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逻辑问题习题和讲解.doc
4页3358545甲,乙,丙,丁每人只会说中,英,法,日四种语言中的两种,其中有一种语言只有一个人会说他们在一起交谈十分有趣: (1)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却请他当翻译; (2)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但他们却能互相交谈; (3)乙,丙,丁找不到共同会的语言; (4)没有人同时会日,法两种语言 请问:甲,乙,丙,丁各会哪两种语言?分析与解:由(1)(2)(4)可得下表,其中丙不会日语是因为甲会日语,且甲与丙交谈需要翻译由下表看出,甲会的另一种语言不是中文就是英语先假设甲会说中文由(2)知,丁也会中文;由(1)知丙不会中文,再由每人会两种语言,知丙会英、法语(见左下表;由(1)(4)推知乙会中文和法语;再由(3)及每人会两种语言,推知丁会英语(见右下表)结果符合题意再假设甲会说英语由(2)知,丁也会英语;由(1)知丙不会英语,再由每人会两种语言,知丙会中文和法语(见左下表);由(1)(4)推知,乙会中文和日语;再由(3)及每人会两种语言,推知丁会法语(见右下表)右下表与“有一种语言只有一人会说”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甲会中、日语,乙会中、法语,丙会英、法语,丁会中、英语同类问题例 1 四个小朋友宝宝、星星、强强和乐乐在院子里踢足球,一阵响声,惊动了正在读书的陆老师,陆老师跑出来查看,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破了。
陆老师问:“是谁打破了玻璃?”宝宝说:“是星星无意打破的星星说:“是乐乐打破的乐乐说:“星星说谎强强说:“反正不是我打破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说了实话,那么这个孩子是谁?是谁打破了玻璃?分析与解:因为星星和乐乐说的正好相反,所以必是一对一错,我们可以逐一假设检验假设星星说得对,即玻璃窗是乐乐打破的,那么强强也说对了,这与“只有一个孩子说了实话”矛盾,所以星星说错了假设乐乐说对了,按题意其他孩子就都说错了由强强说错了,推知玻璃是强强打破的宝宝、星星确实都说错了符合题意所以是强强打破了玻璃由例 1 看出,用假设法解逻辑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那么符合题意,假设成立例 2 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夏令营赛前甲、乙、丙分别做了预测甲说:“丙第 1 名,我第 3 名乙说:“我第 1 名,丁第 4 名丙说:“丁第 2 名,我第 3 名成绩揭晓后,发现他们每人只说对了一半,你能说出他们的名次吗?分析与解:我们以“他们每人只说对了一半”作为前提,进行逻辑推理假设甲说的第一句话“丙第 1 名”是对的,第二句话“我第 3 名”是错的。
由此推知乙说的“我第 1 名”是错的,“丁第 4 名”是对的;丙说的“丁第 2 名”是错的,“丙第 3 名”是对的这与假设“丙第 1 名是对的”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再假设甲的第二句“我第 3 名”是对的,那么丙说的第二句“我第 3 名”是错的,从而丙说的第一句话“丁第 2 名”是对的;由此推出乙说的“丁第 4 名”是错的,“我第 1 名”是对的至此可以排出名次顺序:乙第 1 名、丁第 2 名、甲第 3名、丙第 4 名例 3 甲、乙、丙、丁在谈论他们及他们的同学何伟的居住地甲说:“我和乙都住在北京,丙住在天津乙说:“我和丁都住在上海,丙住在天津丙说:“我和甲都不住在北京,何伟住在南京丁说:“甲和乙都住在北京,我住在广州假定他们每个人都说了两句真话,一句假话问:不在场的何伟住在哪儿?分析与解:因为甲、乙都说“丙住在天津,”我们可以假设这句话是假话,那么甲、乙的前两句应当都是真话,推出乙既住在北京又住在上海,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丙住在天津”是真话因为甲的前两句话中有一句假话,而甲、丁两人的前两句话相同,所以丁的第三句话“我住在广州”是真的由此知乙的第二句话“丁住在上海”是假话,第一句“我住在上海”是真话;进而推知甲的第二句是假话,第一句“我住在北京”是真话;最后推知丙的第二句话是假话,第三句“何伟住在南京”是真话。
所以,何伟住在南京在解答逻辑问题时,有时需要将列表法与假设法结合起来一般是在使用列表法中,出现不可确定的几种选择时,结合假设法,分别假设检验,以确定正确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