚有25个,小和尚有75个例3、现有大小塑料桶共50个,每个大桶可装橘汁4千克,每个小桶可装橘汁2千克,大桶比小桶共多装橘汁20千克问大小塑料桶各多少个?分析: 假设50个塑料桶都是大桶,则共装橘汁200千克,而此时小桶所装橘汁则为0这样大桶比小桶多装200千克,比条件给的差数多(200-20=)180千克进一步想,若将大桶换成小桶,则每换一个,大桶装的橘汁就减少4千克,小桶装的橘汁就增加2千克,大桶比小桶多装的质量就减少(4+2=)6千克,那么多少个大桶换成小桶就容易了。

      解答:小桶有(4×50-20)÷(4+2)=180÷6=30(个)  大桶有50-30=20(个)答:大塑料桶20个,小塑料桶30个例4、环保工人上山植树造林,晴天时每人每天植树20棵,雨天时每人每天植树12棵工人李叔叔接连几天共植树112棵,平均每天植树14棵问李叔叔植树期间共有几天雨天?分析:题目中虽然没有问李叔叔工作了几天,但总共做了多少天是一个关键量,须先求出来天数=总量÷平均数=112÷14=8天  要求有多少个雨天,可用假设法使问题迎刃而解由已知李叔叔一共植了112÷14=8天树植树的天数相当于鸡和兔的头数,雨天、晴天相当于鸡和兔,每天植树的棵数相当于脚数这样此例就转化为鸡兔问题解答:  112÷14=8(天)  假设8天都是雨天,一共植树12×8=96(棵)  比实际少了112-96=16(棵)  晴天和雨天每天植的树的棵数相差20-12=8(棵)  用雨天换晴天的天数16÷8=2(天)  实际雨天的天数8-2=6(天)答:李叔叔植树这些天总共有6个雨天例5、一位工人运青瓷花瓶250个,规定完整运到目的地一个给运费20元,损坏一个倒赔100元运完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则损坏了多少个青瓷花瓶?分析:本例中“损坏一个倒赔100元”的意思是运一只完好的花瓶与损坏一只花瓶相差(100+20=)120元,即损坏一只花瓶不但得不到20元的运费,而且要付出120元。

      本例可假设250只花瓶都完好,这样可得运费20×250=5000(元)这样比实际多得5000-4400=600(元)  就是因为有损坏的瓶子,损坏一只花瓶相差120元现共相差600元,从而求出共损坏多少只花瓶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20×250-4400)÷(100+20)=600÷120=5(只)答:一共损坏花瓶5只追及问题2、追及路程(路程差)  要计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即追及路程  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3、追及问题中涉及三个量之间关系的变化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4、解决追及问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追及问题中,要了解三个量的意义  路程差是指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快的比速度慢的多行的距离;  速度差是单位时间内速度快的与速度慢的路程差;  追及时间是从出发到追上所经历的时间  (2)在理解以上概念时要从具体的追及问题人手,掌握好公式中的数量关系,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正确解题。

      例2、甲、乙两车从A地到B地送货,甲车每小时行5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3千米甲车先行2小时,乙车才出发,问乙车追上甲车需多少小时?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车2小时行的是两车的追及路程,再根据速度差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解答: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差为54×2=108(千米)  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108÷(63-54)=12(小时)答: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12小时例3、慢车与快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6小时后,两车相距54千米,已知慢车每小时行51千米,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分析:根据6小时快车比慢车多行54千米,可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9千米,再用慢车的速度+9千米就得出快车的速度解答:54÷6+51=9+51=60(千米/时)答: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例4、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去C地,已知甲每分钟行180米,乙每分钟行160米,45分钟后甲乙两人同时到达C地A、B两地相距多少米?分析:A、B两地的距离就是甲比乙多行了多少米?根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可求出AB两地距离解答:方法一:(180-160)×45 = 900(米)  方法二:180×45-160×45=900(米)答:AB两地相距900米。

      例5、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同地起跑,如果同向而行3分20秒相遇,如果背向而行40秒相遇已知甲比乙快,求甲、乙的速度各是多少?分析:画出两种行驶方法的示意图  从同向行驶图中可以看出,甲与乙相遇,甲必须比乙多跑一圈,即多跑400米,才能再与乙相遇,这400米正好为追及路程,这所用的时间为3分20秒,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差;  从背向行驶图中可看出,相遇时甲乙共行了400米,所用的时是40秒,可以求出他们的速度和  已知速度差与速度和(为和差问题),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分是多少解答:3分20秒=200秒  甲、乙的速度和为400÷40=10(米/秒)  甲、乙的速度差为400÷200=2(米/秒)  甲的速度为(10+2)÷2=6(米/秒)  乙的速度为(10-2)÷2=4(米/秒)答:甲的速度为每秒6米,乙的速度为每秒4米例6、校足球队要买50个足球,采购员看了甲、乙、丙三家商店,单价都是25元,但促销方式不同  请你帮采购员算一算,去哪家商店买比较合适?(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甲店:买42个,送8个,共花42×25=1050(元)  乙店:50×25×80%=1000(元)  丙店:共花50×25=1250(元),  可返还现金12×20=240(元),实际等于花了1250-240=1010(元)。

      所以去乙店买比较合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