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发展奇迹探讨讲义.ppt
53页东亚经济发展奇迹探讨一、现代化视域下的东亚经济模式二、香港三、新加坡四、台湾五、韩国东亚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波、韩国•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之前,亚洲四小龙都是以农业和轻年代之前,亚洲四小龙都是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的国家,西方世界把东方的经济与社会工业为主的国家,西方世界把东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定之为发展方式定之为“ “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 ”,这个词实,这个词实际是停滞、落后、专制主义、普遍奴隶制、东方际是停滞、落后、专制主义、普遍奴隶制、东方家产制的代名词家产制的代名词•在在2020世纪世纪60-8060-80年代的年代的2020年间,四小龙实现了经年间,四小龙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世界舞台上新兴的工业强国,罗荣渠先生称之为世界舞台上新兴的工业强国,罗荣渠先生称之为为“ “第二新兴工业带第二新兴工业带” ”•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世界排名•新加坡51,1424•香港44,41310•台湾台湾31,89226•韓國韓國27,64632•亚洲四小龙的带动作用–亚洲四小虎(亚洲四小虎(east asian tigerseast asian tigers)指泰国、马来)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它们在采用四小龙的经西亚、印尼、菲律宾,它们在采用四小龙的经验后,在验后,在1010年内其经济也得到大幅度发展。
年内其经济也得到大幅度发展–其他亚洲国家也都在四小龙的引导下实现了经其他亚洲国家也都在四小龙的引导下实现了经济的突破济的突破一、现代化视域下的东亚经济模式•现代化概念:现代化概念:“ “现代化现代化现代化现代化” ”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历史跃迁过程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历史跃迁过程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历史跃迁过程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历史跃迁过程人类历史三大变革现代化进程:三次浪潮现代化进程:三次浪潮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中心 西欧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中心 北美20世纪40年代~ 至今 中心 东亚现代化模式及类型现代化模式及类型模式(模式(模式(模式( Model /PatternModel /Pattern):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方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方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方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方式及采取的战略,其分类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及采取的战略,其分类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及采取的战略,其分类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及采取的战略,其分类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1 1、时源分法、时源分法、时源分法、时源分法(内源型与外源型)(内源型与外源型)(内源型与外源型)(内源型与外源型) 2 2、地域分法(东西南北中)、地域分法(东西南北中)、地域分法(东西南北中)、地域分法(东西南北中)3 3 、制度分法(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混合主义)、制度分法(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混合主义)、制度分法(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混合主义)、制度分法(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混合主义)4 4、特征分法(内源与外源、经济、政治体、特征分法(内源与外源、经济、政治体、特征分法(内源与外源、经济、政治体、特征分法(内源与外源、经济、政治体 制、文化类别)制、文化类别)制、文化类别)制、文化类别)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①增长速度快。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②出口扩张迅速台湾197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为1970年的13倍;韩国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5年的20多倍③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韩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61年的47.4%降为1985年的15%,工矿业从16.5%上升为33.4%;台湾农业比重从1952年的35.7%降为1978年12.1%,工业比重从17.9%上升为40.3%香港与新加坡也从转口港变为工业城市 ④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⑤失业减少,收入分配相对平均8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都降到4%以下,收入分配与美、日等国相比较为平均促进因素促进因素: :①①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5050~~7070年代,世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的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学技术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展劳动密集工业。
东亚地区的稳定也使它们可以展劳动密集工业东亚地区的稳定也使它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②②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台湾从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台湾从5050年代后期开始,年代后期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居民储蓄以开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居民储蓄以开投资来源等政策韩国也仿效台湾货币贬值提高投资来源等政策韩国也仿效台湾货币贬值提高利率等方法香港与新加坡则抓住有利时机,将利率等方法香港与新加坡则抓住有利时机,将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③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的政府都为经济发展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并积极参予投资,适当进行经济管理④优良的文化传统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同属中国文化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⑤地理概况: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都属于幅员不大、工矿资源不多,但地理位置优越且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殊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台湾均富经验•台湾经济奇迹真正的意义不是在于富,而是在于台湾经济奇迹真正的意义不是在于富,而是在于台湾经济奇迹真正的意义不是在于富,而是在于台湾经济奇迹真正的意义不是在于富,而是在于均富。
蒋经国先生在执政台湾均富蒋经国先生在执政台湾均富蒋经国先生在执政台湾均富蒋经国先生在执政台湾1616年当中,年当中,年当中,年当中,1972—19781972—1978年,台湾每一个国民的所得从年,台湾每一个国民的所得从年,台湾每一个国民的所得从年,台湾每一个国民的所得从482482元美金成长到元美金成长到元美金成长到元美金成长到58295829元美金,成长了元美金,成长了元美金,成长了元美金,成长了1111倍但最高所得的家庭高所得的家庭高所得的家庭高所得的家庭1/51/5和最低的和最低的和最低的和最低的1/51/5,当中的差距维,当中的差距维,当中的差距维,当中的差距维持在持在持在持在4—54—5倍以下的水准倍以下的水准倍以下的水准倍以下的水准•其经验在于:其经验在于: 实行实行实行实行“ “一高两低一高两低一高两低一高两低” ”:高经济成长、:高经济成长、:高经济成长、:高经济成长、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政府通过税制和教育让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政府通过税制和教育让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政府通过税制和教育让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政府通过税制和教育让穷人有翻身的机会,力求维持较均衡的所得分配穷人有翻身的机会,力求维持较均衡的所得分配穷人有翻身的机会,力求维持较均衡的所得分配穷人有翻身的机会,力求维持较均衡的所得分配。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政策• 建国初期,新加坡200万人口中有40%的人居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能够住上像样住宅的人口只占居民9%历经三十多年的努力,新加坡成功跨越了“有得住”的阶段,开始经营“住得更好”居者有其屋”这一长期的新加坡国策最终得以实现正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雨不动安如山拉美化(拉美模式)的教训•重增长轻分配、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发展失衡、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社会治安恶化、教育发展滞后•巴西与阿根廷最为典型 贫富差距:阿根廷60-70年代6倍,80年代12.2倍,2002年46.6倍巴西 2003年65.8倍 通货膨胀:1991-1999增长50%以上 失业率:1990 6.3 % ,2002 25 .5 %东亚与拉美基尼系数比较东亚经济模式东亚经济模式 经济优先主义经济优先主义+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出口导向)+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分配收入相对均等分配收入相对均等 +高经济增长率高经济增长率二、香港二、香港1.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天然的深水港天然的深水港 .为海运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为海运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件•背靠中国大陆背靠中国大陆.2.中国因素•香港是全球资金在亚太地区的集散地。
香港对外资的吸引力,除香港本身的政治、经济及地理优势外,重要的一条就是它是外资进入中国内地的桥梁 •从转口港演变为工业城市从转口港演变为工业城市 :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后推行财年成立后推行财产公有制度,很多内地人迁移香港,当中产公有制度,很多内地人迁移香港,当中很多是纺织业的资本家和技术工人,他们很多是纺织业的资本家和技术工人,他们携同机器、资本、技术和工人来到香港,携同机器、资本、技术和工人来到香港,促使香港工业发展促使香港工业发展 二二.中国于五十年代初参与韩战,支持北韩,中国于五十年代初参与韩战,支持北韩,西方国家因此对中国实施制裁,停止对中西方国家因此对中国实施制裁,停止对中国的贸易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沉重打击,国的贸易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沉重打击,于是发展工业以求生存于是发展工业以求生存•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为香港本地及外资银行创造了大量融资业务和盈利机会•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凭借与中国内地毗邻位置,积极发展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成为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对外窗口与桥梁合作领域从贸易发展到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 •工厂的转移工厂的转移工厂的转移工厂的转移: : 由于香港的资源约束与经济条件决定,十多年来,由于香港的资源约束与经济条件决定,十多年来,由于香港的资源约束与经济条件决定,十多年来,由于香港的资源约束与经济条件决定,十多年来,香港制造业通过香港制造业通过香港制造业通过香港制造业通过“ “三来一补三来一补三来一补三来一补” ”、合资与独资办厂、合资与独资办厂、合资与独资办厂、合资与独资办厂等形式,利用内地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把以珠等形式,利用内地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把以珠等形式,利用内地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把以珠等形式,利用内地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把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东以至华南地区,建成其生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东以至华南地区,建成其生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东以至华南地区,建成其生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东以至华南地区,建成其生产基地。
根据香港工业署估计,香港已有产基地根据香港工业署估计,香港已有产基地根据香港工业署估计,香港已有产基地根据香港工业署估计,香港已有7575%的%的%的%的厂商到内地设厂现在香港电子、玩具、制革、厂商到内地设厂现在香港电子、玩具、制革、厂商到内地设厂现在香港电子、玩具、制革、厂商到内地设厂现在香港电子、玩具、制革、制鞋和钟表业制鞋和钟表业制鞋和钟表业制鞋和钟表业8080%均转移到内地,形成了%均转移到内地,形成了%均转移到内地,形成了%均转移到内地,形成了“ “前店前店前店前店后厂后厂后厂后厂” ”的局面这些厂商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的局面这些厂商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的局面这些厂商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的局面这些厂商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转移到内地,有关资金的筹措、市场营销、产业转移到内地,有关资金的筹措、市场营销、产业转移到内地,有关资金的筹措、市场营销、产业转移到内地,有关资金的筹措、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仍留在香港,把香港有限的人力和土地品设计等仍留在香港,把香港有限的人力和土地品设计等仍留在香港,把香港有限的人力和土地品设计等仍留在香港,把香港有限的人力和土地资源集中在高增值与高附加产品及高技术水平工资源集中在高增值与高附加产品及高技术水平工资源集中在高增值与高附加产品及高技术水平工资源集中在高增值与高附加产品及高技术水平工序上。
序上 •与中国的依存度:香港出口依存度(%) 对大陆对大陆对美国对美国对日本对日本对欧洲对欧洲1986198619891989199019901991199111.711.725.725.724.824.827.327.341.741.725.325.324.124.121.121.14.04.06.26.25.75.75.35.324.024.018.318.320.620.623.023.0•工厂北移对香港的经济有以下影响: (i)厂家把原料运往内地加工,把制成品运返本港再转运至海外,遂令香港成为一个重要的转口港,及亚洲重要的货运中心 (ii)香港的主要经济活动由制造业转为支持商业的服务业 3.金融发达•工业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成长,如股票和外汇交工业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成长,如股票和外汇交易 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为香港本地及外资银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为香港本地及外资银行创造了大量融资业务和盈利机会在港注册的行创造了大量融资业务和盈利机会在港注册的外资银行中,大都设有中国业务部,它们以香港外资银行中,大都设有中国业务部,它们以香港为基地,直接参与各国对中国的贸易融资、银团为基地,直接参与各国对中国的贸易融资、银团贷款融资和直接投资。
贷款融资和直接投资 另外,许多直接在中国内地投资的外资企业,也另外,许多直接在中国内地投资的外资企业,也纷纷在香港设立机构,利用香港发达的金融市场纷纷在香港设立机构,利用香港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其提供融资和外汇交易、结算等多种金融服务为其提供融资和外汇交易、结算等多种金融服务这充分地发挥了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重要作这充分地发挥了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增强香港金融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增用,增强香港金融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4.其他因素•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鼓励经济自由,促进香港经济竞争.•等等.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以制造业为主体,着重发展资本密集型、高技术产业,主要有炼油、石化、船舶与钻井台修造、冶金、机械、电子等,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海运业对外贸易发达以花园城市闻名 花园之城——新加坡 三、新加坡新加坡 崛起的新加坡•一个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国家•90年代末,新加坡的航空服务世界第一,金融业世界第四,国际竞争力超过日本和香港排行世界第二•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万多美元现已发展成为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一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
新加坡经济发展基础新加坡经济发展基础 •稳健的经济原则:–不以突飞猛进为经济发展目标不以突飞猛进为经济发展目标, ,而是以长远的未而是以长远的未来做考量来做考量, ,期望能成为经济发展均衡的国家期望能成为经济发展均衡的国家•有效的人力资源发展: –希望能培养最优良的人才以及吸引全球各种不同希望能培养最优良的人才以及吸引全球各种不同产业的精英产业的精英, ,为新加坡的经济做坚固的基础和后为新加坡的经济做坚固的基础和后盾•劳资政府三方合作:–杜绝黑金和政府人员的贪污杜绝黑金和政府人员的贪污, ,唯有这样唯有这样, ,才能正确才能正确掌握经济政策的正确方向掌握经济政策的正确方向, ,也能防止犯罪的发生也能防止犯罪的发生. .维护良好治安维护良好治安, ,增加外来的投资增加外来的投资高速发展的原因适时调整经济结构重视科技、加速高科技发展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的关系适时地调整经济结构•殖民地时期,以自由转口贸易为主要经济活动殖民地时期,以自由转口贸易为主要经济活动 19561956年脱离马来西亚后政府以发展出口型劳力密年脱离马来西亚后政府以发展出口型劳力密集工业为主集工业为主 ,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19701970年后,扩大并加强银行与金融活动年后,扩大并加强银行与金融活动, ,以成为全以成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为目标球性的金融中心为目标 •19801980年后,推动制造业朝向高科技和密集资本型年后,推动制造业朝向高科技和密集资本型之工业之工业, ,以高生产力与高增值作为目标以高生产力与高增值作为目标 •19901990追求全球竞争力的提升追求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 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如今,用创意发展经济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投资如今,用创意发展经济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投资朝知识型经济国家前进朝知识型经济国家前进重视科技、加速高科技发展 新加坡政府将科学技术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优先发展微电子、自动装置、机器人、通讯技术,计算机和生物技术近20年来,新加坡高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30%,从事高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员增加了12倍,成为东南亚的“硅谷”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 •通过先驱工业免税、出口产品免税、信贷计划等通过先驱工业免税、出口产品免税、信贷计划等方式引进投资方式引进投资。
•1972—19891972—1989年,制造业总投资为年,制造业总投资为204.5204.5亿新元,亿新元,其中外资占其中外资占8080%目前,新加坡有外资企业%目前,新加坡有外资企业34003400家,它们在新加坡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家,它们在新加坡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19901990年外国在新加坡投资总额为年外国在新加坡投资总额为24.824.8亿美元•促进了工业、对外贸易、金融业的发展,并利用促进了工业、对外贸易、金融业的发展,并利用此培养了大批先进人才此培养了大批先进人才妥善处理经济建设与经济生活的关系 •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并没有忽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特征:充分的就业 、稳定的物价 、逐年提高的工资•良好的环境: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四、台湾经济发展情况•实事求是地说,除去汇率偏差,台湾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资水平仍然高于大陆特别是台湾的“中产阶层”,其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大高于我们40几年来,台湾经济增长很快,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台湾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高于大陆1945年光复时,台湾的经济水平比大陆高,台湾的教育水平已达到我们大陆60年代初的水平。
二、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时,卷去了大陆的金银和外汇蒋介石从原中央银行运往台湾的黄金有227.5万两,银元有1520万元,还有外汇1537万美元(存在美国联邦银行的)以上三笔共值10.3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105.5亿美元这都是蒋介石从大陆人民身上刮去的,用于仅有六七百万人口的台湾一省 三、美国的援助 据国际开发署和台湾当局研究,如果没有美援,台湾1965年的GNP要1995年才能达到,即需推迟30年美国经济一打喷嚏,台湾经济就伤风感冒 四,国民党逃到台湾后,进行了自我改革与改造 国民党逃台后,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政治改造”1950一1952年第一次“政治改造”时,组织其中高层骨干进行了学习有趣的是,其学习文件中,有《辩证法》和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整风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党及其政府的骨干,多数已是资产阶级及其政客五、韩国 大韩民族精神创造的奇迹20世纪50年代韩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走向复苏,60年代韩国成功地推行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70年代跻身于新兴工业国(地区)行列,80年代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90年代开始把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作为努力目标。
韩国经济实力雄厚,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是韩国的支柱产业 曾经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农业社会之一的韩国从1962年开始认真着手发展经济在不到40年之中,韩国取得了被誉为“汉江奇迹”的经济成就(汉江是横贯汉城的一条河流)这一惊人的进程改变了韩国的经济,成为韩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1,以出口增长为动力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大地促进了韩国经济的根本转变在这一战略基础上,韩国实行了很多发展计划这使1962至2002年韩国的国民总收入由23亿美元增加到4,770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由87美元增加到10,013美元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清楚表明韩国的经济计划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危机意识 特殊的地缘政治格局,旦夕巨变的紧张感,无法弥散的民族悲情,决定了韩国人身上强烈的危机意识这种国民性格,韩国人称为“han”意识——“恨”韩国人性格暴烈,态度决然,在事涉国家关系时的举国一心、同仇敌忾,也都源于此 奋斗精神 著名的“企业家皇帝”、韩国过去最大的企业——现代集团的创始人郑周永曾说过一句话,恰当地表达了韩国人的急迫感:“韩国有什么?我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我们的国民和双手!” 2,危机意识,再加上韩国国民的奋斗精神,带来了韩国经济的惊人崛起。
3,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韩国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以及对教育的重视,也加快了这一发展1996年,韩国成了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第二十九位成员国 结 语•一、现代化视域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奇迹•二、香港•三、新加坡•四、台湾•五、韩国。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