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中的应用.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3146951
  • 上传时间:2024-03-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8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移动互联网在《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摘要 以《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论述了在已有电子教材开发和视频制作模式的基础上,将二维码等新型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分析关键词 校本课程 移动互联网 校园植物分类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取材方便、可操作性强随着中学校园绿化条件的改善,校园植物种类的增加,“校园植物分类”逐渐成为当今中学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但现有的开发技术手段较为单一,最终呈现出来的是纸质教材的形式在当前各类新媒体应用蓬勃发展的趋势下,传统的纸质教材很难长时间引起学生的兴趣,往往出现教材编写完成后就不再深入开发的现象,且在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现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和教师对智能、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率很高,这为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笔者进行了系列尝试,引进二维码等新型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已有的电子教材开发、视频制作、数据库建构、网页制作等信息技术手段,对《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进行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与于一体的互动式立体开发,开创新一代校本课程教学辅助措施。

      [1]1 《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与实施1.1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学校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1.2课程目标 1)掌握校园植物分类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2)学会使用简单的图像处理,视频制作,网页开发等应用软件;3)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4)帮助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5)从体验研究的乐趣出发,激发探究热情,培养团队合作意识1.3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特点,《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进行,分为包括4个部分:1)简单介绍植物学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植物分类及命名;2)对校园内绿化植物进行分类及命名,编制校园植物检索表;3)图形处理,视频制作,网页制作等相关应用软件的实践操作;4)进行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相关网站的架设1.4《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实施1)实施对象:主要在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中开展此项学习活动高中一年级学习压力相对较小且刚接触到生物学这门学科可以将校本课程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施过程:课程安排在高一年级的每周二下午第3节课,大约进行13课时授课形式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理论课集中在生物实验室进行,实践课集中或者分散在室外进行,按课程教学计划逐一完成教学内容3)成果展示和资料整理:利用1课时进行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作出客观的评价将前期搜集整理的素材上传到校本课程的网站中,并对纸质校本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2 《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分为校园植物图片信息资料的采集、处理与鉴定和植物分类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两大部分2.1 校园植物图片信息资料的采集,鉴定与处理为了方便以后的植物分类,在拍摄校园植物图片数据前需注意选材,尽量使花(果)、叶、茎完整,充分表现植物典型特征;注意标注其生长环境,说明拍摄时间、地点,便于后期编排在真实再现植物特征及其生长环境的前提下兼顾艺术审美,多数量、高品质地采集校园植物图片,以提高图片的精美度,在带给学生深刻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便于记忆与学习在植物鉴定识别的关键环节上,必须确保按照植物分类检索表进行细致无误的鉴别,将确认无误的校园植物图片先用图像处理软件(美图秀秀或photoshop等)进一步处理,再用电子杂志制作软件(Iebook 或ZMaker)将处理美化后的校园植物图片制作成《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电子教材。

      通过添加音乐、校园植物视频及一些特效增加其趣味性[2]电子教材可以迅速且成本低廉的在师生中传播,这是传统纸质校本课程教材无法比拟的并且可以使用视频软件(如会声会影)将校园植物图片信息资料的采集过程中产生的拍摄花絮,以及处理美化后的校园植物图片等素材制作成《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相关视频制作好的视频不仅可应用于电子教材中,还可以上传到网络空间,以便学生通过智能上网查询2.2 移动互联网在中学植物分类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具体应用首先利用mysql构建后台数据库,然后将asp作为服务器端的编程语言,网页中使用前期采集并处理美化后的校园植物图片,会声会影视频软件制作的视频介绍,并提供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电子教材的下载来丰富网站内容,最后发布动态网站,将前期搜集整理的植物相关资料做成二维码形式的植物标牌,悬挂在校园植物上,学生可借助智能携带的扫描设备,获取二维码的网络链接,访问移动互联网,了解该植物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将各个分散的部分串联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3 移动互联网应用在《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3.1 提升《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趣味性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扫描二维码植物标签,访问网络了解植物的相关数据。

      借助就可完成的校园植物分类知识的学习,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来说是直观且趣味性十足3.2丰富了校本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就是教师通过移动互联网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属性、生长习性、植物的别名、与校园植物有关的诗词鉴赏、植物文化背景与历史典故等借助植物分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挖掘植物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典故,提升师生文化品位在传播植物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带来美的体验[3] 3.3有利于提升师生专业实践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的校园植物照片,师生通过拍摄,进一步加深对校园植物的识别,又能有效地提高摄影水平和识别校园植物的能力,且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4]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未来新课程改革下的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加多元化本文将《校园植物分类》校本课程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相结合,探讨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途径,为未来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1. 何克抗. 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中国电化教育, 2009,9(12):7—162.李焰焰 杨素芳 谢攀成等. 校园植物电子杂志的制作与应用. 生物学通报,2011,46(6):44—45.3. 韦迪兴. 开发应用校本课程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新课程研究,2008,4(2):138-1394.宫相文. 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设校本课程. 中学生物学.2011,27(4):61-62中文名:荷花玉兰别名:洋玉兰、广玉兰拉丁学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科属:木兰科  木兰属中文名:罗汉松别名:罗汉杉、土杉拉丁学名: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  科属:罗汉松科 罗汉松属中文名:爬山虎别名:地锦、土鼓藤拉丁学名: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et Zucc.) Planch.   优酷视频地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