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北海国家高速马路G59.docx
24页呼和浩特北海国家高速马路G59呼和浩特北海国家高速公路(G59)广西荔浦至玉林段工程环境影响复核汇报书(简本)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四月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偏东部,全线位于桂林市、梧州市、贵港市和玉林市境内,北起国家高速公路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南至国家高速公路广州至昆明高速公路,与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相接 项目途经桂林市荔浦县;梧州市蒙山县和藤县;贵港市南平县和桂平市;玉林市兴业县、玉州区和福绵管理区,主线路线全长约263.548公里,12条连接线50.518公里 1.1工程技术标准即建设规模主线主线路线263.548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时速分两段设计,K017 0QK114+270段,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0米;QK114+270K267207段,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7.0米 桥梁38642米/212座,其中特大桥5508米/3座,大桥27899米/99座,中桥3485米/60座,小桥1750米/50座,涵洞635道,隧道23763米/19座 设互通式立交21处(包括预留2处),分离立交10处,通道225道,天桥18座。
设管理分中心3处,服务区5处,停车区4处,匝道收费站14处 连接线12条连接线均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木圭互通连接线和桂平东互通连接线设计时速采取60公里/小时,路基宽10米;其他连接线设计时速采用80公里/小 时,路基宽12米 11条互通连接线长38.679公里;平南连接线1条,长11.839公里 连接线总长度50.518公里 工程永久占地1980.4公顷(包括平南连接线35.5公顷),拆迁建筑物462246平米 工程土石方5828.42万m3,其中挖方总量为2933.37万m3,填方总量2895.05万m3(自然方) 土石方平衡后,工程挖方回填利用2068.57万m3,需借方300.7万m3,共产生弃方339.01万m3,折合松方486.96万m3 工程总投资为219.44亿元,建设期4年 1.2工程变更情况对比原环评阶段,工程路线走廊带未发生变化,仅在局部路段进行了优优调整,原环评阶段主线原 长264.679km,修编后工可路线长263.548km,比原路线长度减少1.131km,其中修编工可路线在K4+000K8+000、QK116+500QK126+000、QK140+518QK144+360=K146+888K176+466共3个路段路线走向进行了调整,变更路段长度约46.92km,变更路段长度占原环评路线总长度得17.73%。
原环评阶段设置1条连接线(仅东荣连接线1条),长30km,其他部分连接线纳入工程互通建设范围,未单独给出工程量 工可修编后东荣连接线取消,增加其他12条连接线,总长50.518km 原环评阶段全线共设有服务区4处,停车区2处、养护工区4处,收费站14 处,工可修编后全线设置服务区5处,停车区4处,养护工区5处,收费站17处 新增了1处服务区、2处停车区和1处养护工区,减少收费站3处 2工程建设与相关方案得协调性本项目纳入了国家公路网方案(2022年-2030年中得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公路(简称“G59”),是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公路中广西荔浦至玉林段,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公路网方案 项目同时是广西高速公路网方案布局规划(20222022)中“纵2”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北段,项目得实施是全面落实广西高速公路网方案规划、完善全区公路网络结构得现实需要和有力措施,路线规划选择与广西自治区高速公路网方案相协调 项目沿线经过荔浦县城、蒙山县城、平南县城、桂 平市和玉林市等县市所辖得部分乡镇 路线布设充分考虑对经过区域荔浦、蒙山、平南、桂平、玉林等相关乡镇得长远发展,兼顾对沿线相关乡镇得带动作用,不影响相关乡镇发展,路线规划与沿线县市及乡镇得相关方案基本协调。
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变更说明3.1声环境原环评阶段工程主线和连接线评价范围内共有177个环境空气及声环境敏感点:其中主线评价范围内有147个敏感点,东荣连接线评价范围内有30个敏感点;主线路线调整导致主线两侧新增环境空气及声环境敏感点20个(对应路段减少15个敏感点),互通连接线两侧新增敏感点40个,东荣连接线取消后,对应减少30个敏感点 变更后工程主线和连接线评价范围内共有192个环境空气 及声环境敏感点:其中主线评价范围内有152个敏感点,连接线评价范围内有40个敏感点 评价对营运期全线噪声影响进行了复核,更新了噪声防护措施 3.2水环境与原环评阶段相比,新路线规划基本沿原路线走廊带布线,沿线涉及水体基本未变,由于工程在荔浦县、平南县部分路段主线进行调整,工程跨越荔浦河和浔江处桥位发生变化,另外工程设置得平南连接线跨越浔江,增加了1座跨河桥梁 新路线规划未涉及县市级水源地保护区,由于2022年-2022年间广西各县市组织划定了一批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已上报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尚未批复),经调查,公路沿线经过4个水源地保护区(包含原环评阶段工程涉及得两个乡镇水源地保护区),分别为蒙。
山县文圩镇屯翁冲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藤县宁康乡古柜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平南县官成镇官成水库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桂平市大洋镇寻欧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鉴于工程主线及平南连接线跨浔江大桥距离下游平南县水源地保护区,本次复核对主线及连接线跨浔江大桥增设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公路经过得4个乡镇水源地保护区中,由于公路经过蒙山县文圩镇屯翁冲水源地、藤县宁康乡古柜水库水源地、桂平市大洋镇寻欧水库水源地等3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经建设单位与水源地管理部门沟通协商,蒙山县文圩镇屯翁冲水源地和藤县宁康乡古柜水库水源地得保护区范围进行了调整,根据调整后得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范围,公路经过蒙山县文圩镇屯翁冲水源地(调整后)和 藤县宁康乡古柜水库水源地(调整后)二级保护区;在桂平市大洋镇寻欧水库水源地路段公路采取了主动避让措施,经与设计单位沟通,路线在下一阶段设计过程中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得路线不涉及桂平市大洋镇寻欧水库水源地 蒙山县人民政府、藤县人民政府、平南县人民政府分别出文同意了公路经过蒙山县文圩镇屯翁冲水源地(调整后)、藤县宁康乡古柜水库水源地(调整后)、平南县官成镇官成水库水源地等3个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同时建设单位已出文确认了工程在桂平市大洋镇寻欧水库水源地路段路线调整规划。
3.3生态影响生态敏感区新路线与原路线走廊带不变,仅在K4+000K8+000、QK116+500QK126+000、QK140+ 518QK144+360=K146+888K176+466共3个路段路线走向进行了调整,变更后路段沿线自然植被类型及跨越得水体基本不变 新路线沿线区域生态敏感区较原路线沿线区域生态敏感区数量有所减少,沿线已批复得生态敏感区有9处,包括自然保护区5处,风景名胜区2处和公园2处,上述敏感区与拟建公路最小直线距离为2.620km 原环评中方案得浔江桂平鱼类产卵场保护区,依照广西水功能区划复核修订规划进行调整,将浔江东塔至思界拟调整为浔江桂平保留区,水质目标为类 桂平东塔鱼类自然保护区已于2022年被贵港市人民政府撤销,拟建公路沿线无鱼类产卵场 公路主体工程占地1980.4hm2,其中耕地占用688. 33hm2(其中基本农田占327.27hm2)、园地64.6hm林地1021.87hm2,水体74.2hm2,荒草地71.4hm2 变更路段评价范围内发现樟树、榕树2种古树,共5株,均不在道路占地红线内。
4环境现状评价鉴于原环评时间较早,工程沿线环境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得变化,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根据工可路线提供得工可资料(修编工可初稿)对工程沿线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于2022年5月份委托广西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工程沿线得环境现状重新进行了监测调查工作,本次监测布点基本参照原环评汇报监测布点,以便对工程沿线环境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2022年3月,工程工可汇报编制完成后,由于主线局部路段进行了 调整,同时增加了数条连接线,因此评价单位委托广西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对主线变更路段和连接线两侧环境噪声进行了补充监测调查 根据2022年及2022年两次对公路沿线环境现状监测调查,两次调查中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现状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表明近5年内公路沿线区域环境状况变化不大,仅在部分现有主干道两侧由于道路车流量增多导致交通噪声有所增加 通过两次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发现,近5年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变化,生态保持状况良好 相比原环评阶段,现阶段公路在山区路段生态基本没有变化,生态保持状况良好,公路局部临近城镇路段随着城镇开发活动得增多,地面扰动及对植被得影响相对较大。
3.1社会环境 本项目直接影响区包括:桂林市荔浦县,梧州市蒙山县、藤县,贵港市平南县、桂平市,玉林市兴业县、玉州区、福绵管理区 沿线基本为农业生产区域,社会经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公路距离蒙山县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和兴业县绿鸭冶铁遗址较近,沿线经过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公路未经过确定得重要风景名胜区 公路选线避让了避让了沿线自然保护区大瑶山和容山自然保护区 3.2生态现状植物与植被评价区有138科439属674种,分别占广西植物区系科、属、种数得比例分别为47.925.57%和8.07% 植物区系以滇、黔、桂地区为主体,兼有北部湾地区,野生种子植物科得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其次是世界分布,温带亚热 带分布也有一定数量得分布,无天然中国特有或孑遗科分布 评价区未发现国家级野生保护植物,无名木,已发现古树樟树和榕树2种,共5株 已发现得古树以单株散布形式分布,无天然集中分布 评价区资源性植物较多,但无具有资源开发价值得天然资源植物分布 评价区可能得保护植物为金毛狗、樟树、顶果木、苏木、据叶竹节树、白芨、石仙桃和石斛,其中金毛狗、樟树为国家级,其余得为自治区级,这些保护植物在评价区生境适宜得局部可能有零星分布,本次评价现场调查公路红线范围内未见。
沿线陆生植被分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2级,有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11个,主要群系有28个,已无原生植被分布 自然植划分为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常绿 阔叶灌丛和灌草丛,以暖性针叶林为主,常绿阔叶林(中幼龄)分布面积不大 栽培植被划分为用材林、经济林、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用材林、经济林、农作物粮食作物为主 陆生脊椎动物评价区有陆生脊椎动物有148种,分别属4纲19目53科,分为亚热带森林动物群、灌草动物群和农田动物群3大类,动物区系由以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以及广泛分布组成,以华南区占优势 评价区可能有陆生脊椎保护动物65种,其中国家级17种(均为国家级),自治区级48种,保护动物以鸟类为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数量种类不多 拟建公路沿线区域常见得保护动物有16种,其余得49种保护动物现存数量稀少,在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出现可能性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