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竣工鉴定书.doc
17页白沙关(浙赣界)至婺源公路项目竣工验收鉴定书二O—O年三月白沙关(浙赣界)至婺源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工程名称白沙关(浙赣界)至婺源公路工程二工程地点及主要控制点地点:婺源县、德兴市白沙关(浙赣界)至婺源公路工程(简称白婺公 路)属宁波至樟木国家重点公路在江西境内的一段(现 为江西省徳婺高速公路),路线起于浙赣两省交界处 的白沙关,终于婺源高砂,与景婺黄公路相接三建设依据1、 交通部交规划发[20031 486号《关于口沙关(浙赣 界)至婺源公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 交通部交规划发[2004] 47 0号《关于白沙关(浙赣 界)至婺源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3、 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 540号《关于白沙关(浙赣 界)至婺源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四技术标准与主要指标1、 设计时速:设计速度采用100km/h;路基宽度:26. Om其横断面布置为0. 75m (土路肩)+3. 0m (硬路肩) +2x3. 75m (行车道)+0. 75m (路缘带)+2. 0m (中央 分隔带)+0. 75m (路缘带)+2 x 3. 75m (行车道)+3・0m (硬路肩)+0. 75m (土路肩);2、 主线路面为沥青碇路面,设计年限15年,设 计标准轴载BZZ-100KN;中上面层为SBS改性沥青混 合料路面,其中上面层口婺主线K23+02(fK35+200路 段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路面。
3、 设计荷载:公路一I级4、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 及路基l/100o5、 分离立交、通道的净空要求:与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相交:净高5. 2m,与三、四级公路相交:净高4. 5m汽车通道:净高3.5m与铁路相交:净高7.5m6、 桥梁为分离式断面,断面为0. 5m (防撞栏)+10. 75m+0・ 5m (防撞栏)7、 桥下通航限界:釆用交通部《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 o8、 隧道建筑界限净高5. 0m,检修道净高2.5mo五建设规模及性质主线总长度35. 16km,全线在二清山、德兴、婺 源、高砂4处设置互通立交;另建德兴互通连接线 4. 236km、婺源互通连接线2.51km新建高速公路六开工日期2004年11月1日竣工日期交丁验收2006年11月19日 竣工验收2010年3月16日七批准概算1649844910 元竣工决算1559687098 元八工程建设主要内容1、 路线总长度35.16km,全线桥隧总长度 8342.47m,占路线总长度的23. 7%;2、 路基土石方总数量1842.751万m3,其中土方 697. 68万m3,石方1145. 071万m3,平均每公里52.41 万m3;3、 桥梁 6027.47/37 座,其中大桥 5057. 35m/21 座,中小桥970. 12m/16座;4、 隧道2311m/3座,其中分离式隧道1 039m/l 座,连拱隧道1272m/2座;5、 互通立交3处,分离式立交4处;6、 涵洞97道,通道55道;7、 沥青碇路面911942平方米;8、 停车区、收费站共5处。
九主要材料实际消耗钢材42673吨; 水泥248260吨; 沥青19356吨十实际征用土地数(亩)实际5917.7亩十一建设项冃工程质量鉴定结论2006年9月4日至2006年10月29 0,江西省 交通T程质量监督站根据交通部《公路T程竣(交) 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第3号)和部颁《公 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对 本项目各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T程合同段组织 进行了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出具了各合同段检测意见, 并向江西省交通厅提交了本项冃交工验收质量检测情 况报告,认为本项目各合同段T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满足交工验收条件2006年11月19 H,江西省交通厅景婺黄(常)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按照《公路T程竣(交)工 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第3号),对本项目 各合同段组织进行了交工验收,经交工验收委员会评 审确认,本项目各合同段工程质量合格,建设项目交 工验收工程质量项目综合评分为97. 05分,同意通过 交工验收2009年6月11 FI至26 R,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 监督站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对本项目竣工验收质量进行了复测,2009年12月完 成了本项目竣T验收质量鉴定工作,建设项目质量鉴 定得分为93.1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质量等级鉴定为 优良。
为了切实做好本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省交通运输 厅于2010年元月5 LI组织有关单位成立了本项目竣工 验收前期工作组,历时6天完成了对各参建单位预综 合评价等各项前期T作,为竣丁验收委员会提供了全 而、准确的基础资料十一建设项冃工程质量鉴定结论竣工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 单位的丁作报告、质量监督单位的工作报告和T程质 量鉴定报告、接养单位试运行情况报告、交工验收的 工作情况汇报和本项目竣工验收前期工作报告,审阅 了T程建设有关文件和竣T文件,对丁程全线进行了 实地查看经评议认为:白沙关(浙赣界)至婺源公 路项目路线线形较顺适,平纵组合较合理,经过3年 的通车试运营,路基稳定,路而较密实;桥梁结构物、 防护T程结构稳定;交通安全设施齐全,绿化效果良 好;项目档案较完整、规范、齐全;交工验收报告中 提出的问题、建议和通车试运营期间出现的问题得到 了有效处理和落实竣工验收委员会通过现场检查和审查竣工文件, 按照《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和《关于执行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有关事宜的通知》(交 公路发[2004] 446号)的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了评 分:建设项冃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为94. 38分,建 设项目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
十二对建设、设 计、施工、监 理单位的综 合评价经评议,竣工验收委员会认为本项冃竣工验收前 期工作组对本项目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工作预综 合评价结论公正、准确,同意其对各参建单位工作的 预综合评价意见对建设单位的综合评价:白沙关(浙赣界) 至婺源公路项目由江西省交通厅景婺黄(常)高速公 路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建设建设单位严格履行了国 家基本建设程序,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交通基本建设 “四项制度”要求组织实施,根据本项冃地处赣东北, 地形起伏大,植被茂盛,沿线桥隧多,工程地质条件 复杂等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总体建设计划、 阶段计划和控制措施,并在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针 对项目具体情况和特点,积极开展了隧道群施工若干 关键技术研究、隧道渗水病害的现场观测与防治技术 研究、沥青路面大厚度、大宽幅摊铺应用技术等课题 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勘 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延伸到施工管理全过程,推行 “阳光工程",确保了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正常有序 推进,T程进度、质量、造价、安全、廉政建设和环 保控制良好,实现了项目预期的建设目标二)对设计单位的综合评价:设计单位执行了 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遵循技术先进、工程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全面落实了 “安全、环保、 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
针对项目沿线山岭众多, 途经多处风景名胜区的特点,项目设计者突破传统理 念,灵活运用技术标准、指标,较好地体现了 “不破 坏就是最大的保护”思想,为实现项目建设与自然环 境、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 尝试一是以保护自然、追求环保最大化为首要目标, 追求最佳整体设计效果在整体设计中,贯彻“自然 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及“恢 复性设计”等先进的设计思路,让该项目与沿线自然 及人文环境和谐统一,真正实现了 “车在路上走,人 在画中游”的效果十二对建设、设 计、施工、监 理单位的综 合评价二是把动态优化设计作为打造典型示范工程理念 与实践的结合点,将其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 追求最佳动态设计效果在动态优化设计中,重点对 上边坡、互通区、服务区、隧道进出口等对周边环境 影响较大的部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优化设计,做到 “一坡一图、一隧一图、一房一图”三是注重设计 服务,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水平三)对施工单位的综合评价:施工单位认真组 织设备和人员进场,规范施工行为;在施T过程中, 贯彻了 “文明施T、安全牛:产、质量创优、环保出色、 友好和谐,,的总体要求,加强了施工组织管理,针对 项目特点制订了软基、大桥、隧道工程等专项施工方 案;坚持“多保护,少破坏,不留痕迹"的施T理念, 严格落实“三不五隐蔽”的要求,减少了水土流失和 生态环境破坏的隐患;坚持“边施工、边绿化、力求 自然”,在边坡施工中,创造条件尽量放缓边坡,取 消坡顶、坡脚以及端部的折角,采用贴近自然的圆弧 过渡,使边坡由常见的直线型变为仿山峦原貌的圆弧 型。
重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 采用新T艺、新技术,建立完善质保体系和相关制度, 实现了工程进度、安金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冃标,施工 质量符合设计耍求,较好地履行了施工合同(四)对监理单位的综合评价:监理单位按照招 标文件和施T监理规范,针对本项目施工难度大和环 保要求高的特点,认真制定了本项目监理计划、监理 实施细则和高填深挖、高墩施工、现浇箱梁、隧道施 丁、环境保护等专项施T监理方案并严格子以实施, 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强化了施工中各工序的 质量控制;推行“阳光计量”,较好履行了 “三控制 二管理一协调”的职责,为工程创优起到了积极的作 用十三建设项目管理综合评价及等级本项冃的建设对完善国道主干线网络,形成赣皖 浙沪旅游风光带和旅游经济圈,加速江西省社会经济 的发展,改善江西省的投资环境,实现江西在中部地 区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竣工验收委员会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 察看和认真评议,认为:白沙关(浙赣界)至婺源公 路项目的建设得到了交通运输部、江西省委、省政府 和省交通运输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项目建设之 初,该项冃创新思维,拓展思路,及时将典型示范工 程建设由景婺黄项目延仲到景婺黄(常)整个项目, 同步实施。
及吋将创建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的要求 延伸至项冃工程管理、工程施工全方位金过程;围绕 交通部确定的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的耍求,该项目 及时制定了《典型示范工程实施纲要》、《典型示范 工程施工环保T作要点》以及科学的项目总体建设计 划,为提升项冃建设水平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技术基 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层层 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了质量控制网络,强化质 量监管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消除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建设单位为工程建设 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一手抓T程建设,一手抓廉政建设,积极推进阳光工程、阳光计量,对工程 投资进行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积极开展科技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成果 项目建设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环保控制良好, 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该项冃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竣工决算通过 审计,项冃档案归档完整、规范,工程质量各项指标 符合设计要求,经过三年的通车试运营,路况良好, 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综合评分如下:项目建设管理综合评价得分:97.49分;项目设计T作综合评价得分:94.18分;项目监理T作综合评价得分:95. 35分;项目施工管理综合评价得分: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