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docx
7页第一章 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节《尚书·尧典》 1、“诗言志”(理解) 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识记) 3、诗乐舞三为一体(理解) 一、填空题: 1、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的 “文”或“文学”是文化学术的总称 2、《尚书》、《诗经》是儒家经典,其所体现的“诗言志”和“美刺”观是古代诗论的起始, 朱自清曾给予“诗言志”以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的高度评价 3、孔子的文学观点大多与《诗经》和乐舞有关,他认为诗有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 《诗经》的内容和核心是“无邪”,强调文学作品要归于雅正,合于中和,达到“尽善”,要求“尽善”与“尽美”兼顾孔子重视“质”也不忽视“文”,强调“文”与“质” 的和谐统一,即所谓“文质彬彬” 4、孟子在思想修养和言语关系上提出“知言养气”,主张“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对阅读文 章,强调理解原意,提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原则 5、荀子提出“明道”、“征圣”、“宗经”的观念,对文章著作的内容、文辞、作用作了具体 的阐述他的《乐论》,论述了“乐”(音乐,包括诗)的情感特征,强调“乐”的社会内容、认识作用强调“乐”的教化作用 6、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强调文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诗和音 乐通过其潜移默化的特殊功能,为政治教化服务 7、墨家对文学的要求是“尚用”与“尚质”尚用”即发挥文学言论的政治作用,强调著 文立言与历史、现实、国家、人民的关系,贬斥脱空无效用之言,有积极意义主张“非乐”,即主张取消文艺认为文艺对统治者和百姓都没好处这是以狭隘功利主义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8、道家代表下层知识分子他们明确反对言辞、文采,反对礼乐,否定文艺但道家崇尚自 然,法天贵真的思想对后世文艺家提倡自然美、反对过度雕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9、法家提出耕战政策和法治主张,把包括《诗》、乐在内的种种思想文化,称之为“六虱”, 不承认文艺的教化作用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负面作用。
10、《尚书》是我国历史事迹、典章文献的汇编因为内容为上古典谟训诰之文,故名 《尚书》,也单称《书》相传曾由孔子编选,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尧典》为其中一篇 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诗言志”说,朱自清先生推崇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即三者之间由着紧密的联系 二、名词解释、简答题:(每个名词解释都由提出、内涵、影响三部分组成) 1、简述“诗言志”说的主要内容(名词解释)或简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中包含的观点理解简答) 答:(1)这是出自《尚书〃尧典》的命题2)“诗言志”概括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性质,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3)朱自清推崇“诗言志”为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对后世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对古代文学理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简述诗乐舞三位一体主要内容理解简答) 答:(1)出自《尚书〃尧典》它真实地记述了原始文艺的存在形态,为我们提供了文艺起源的重要历史资料文艺起源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文艺发展初期诗、乐、舞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尧典》中的这段文字就是记述了我国文艺发展早期诗乐舞三位一体 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节《尚书·尧典》 1、“诗言志”(理解) 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识记) 3、诗乐舞三为一体(理解) 一、填空题: 1、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的 “文”或“文学”是文化学术的总称 2、《尚书》、《诗经》是儒家经典,其所体现的“诗言志”和“美刺”观是古代诗论的起始, 朱自清曾给予“诗言志”以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的高度评价 3、孔子的文学观点大多与《诗经》和乐舞有关,他认为诗有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 《诗经》的内容和核心是“无邪”,强调文学作品要归于雅正,合于中和,达到“尽善”,要求“尽善”与“尽美”兼顾孔子重视“质”也不忽视“文”,强调“文”与“质” 的和谐统一,即所谓“文质彬彬” 4、孟子在思想修养和言语关系上提出“知言养气”,主张“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对阅读文 章,强调理解原意,提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原则 5、荀子提出“明道”、“征圣”、“宗经”的观念,对文章著作的内容、文辞、作用作了具体 的阐述他的《乐论》,论述了“乐”(音乐,包括诗)的情感特征,强调“乐”的社会内容、认识作用强调“乐”的教化作用。
6、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强调文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诗和音 乐通过其潜移默化的特殊功能,为政治教化服务 7、墨家对文学的要求是“尚用”与“尚质”尚用”即发挥文学言论的政治作用,强调著 文立言与历史、现实、国家、人民的关系,贬斥脱空无效用之言,有积极意义主张“非乐”,即主张取消文艺认为文艺对统治者和百姓都没好处这是以狭隘功利主义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8、道家代表下层知识分子他们明确反对言辞、文采,反对礼乐,否定文艺但道家崇尚自 然,法天贵真的思想对后世文艺家提倡自然美、反对过度雕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9、法家提出耕战政策和法治主张,把包括《诗》、乐在内的种种思想文化,称之为“六虱”, 不承认文艺的教化作用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负面作用 10、《尚书》是我国历史事迹、典章文献的汇编因为内容为上古典谟训诰之文,故名 《尚书》,也单称《书》相传曾由孔子编选,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尧典》为其中一篇 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诗言志”说,朱自清先生推崇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
即三者之间由着紧密的联系 二、名词解释、简答题:(每个名词解释都由提出、内涵、影响三部分组成) 1、简述“诗言志”说的主要内容(名词解释)或简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中包含的观点理解简答) 答:(1)这是出自《尚书〃尧典》的命题2)“诗言志”概括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性质,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3)朱自清推崇“诗言志”为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对后世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对古代文学理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简述诗乐舞三位一体主要内容理解简答) 答:(1)出自《尚书〃尧典》它真实地记述了原始文艺的存在形态,为我们提供了文艺起源的重要历史资料文艺起源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文艺发展初期诗、乐、舞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尧典》中的这段文字就是记述了我国文艺发展早期诗乐舞三位一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