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阳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导学案3(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页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导学导目标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形成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原因能力目标:运用地图分析黄土高原的成因,并通过资料分析其生态环境、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文原因,并说出治理和保护的措施情感目标: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导重点及方法 重难点分析: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整改措施黄土高原最突出的地形特征就是千沟万壑,所以形成的原因等等就显得尤为重要难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此问题设计到地形、气候、人为等因素影响因素较复杂.问题预设 1.在图中写出黄土高原,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陇海----兰新线的位置2.你能说出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的特征吗?他是如何来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的?3.你能说出黄土高原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原因吗?并为治理黄土高原出谋划策4.通过学习黄土高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建设黄土高原,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的经济?5.通过对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对我们济南的南部山区的生产提供了哪些经验?过 程 时控 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 2分钟 猜一猜:下面描述的是哪一个地形区• 从飞机上看上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 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黄河穿过,成了地地道道的黄河自学指导 10分钟 (1)各组地理学科长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2)要求:认真读文本,把已解决的问题从记录本中概括出来,记关键词3)教师巡视,并注意几个需重点关注的同学:本环节突破的重点:1.请对照课本28页,写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2.黄土高原的环境怎样?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出谋划策吗?3.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为教训,我们在平时的生产和生活中应该做到什么?讨论指导 5分钟 1、交代合作要求、任务及重点并指出负责人,重点展讲2、走进小组,倾听交流,有效指导,解决问题3、组织全班交流,引领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思路做好展示4、科学引导,使问题条理化展讲指导 5分钟 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问题,勇敢的站起来展讲最拿手的题目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2、要有阶梯思路,必要时做好板书的准备,让大家记录下你的答案精讲点拨 审题答案 方法 拓展 10分钟 为什么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是脆弱的?突破的方法:1)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即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表现为地址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以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过樵、过牧,都会引起自燃环境的强烈反应,使得自然灾害发生地频度增大 2)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然而,要把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很难做到拓展: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回家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有没有水土流失的现象?应该如何保持水土?训练指导 12分钟 师:1.发放《问题训练—评价单》2.师巡视,批阅,收集做题信息3.解决、订正共性问题4.必须有思路的讲解、分析,对各组做的情况老师做出评价打点收获 1分钟 为了回顾知识,强化记忆,我通过设置梯度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如下:1.你学到了什么?2.你的体验是什么?3.你掌握了什么?导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