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2022年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doc
23页关于旅游业开展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旅游业开展情况报告并对旅游开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充分表达了市人大常委会对旅游开展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旅游业开展情况和旅游开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一、旅游业开展总体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旅游业开展总体情况 旅游业是符合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功能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也是展示首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魅力的窗口行业近年来,本市从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出发,确立了优先开展现代旅游战略,将“宜游〞列为城市的核心效劳功能;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开展思路,突出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城XX县区两个市场、区域合作共赢开展;努力推进旅游资源多样化、管理精细化、效劳便利化、市场国际化,推动了旅游事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单一部门推动与部门综合联动、社会开展配角向战略产业主角的“三个转变〞;初步构建了“大旅游〞开展格局,向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目前,全市共有等级旅游景区214个〔其中5a级8个,4a级66个,3a级87个,2a级41个,1a级12个〕,旅行社1455家〔其中,出境社338家〕,导游员39,672人,星级饭店614家〔其中五星级62家,四星级134家,三星级206家,二星级192家,一星级20家〕,客房总数117,20229间套,床位195,839个。
民俗旅游村227个,乡村旅游新业态378个2022年,本市旅游总收入3626亿元,旅游总人数2.31亿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7.5%,旅游购物与餐饮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4.4%,旅游相关产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2022.5%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入境游客满意度位居全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的第一位,出境游名列第二福布斯?发布的2022年最兴旺的20220个大陆旅游城市排名中,北京名列榜首根据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发布的数据,2022年北京接待国际会议数量全球城市排名第13位,亚洲第2位,居全国首位旅游业正在成为北京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力量,成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推动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近年来,本市在促进旅游业开展中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加强了“创新、转型、提升、融合〞方面的工作: 1、推动旅游创新开展取得新突破一是开展理念创新确立了把旅游业作为首都的功能性产业,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效劳业,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的主导产业,展示首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魅力的窗口行业的开展思路。
二是体制机制创新2022年,组建xx市旅游开展委员会,加强了与产业和文化的融合,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创立首都旅游产业开展联席会,联合80个单位〔包括13个中央部委〕共同推动首都旅游业开展创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总部永久落户北京目前,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正式成员已达12022个,今年首次在联合国总部召开“可持续城市开展与旅游〞圆桌会议,并与联合国的国际环境与健康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成全国旅游系统首家集数据监测、信息发布、应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旅游监测中心,在全国创新发布景区游览舒适度指数三是开展政策创新国务院批准北京口岸从2022年1月1日起对45个国家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国家旅游局批复xx市作为省级“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xx县作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xx县〞出台了?关于做好本市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xx市旅游产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关于鼓励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设立旅游开放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创新建立了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以旅游业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相关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居民四合院从事旅游接待,努力把北京打造成开放式旅游景区。
2、推动旅游转型开展取得新开拓一是向旅游产业开展转型大力开展旅游实体经济,培育多个旅游要素聚集区,整体提升前门一大栅栏等19个重点旅游功能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旅游实体经济,xx县“古北水镇〞旅游度假区将于年底前试运营筹划重大工程落户京城,大型主题公园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并选址xx区目前,全市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旅游大工程54个,投资总额超过1500亿元二是向挖掘旅游消费潜能转型围绕“必购、必吃、必看、必住〞等消费重点,大力开发旅游消费产品重点打造“北京礼物〞品牌创新推出“吃在北京〞系列美食活动,积极开发旅游驻场演出,推出了中医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特色旅游民居工程“北京人家〞三是向拓展高端旅游转型重点推动会展、会议、会奖、修学、养生旅游成立北京高端旅游产业联盟,建立北京高端旅游资源库,成立中国会奖旅游城市联盟,启动北京会议大使方案四是向强化旅游资源推介力度转型围绕“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点媒体〞统筹旅游推介工作,在主要客源国展开系列重点推介和展览展示活动以举办北京新年倒计时、北京旅游亮相纽约等活动为代表,一系列北京旅游推介活动取得积极成果 3、推动旅游环境效劳取得新提升一是强化旅游行业建设的五大提升。
围绕全市宾馆饭店、景区和旅行社,大力实施环境、管理、效劳、素质、设施五大提升工程环境方面,推动重点景区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环境、交通、设施、购物、秩序、导览等综合整治工程管理方面,对旅游星级饭店、a级景区进行严格复核,实行退出机制两年来,全市729家星级饭店中有131家被摘星,211家a级景区中有16家被取消等级或限期整改建立协调联动的综合治理机制,持续打击非法“一日游〞经营行为效劳方面,制订?旅游环境与公共效劳三年建设指导意见?,全面开展旅游便民、旅游进社区和旅游志愿效劳活动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发布了景区、饭店、旅行社和乡村旅游四个业态的“智慧旅游建设〞标准素质方面,努力提高全行业职业技能素质编写首部?北京旅游咨询实务?培训教材,举办建设世界旅游城市境外培训班开展旅游行业的职业技能、平安技能和导游员大赛等活动设施方面,完成为民办实事工程,2022年重点加强景区87座旅游厕所改造,推动实施全市833块旅游交通标识牌、a级旅游景区195块五种文字全景牌建设全市共建成旅游咨询站300多个,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二是强化乡村旅游向京郊旅游的提升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京郊旅游开展的指导意见?。
开展“京郊旅游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共培训乡镇、民俗旅游村干部及新业态带头人等过万人 4、推动旅游融合开展取得新进展一是强化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与一产融合方面,加快对农村山区和半山区的整体旅游开发,促进一批产业工程落地与二产融合方面,引进一批大型旅游设施、装备、用品、商品等旅游高端制造业工程与三产融合方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开展的意见?,深度挖掘北京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进一步推进与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的融合,扩大中医养生游的效劳能力二是强化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间的融合建立“9+2022〞、京沪高铁城市旅游联盟等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构建首都旅游圈三是强化旅游市场国际化融合发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国际影响力,强化了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机制,不断扩大在国际旅游城市之间合作与交流中的主导作用 〔二〕当前旅游业开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北京旅游业在促进首都经济开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业逐步成为首都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效劳业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兴旺的国际旅游城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相比,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北京旅游业在开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定位方面,首都旅游业在“四个效劳〞、“五个之都〞开展中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北京旅游中长期规划目标还不够明确,城市总体规划中尚缺乏旅游体系指标,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创新旅游产品和业态,增强北京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旅游〞开展思路还需进一步研究。
二是在转型方面,推动由观光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深度体验游转型任务艰巨,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开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首都文化、皇城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还不够世界经济低迷,入境旅游持续下降前三季度,本市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332.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12.9%,保持和扩大入境游、国际高端游、会展会奖游市场规模难度加大 三是在升级方面,北京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还需进一步提高满意度和美誉度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作为行业主体,还需在环境、管理、效劳、素质、设施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景区周边一公里的环境设施、效劳管理等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不统筹、不适应问题治理非法“一日游〞的问题尚未破解旅游综合配套改革面临机遇和挑战 四是在法制方面,旅游法制环境和体系尚不健全旅游法?出台后,与之相适应的标准旅游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需要与旅游法接轨亟需对现行?北京旅游管理条例?的有关内容进行相应的修订完善 五是在人才方面,适应首都现代旅游经济开展要求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高级公共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十分缺乏,难以适应旅游业未来开展的迫切需求。
〔三〕促进北京旅游业开展的思路和措施 新形势下,推动旅游业开展需要从首都经济社会开展大局的高度,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将旅游业升级打造成符合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展示首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形象、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融合历史文化及多种产业、满足旅游者多层次需求和提升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指数的绿色、朝阳和支柱产业大力践行“游客为本,效劳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提升旅游业的满意度和美誉度,把北京建成宜居、宜游有机统一的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1、围绕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立足“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北京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等“五个之都〞建设的根本要求,以把北京建设成旅游综合效益国内领先、旅游综合效劳能力亚洲城市领先、城市旅游吸引力世界领先的国际一流旅游城市为目标,准确把握旅游业综合带动性强、环境友好性明显、就业拉动作用大、文化传播力广的特点,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各类产业中的比拟优势,以及在经济转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把这一天然的绿色产业、永恒的朝阳产业、符合首都特点的功能性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实现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使旅游业与城市开展相融合,与社会建设相协调,与增强和完善首都功能相统一。
把开展旅游业作为提升城市满意度和美誉度的重要窗口,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加强国际国内旅游合作,健全首都旅游经济圈等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发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作用,不断扩大世界旅游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效应,加大旅游客源市场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北京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增强北京国际旅游枢纽和集散能力 2、完善现代旅游业开展效劳体系,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是现阶段首都经济社会开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复合型旅游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行业自身提升品质质量和效劳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是推动传统旅游业向旅游与历史文化、科技等相融合转型充分发挥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度挖掘皇城文化、首都文化、老北京文化等文化内涵,展示和扩大北京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具有北京特色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