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2课件.ppt

2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92814593
  • 上传时间:2024-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1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宏观经济学教程宏观经济学教程Macroeconomics 第三讲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凯恩斯总需求分析的假设n消费函数、储蓄函数n45度线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乘数原理 3.1 总需求分析的假设总需求分析的假设1、、生产能力的闲置,假定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两层含义:劳动力资源、厂房机器等资本品没有充分利用2、、假定价格水平固定不变n如果价格机制能起自动调节作用,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会下跌,结果是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使得供求趋于相等如果供求相等为什么会存在持续10年的大萧条,出现大量生产过剩,严重失业的社会现象 3.1 总需求分析的假设总需求分析的假设n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进行了一种逆反思维—也许价格机制不能起自动调节作用价格机制是一种僵化的不易变动的经济机制,存在价格刚性n刚性:是僵化的不易变动的nDownward Rigidityn在凯恩斯的分析中把强有力的调节机制——价格机制的作用排除在外 3.1 总需求分析的假设总需求分析的假设3、在即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n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在总产量曲线上的点都有实现均衡的可能点都有实现均衡的可能n经济含义是:由于存在着资源闲置在固定的价格水平下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

      3.1 总需求分析总需求分析n由于总供给无限,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称为总需求分析n由于在总产量曲线上的点都有实现均衡的可能,所以最终均衡的实现由总需求水平的大小决定总需求多大国民收入就多大,并且在这个水平上稳定下来,不再变动抽象掉了总供给方的因素 3.2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储蓄函数n1. 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n2.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n(影响居民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甚至消费信贷及其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及其消费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3.2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基本假设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基本假设n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家庭和企业(消费和投资);n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n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n潜在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 3.2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数学表达式nC = a + bYdn或: C = a + bYn其中:C代表消费;a代表自发性消费(a>0);其含义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其变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nYd(或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nbY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诱致性消费,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其中b作为该函数的斜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0

      nMPS= S/ Y = (Y—C)/ Y =1—C/ Y =1—MPC=1—bn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值nAPS = S/Y=(Y—C)/ Y=1—APC3.2 储蓄倾向储蓄倾向 3.2 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aC=a+bYAOSY-aBS= -a +(1-b)Y 3.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利用消费函数)(利用消费函数)n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Y=C+InC=a+bYn在简单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定的(外生变量) ,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I=I0 n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YE =((a+I0))/((1-b))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消费函数)OYAE450aC=a+bYa+I0AE= (a+I0)+bYYE 3.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利用储蓄函数)n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I=SnS=-a+(1-b)YnI=I0n解方程组得:nYe=(a+I0)/(1-b)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储蓄函数)OYS/I-aS=-a+(1-b)YI=I0YE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AEYOCAEYEOYS/ISIYE 3.3 例题例题n已知消费函数C=15+0.75Y,投资I=20。

      求:1、储蓄函数; 2、均衡产出; 3、当投资由20变为30时,均衡产出变化为多少?n答案:s=-15+0.25y,140,180 3.4 乘数模型乘数模型n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n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n本节仅介绍投资乘数和消费乘数 (一)投资乘数n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n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 Ye=(a+I0)/ 1-bn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0增加到(I0+I),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n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解求偏导得:dY/dI0= 1 / 1-b n即: Y =(1 / 1-b)• I n投资乘数:I= Y / I= 1 / 1-b 图解中的投资乘数OY450AEaCa+I0AE1AY1IAE2BY2Y注:增加自发投资量会使消费曲线上移至AE1,此时均衡国民收入为Y1。

      如果在原有的投资I0的基础上增加投资I, 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 (二)自发消费支出乘数OY450AEaCa+I0AE1AY1aAE2BY2Y注:1、增加自发消费量会使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2、自发消费支出乘数 :a=1/1-b 作业n假设一个萧条经济,消费函数C=25+0.8Y,I=25n问:此时的均衡产出为多少?投资乘数为多少?如果充分就业的产出为350,需要增加多少投资可以达到这一产出水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