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练习题.docx
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练习题 篇一: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考点大全及常见典型考题 其次讲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测验一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要点概览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⑵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及测瞬时速度的方法; ⑶用v-t图像举行数据分析 2.内容详解 ⑴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 ①用途:计时仪器,同时记录不同时刻的位置,进而可测量各点间的距离(物体位移) ②电源:交流电 ③电压: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6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④打点周期:0.02s(频率50Hz) ⑵ 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 ①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固定打点计时器; ②先开启电压,然后拉动纸带运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随即关闭电源; ③取下纸带,选择对比明显的一段,计算某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测量 两点间距离 ⑶瞬时速度的测量 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该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切实 例如:如图,测量出包括E点在内的D、F两点间的位移Δx和时间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x,用这个平均速度代?t 表纸带经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
?x可以大致表示?tE点的瞬时速度,D、F两点离E点越近,算出 的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然而D、F两点距离过小那么测量误差增大,理应根据实际处境选取这两个点 ⑷用v-t图像举行数据分析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时间t(s);纵轴——速度v (m/s) ②描点:利用所测数据计算瞬时速度,选择适合的单位长度,在坐标纸上描点 ③连线:用平滑曲线将描的点连接起来 ④v-t图像: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例题剖析 如下图,表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数据处境,由此可知纸带做运动纸带在A、B间的平均速 度为 m/s,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 m/s 解析:要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 要看各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关系 由于各段时间相等,那么从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方面分析,也能看出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纸带上两点之间时间相等,距离增加,故做加速运动VAB=0.2m/s,VAC=0.33m/s 答案:加速 0.2 0.33 测验二 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 1. 要点概览 ⑴测验过程:测验原理、测验步骤、数据处理 ⑵规律探究:求瞬时速度,画出v-t图像;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2. 内容详解 测验过程 ①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测验桌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远离定滑轮的一端 ②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固定于小车的后面,细绳的一端栓在小车的前端,跨过定滑轮,另一端挂上适当的钩码 ③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开启电源,后释放小车打 完一次纸带后立刻关闭电源 ④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⑤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明显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起点 ⑥每5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举行测量,并计算出各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 ⑦以速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画出v-t图像可查看到各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那么画成直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不能连接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3. 例题剖析 例题1:如图,是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通过计时器所得的一条纸带各段长度为OA=6.05cm,OB=13.18cm,OC=21.40cm,OD=30.70cm,OE=41.10cm,OF=52.58cm,⑴根据这些数据求出B、C、D、E各点的速度并画出速度-时间图象;⑵通过图像求出加速度。
取A点为计时开头,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BC、DE间均有四个点未打出) 【思路解析】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t=0.02×5=0.1s OC?OA21.40?6.05OD?OB30.70?13.18??0.77m/s;??0.88m/s vc=2t0.22t0.2 OE?OC41.40?21.40?m/s?0.99m/s vD=2t0.2vB? vE=OF?OD52.58?30.70?m/s?1.04m/s 2t0.2 v/(m/s)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1-4所示 ⑵可以任意选两个间隔较远的点,找出它 们的坐标值(留神这两个点不能是我们表 ?tt/s v2?v1 t2?t1格中已测得的点),然后再把的它们的坐标值代入到公式a=?v= 中,求出加速度,就能更细致地知道物体的运动处境 例题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测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如下表所示: 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B.根据测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C.根据测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答案:C 篇二:高一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测试题 测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记录了( ) A.物体运动的时间 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D.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2.手拖动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明显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那么( ) A.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 C.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D.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3.如图1-5所示,是某人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处境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处境是.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从打下A点到打下D点,共13点,历时,位移为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BD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4.某组学生研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测验,得到如图1-6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图1-5 用O、A、B、C、D、E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可判断小车做什么运动?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cm/s,小车经过D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cm/s(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5.有的同学怕下雨天的电闪雷鸣,其实看到闪电与听到雷声的时间差较大时,说明它图1-6 离我们较远.假设闪电与雷鸣的时间差为?t,试着计算一下雷电发生地的距离. 6.图1-7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7.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它是利用7 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工作电源频率是 50Hz,假设用它测量时,测验者不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60Hz,仍按 50Hz的频率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是 (填“偏大”或“偏小”). 8.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 过 ,复写纸片应套在 上,并要放在纸 带的 面;打点时应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根据图1-3所示的打点计时器 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①____,②____, 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⑨____ 9.某次测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图1-3 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1-4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头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揣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图1-4 1. B、D2. C 3.减速运动,0.24s,7.75×10-2m,0.323m/s,0.203m/s 4.加速运动,65cm/s,122.5cm/s 5.v?t 解析:设闪电速度为光速C,雷鸣速度为声速v,雷电发生地的距离为x 那么有xxCv?t???tx? vCC?v 因光速远大于声速,可近似认为x?v?t 6.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是19.0cm/s、60cm/s、60cm/s、59.5cm/s,物体运动的性质是先加速,后匀速. 1.90cm/s?19.0cm/s 0.1 2.40cm/s?60cm/s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0.04 1.20cm/s?60cm/s CD段的平均速度为v3?0.02 2.38cm/s?59.5cm/s DE段的平均速度为v4?0.04解析: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在误差范围内,可认为v4?60cm/s,那么物体先加速,后匀速. 7.220,电火花,偏小 8.限位孔,定位轴,上,先,后;①接线柱②线圈③振片④永久磁铁⑤振针⑥限位孔⑦复写纸⑧定位轴⑨纸带 9.从A点开头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间只有5个间隔,那么计数点间运动的总时间为t=0.02×5s=0.1s,每隔0.1s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2.15cm、2.89cm、3.74cm、 4.32cm、5.15cm,说明纸带作加速运动. A、F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x19.55?1.30??36.50cm/s ?t0.1?5 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AD、AE或AF段的平均速度表示,其中AC段的平均速度最接近B点瞬时速度. vB?AC?AC6.34?1.30??50.4cm/s t0.1 篇三:高中物理总复习打点计时器给力习题四 对应学生 用书P15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可编上序号F、G??)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并按合理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D中先断开电源,使计时器中断工作,再取下纸带;遗漏F,换上新纸带重复测验三次. 答案 ADF BECADF 2.如图1-4-6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片面,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领略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