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docx
3页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由于公司使用的柴油、乙醇、甲基磺酸、乙腈(实验室)、甲醇等为易燃或助燃物质,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时可引发火灾事故;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性物质如镁粉、铝粉等混合后经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因此,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时,做到立即报警,并且充分发挥整体组织功能,在人身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扑灭初起火灾,将灾害减到最低程度,避免火势扩大殃及周围危险场所,避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具体要求如下:现场发生火灾时,全体职工务必保持镇定,大声报告,立刻报警,切断事故现场电源,停止生产,并迅速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旁观等待消防人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应急指挥组迅速通知所有的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到着火区域上风口集合了解分析情况,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并分析和确定火灾爆炸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扑救扑救时人站在上风位置,顺序前进当火势趋盛、无法靠自身力量扑救和控制时,职工应立即疏散撤离,并对人员进行清点,留下主控人员对系统进行手动控制,停止系统运行其他生产车间工段人员密切注意本岗情况,加强岗位监督控制,确保其它目标安全生产由于使用消防水时,消防废水会排入厂区内雨水排放管网,因此需确保雨污水排放口切断装置处于关闭状态,防止消防废水流入雨水管线及污水管线进入附近水体,使厂区地面消防废水通过消防水收集系统(雨污管网等)流入事故尾水池,待事故结束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如情况严重,必要时由总指挥下令全厂全部停止,切断所有危险源连接管道,由保安部人员带领,厂区负责人负责将所有人员紧急疏散到厂区外安全地带由总指挥、副指挥等应急救援人员汇合商量堵漏灭火方案并确定方案由企业消防组带领公司义务消防队人员,根据方案确定人员应站的最佳灭火点,对火源设备进行冷却控制如人员力量不足,由总指挥决定通知外援, 直至火灭由副指挥组织全体应急救援人员和消防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对人员进行清点由技术组对事故经过进行记录,对事故进行调查报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上是总体做法,具体到各车间或仓库,需根据消防设施和火灾现场,采取直接、有效的方式进行灭火,各场所应急措施简述如下:(1) 仓库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仓库存放有可燃物,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前期上报、报警及善后工作按要求进行,这里不做叙述突法事故重点应急措施及注意点主要为:①及时将其他包装桶抢救出来,转移到安全广阔地,防止发生更大的连锁火灾爆炸事故;抢救时应用水保持火场包装桶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抢救的人员②用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灭火剂、消防水等进行灭火,也可以用沙土进行覆盖,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③如火灾无法控制,可能发生连锁爆炸时,要及时通知并疏散周围的居民及企业员工,防止造成人员伤亡2) 生产车间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生产车间可能发生火灾事故时:①立即切断电源,关停所有生产设备, 迅速切断电源及连所有正在工作设备②用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灭火剂、消防水等进行灭火,也可以用沙土进行覆盖,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③关闭雨污管网接管口或排放口的阀门,打开进入应急事故池的阀门,让消防尾水进入事故池暂存④火势扑灭后须对现场进行消洗,消洗水进入事故池,根据其性或委托处置其他清点、记录等善后工作按要求进行四)事件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当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由指挥组实施紧急疏散、撤离计划事故区域所有员工及外单位客户人员必须执行紧急疏散、撤离命令当员工接到紧急撤离命令后,应对生产装置进行紧急停车,切断电源,并对物料进行安全处置无危险后,方可撤离到指定地点集合员工在撤离过程中,在无防护面具的情况,用湿手巾捂住口、鼻脱离火灾现场,总的原则是:向处于当时的上风方向撤离到安全点事故现场应急工作人员按指挥组命令撤离、疏散到指定紧急集合点集中后,负责人检查统计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向指挥组报告撤离疏散的人数。
公司紧急集合点设置在厂区大门,此处离公司生产区域和化学品储存区较远,以保证人员远离危险区域, 且大门处空地较大,可同时容纳公司全部员工五)危险区的隔离公司应制定撤离组织计划和事故隔离操作手册突发事故出现后, 应紧急撤离和疏散本厂区和厂区周围的人员或车辆1) 危险区的设定公司重大事故主要为化学品仓库或生产车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一般可根据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周围 10~50 米范围内区域划分为危害边缘区事故危害区域划定后,应根据现场环境检测和当时气象资料,可进一步扩大或缩小划定事故危害区域2) 事故隔离的方式方法①按设定的危险区边缘设置警示带(用红色彩带)②各警戒隔区出入口设警戒哨、治安人员把守,限制人员车辆进入③对事故周边区域周边道路实施隔离交通管制疏导车辆,保证应急救援的通道要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