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手工计算钢筋 5基础构件.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1782483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础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计算第一节基础“点了构件计算一、 独立基础的计算1. 独立基础底板X、Y向宽度<2500mm,所有钢筋长度为基础底板宽度■两边 保护层厚度;靠基础边缘的第一根钢筋离底板边《75且《S/2 (S为受力钢筋的间距)2. 独立基础底板X、Y向宽度》2500mm,四周的钢筋长度为基础底板宽度•两 边保护层厚度,其余所有钢筋剪短10%不减短钢筋长度二边长・2宕c 根数二[边长・2*min(75,s/2)] /受力钢筋间距+1减短钢筋长度=0.9* (边长-2*c) 根数二[边长-2*min(75,s/2) ] /受力钢筋 间距・1二、 桩基承台的计算1. 桩基承台不管底板X、Y向宽度多大,受力钢筋长度都不剪短2•当承台剖面绘制吋底板受力钢筋有弯折,图样设计未标注弯折长度时,取10do3. 桩基承台受力钢筋靠基础边缘的第一根钢筋离底板边《75且《S/2 (S为受 力钢筋的间距)钢筋长度二边长-2*c 根数二[边长-2*min(75,s/2) ]/受力钢筋 间距+1第二节基础“线”构件计算S1、基础主、次梁一、基础主梁的端部构造(一般以框架柱为反向支座)1 •端部尢外伸构造:以框架柱为端点(1) 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连通(可采用通长钢筋、或将底部与顶部钢 筋对焊连接后弯折成形),并向跨内延伸或在跨内规定区域连接。

      2) 成对连接后,底部或顶部多出的钢筋,底部钢筋上弯,顶部钢筋下弯, 弯折长度15do两端均无外伸构造:上、下部贯通钢筋的长度二梁通长In・2*c+2*(h/2・c)2•端部外伸构造:末端外挑出边、角以外(1) 基础顶部最上一排纵筋、底部最下一排纵筋,均伸至末端底部钢筋上弯, 顶部钢筋下弯,弯折长度12d2) 基础顶部下一•排纵筋,仲至边柱或角柱外侧弯折,弯折长度12do(3) 基础底部上一排纵筋,伸至末端后截断,不弯折 两端均为外仲构造: 顶部丄一排贯通筋长度二梁通长In・2*c+2*12d 顶部下一排贯通筋长度二梁通长In・左端外伸长度L1・右端外伸长度L2 +2*12d底部上一•排贯通筋长度二梁通长ln・2*c底部下一排贯通筋长度二梁通长In・2*c+2*12d二、基础主梁底部非贯通钢筋的规范与计算分析(%1) 端支座基础主梁底部非贯通钢筋从柱中心算起延伸长度aO:第一、二排延伸至10/3且》a, a= 1.21a + hb + 0.5hc 其中10为柱中心至柱中心距离,la为非抗震锚固长度,hb为基础主梁的高度, he沿基础主梁方向的柱宽(1) 无外仲非贯通钢筋构造:长度=(hc /2 - c) + max( 10/3, a) + 弯折长度(hb / 2 - c)(2) 外伸非贯通钢筋构造:底部上一排非贯通钢筋长度二外伸长度LI +( he / 2・c) + max( 10/3, a)底部下一排非贯通钢筋长度=弯折长度12d +外仲长度LI +( he / 2・c) + max( 10/3, a)(%1) 中间支座基础主梁底部非贯通钢筋从柱中心算起延伸长度a0:第一、二排延伸至10/3且》a, a= 1.21a + hb + 0.5hc 其中10为相邻量跨柱中心至柱中心距离较大值。

      中间支座非贯通钢筋的长度==2* max [ max( 101 , lo2 ) / 3, a )三、基础次梁的端部构造(一般以基础主梁为支座)1 •端部无外伸构造:(1) 基础次梁上部纵筋,自基础主梁边缘锚入基础主梁i2d n至少到基础主 梁中心线2) 基础次梁下部纵筋,IH基础主梁边缘锚入基础主梁la,当不能满足直锚 时,以弯钩补差两端均无外伸构造:上部贯通钢筋的长度二梁通长In・左端基础梁宽・左端基础梁宽+ 2*max( 12d , 1 / 2hc )下部贯通钢筋的长度二梁通长In・左端基础梁宽・左端 基础梁宽+ 2*la2. 端部外伸构造:基础底部、顶部伸至末端,弯折I2do两端均为外伸构造:上、下部贯通钢筋的长度二梁通长ln-2*c +2*12d四、基础次梁端部非贯通钢筋的规范与计算(%1) 基础次梁端支座底部非贯通钢筋从柱中心算起延仲长度aO:第一、二排延伸至10/3且》a, a= 1.21a + hb+ 0.5hc其中10为主梁中心至主梁中心距离,ki为非抗震锚固长度,hb为基 础主梁的高度,he沿基础主梁方向的柱宽(1) 无外伸非贯通构造:底部非贯通钢筋长度=max( 10/3, a) + he / 2 + la(2) 有外仲非贯通构造:底部非贯通钢筋长度=外伸长度LI + ( he / 2- c) + max( 10/3, a) + 12d(-)基础次梁中间支座底部非贯通钢筋从柱中心算起延伸长度“0:第一、二排延伸至10/3且》a, a= 1.21a + hb+ 0.5hc其中10为主梁中心至主梁中心距离。

      中间支座非贯通钢筋的长度=2* max [ max( 101 , lo2 ) / 3, a )S2、条形基础一、条形基础底板钢筋规范与计算分析1・条形基础底板钢筋长度计算条形基础底板跨度2500mm时,进入底板交接处的受力钢筋和无交接底板时, 端部第一根钢筋不减短,其余钢筋剪短10%条形基础底部受力钢筋不缩减长度二条形基础宽度・2引呆护层c条形基础底部受力钢筋缩减长度=0.聘(条形基础宽度・2宣保护层c)2. 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根数计算(1) 条形基础T形和十字形相交时,条形基础受力钢筋布进1/4跨度(2) 条形基础L形相交吋,条形基础受力钢筋满布3)条形基础无相交 时,在基础端部,布置同条形基础宽度的受力钢筋网片受力钢筋总根数=受 力钢筋的布筋长度范围/受力钢筋间距+13. 条形基础底板分布筋(1) 条形基础底板分布筋,在两向受力钢筋交接处的网状部位与同向受力钢 筋的构造搭接长度为150mm2) 有梁条形基础时,在基础梁宽范围不设基础板分布筋二、有梁条形基础基础梁规范与计算分析(-)有梁条形基础基础梁端部构造1. 端部无外伸构造(1) 基础梁顶部纵筋均仲至末端弯折,弯折12d2) 基础梁底部纵筋均仲至末端弯折,弯折15do丄部贯通筋长度二梁通长In・2*c+ 2* 12d下部贯通筋长度二梁通长In・2*c+ 2*l5d2. 端部外仲构造(1) 基础顶部最丄一排纵筋、底部最下一排纵筋,均仲至末端,底部钢筋丄 弯,顶部钢筋下弯,弯折12do(2) 基础顶部下一排纵筋,自边、角柱边缘起,锚入边、角柱la。

      3) 基础底部丄一排纵筋,仲至末端后截断,不做弯折顶部上一排贯通筋长度二梁通长In・2*c+2*12d顶部下一排贯通筋长度二 梁通长In・左端外伸长度LI-左端支座宽hcl ■右 端外伸长度L2・右端支座宽hc2+ 2*1“底部下一排贯通筋长度二梁通长In・ 2%+ 2*12d 底部上一排贯通筋长度二梁通长In・2*c(%1) 有梁条形基础基础梁端支座非贯通筋长度分析基础主梁底部非贯通钢筋从柱中心算起的延仲长度aO:第一、二排延仲至10/3, 其小10为柱中心至柱中心的距离1•无外伸非贯通钢筋构造:底部非贯通钢筋长度=(hc/2-c) + 10/3 4-弯折长 度15d2 •有外伸非贯通钢筋构造:底部Jb—排非贯通钢筋长度=外伸长度LI + (he / 2・c) + 10/3底部下一排非贯通钢筋长度二外伸长度LI + (he / 2・c) + 10/3 +弯折长度12d(%1) 有梁条形基础基础梁中问支座非贯通筋长度分析基础主梁底部非贯通钢筋从柱中心算起的延仲长度aO:第一、二排延仲至10/3, 其中10为相邻两跨柱中心至柱中心的距离较大者中间支座非贯通钢筋的长度=2* max( 101 ,lo2)/3二、基础连梁规范与计算分析(以独立基础或承台为支座)1. 基础连梁顶而高于基础顶而基础连梁JL部纵筋长度二连梁净长+2*la + 2*弯折长度(15d+高差长度)基础连梁下部纵筋长度二连梁净长+ 2*1“基础连梁箍筋根数二(连梁净长・2*50) /间距+1+2*1“/间距2•基础连梁顶面与基础顶面一平,或低于基础顶面5d (d为基础连梁上部纵筋 直径)基础连梁上部纵筋长度二连梁净长+2引a基础连梁下部纵筋长度二连梁净长+2*la基础连梁箍筋根数二(连梁净长・2*50) /间距+l+2*la/间距3•基础连梁顶面低于基础顶面H低于基础顶面大于5d基础连梁上部纵筋长度二连梁净长+ 2*la基础连梁下部纵筋长度二连梁净长+2*la基础连梁箍筋根数二(连梁净长・2*50) /间距+1三、地下框架梁规范与计算分析(一)地下框架梁端支座锚固判断(一般以框架柱或端柱为支座)(1) 地下框架梁的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直锚长度<laE,采用弯锚: 地下框架梁的纵筋弯锚,应仲至外侧纵筋第二排=lnl/4 + hc-c+15d(2) 端支座直锚非贯通钢筋:第_排=lnl/3 + max( laE , 0.5hc + 5d )第二排= In 1/4 + max( laE , 0.5hc + 5d )2•中问支座梁顶部非贯通钢筋:从柱边缘算起延伸的长度为“0,第一排延伸至 In 1/3处;第一排延仲至ln2/4处(In为当前跨梁的净长)第一排=In 1/3 +中间支座看度+ ln2/3 第二排=lnl/4+中间支座看度+ ln2/4第三节基础“而”构件计算一、梁板式筏形基础(一) 梁板式筏形基础端部无外伸构造(1) 筏板面筋伸入端支座,自基础主梁边缘算起》12d,且至少过梁中心线。

      2) 筏板底筋伸入端支座,伸自基础主梁外侧,并做弯折15d3) 筏板受力钢筋在基础梁位置不布设,板的第一根筋,与基础梁角筋垂直 的距离为板筋间距的1/2底部贯通筋长度二筏板总长度-2c + 2*l5d上部贯通筋长度二筏板净跨长+2max(12d, hc/2) 筏板筋根数二(筏板净跨长+2*c・筏板间距)/筏板间距+1(二) 梁板式筏形基础端部外伸构造(1) 纵筋弯钩交错封边方式:弯折二板厚b・2*c+150mm(2) U形筋构造封边方式:弯折=2*12d(3) 板边缘无封边构造:弯折=2*12d(4) 中间筋端头构造:弯折=12d底部贯通钢筋长度二筏板总长度・2c+弯折长度顶部贯通钢筋长度二筏板总长度・2c+弯折长度(三) 梁板式筏形基础变截而构造 当筏板下部有高差时,低跨筏板必 须做成450或600斜坡当筏板梁有高差吋,不能贯通的纵筋必须相互锚固1 .梁板式筏形基础丄平下不平时:高跨基础筏板下部纵筋伸入低跨 低跨基础筏板下部纵斜弯折长度二高差值/si“n450 (或600) + la低跨筏板上部纵筋伸入 到基础梁 高跨筏板上部纵筋伸入到基础梁内的长度=max(12d , hc/2 )二、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式筏形基础端部无外伸构造(I)筏板面筋伸至板近端后弯折》15d且弯折长度加在墙或柱 低跨基础筏板下部纵斜弯折长度二高差值/ sian450 (或600) + la2. 平板式筏形基础下平丄不平时:高跨筏板JL部纵筋伸入到基础梁+高差值 低跨筏板上部纵筋伸入到基础梁 高跨筏板上部纵筋伸入到基础梁+高差值 低跨基础筏板下部纵斜弯折长度二高差值/ sian450 (或600) + la 低跨 筏板上部纵筋仲入到基础梁内的长度二l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