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2、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练必修1.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7970215
  • 上传时间:2018-07-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第 1 1、、2 2、、3 3 节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实例和方式、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 1.(2017 年海南卷)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 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 H2O 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 H2O 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2.(2018 年湖南模拟)如下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 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 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 )3.某些细菌能生长在以乙醇(C2H5OH)或乙酸(CH3COOH)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科学家 测定这两种化合物穿过细菌细胞膜的速率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2转运速率(mol·min-1)碳源的浓度 (mmol·L-1)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0.1218 0.3646 1.020100 3.060150 10.0200182 A.这些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B.乙醇比乙酸进入细菌的速度快 C.乙酸穿过细胞膜可能需要载体蛋白 D.乙醇进入细菌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4.(2018 年江西南昌调研)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 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C.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能复原,说明细胞仍然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 NaCl 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5.(2017 年北京房山一模)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 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运输 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6.(2017 年江西十三校联考)下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 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 ATP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 7.(2017 年安徽阜阳月考)某实验小组做植物的无土栽培实验,按标准配制含各种无 机盐的完全培养液。

      在培养过程中,将植物的根系一直浸没在培养液中,并及时添加补充 培养液第一周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全株萎蔫, 继而死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第一周植物在完全培养液中既吸收无机盐也吸收水分 B.第二周采用通入空气的方法可以缓解缺少无机盐症状 C.植物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是因根细胞缺少相应的载体 D.第三周萎蔫可能是此时培养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 8.(2018 年河南诊断)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3B.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质壁分离现象可能不会再发生 C.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9.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 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3 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组别NaCl茉莉酸结果①+-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②++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③--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 NaCl 浓度为 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 10-3 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 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10.(2018 年浙江联考)下列有关膜蛋白和膜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膜蛋白具有催化功能 B.由磷脂组成的脂双层,两层间具有差异性 C.磷脂和膜蛋白都属于两性分子 D.膜蛋白比膜脂更容易移动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2018 年江西五校联考)下面是一实验装置图,甲、乙两个小室由一小孔相连通, 小孔上覆盖着一个双层磷脂分子薄膜在两室中分别插入电极,使离子做定向移动甲室 内盛 K+或 Na+溶液,乙室内盛水据图回答问题下列问题1)图一中,甲、乙两室中水面上升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实验中,甲室中的 K+进入乙室,说明加入的缬氨霉素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3)图三实验中,Na+不能进入乙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间接地说明了双层磷脂分子薄膜具有____________特点 12.(2017 年安徽合肥月考)下图 1 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 2 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 A、B、C、D 表示某些物质,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 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图 1图 2 (1)图 1 中表示的矿质离子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图 1 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 2 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______(填写字母)比正常细胞少。

      可以表示细胞吸收 O2和排出 CO2的方式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填写字母) (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他膜结构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 一定 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 O2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A BC D 13.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图 a 是发生 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 b 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图 c 是将另外一种植物 的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物质的量浓度为 0.3 mol/L 的蔗糖溶液和 0.5 mol/L 的尿素溶液 中,原生质层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 b c (1)图 a 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的分离后,后者的结构包括 ________(填序号)和________(填序号)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b 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 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 c 的 A、B、C 三曲线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_,表示在 0.3 mol/L 的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_试简要分析 B、C 两曲线存在差异的原因:B 曲线是在 0.5 mol/L 的尿素溶液中,细胞先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________能进入细胞, 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 曲线是由于________不能进入细胞,因此质壁分 离后细胞不能发生自动复原第第 1 1、、2 2、、3 3 节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方式、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B 解析:具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A 正确;质壁分离过程中,细 胞在失水,此时,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B 错误;水分子跨膜的 方式是自由扩散,C 正确;细胞壁是全透的,甲物质和 H2O 能自由通过,D 正确 2.C 解析: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加入的是蔗糖溶液,而烧杯内为蒸馏水,存在浓度差, 发生渗透作用,水分子向漏斗内部扩散较多,则漏斗内液面上升;一段时间后,向漏斗中 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将蔗糖水解成单糖,摩尔浓度增大,使得液面继续上升,而后随着 单糖逐渐进入烧杯,漏斗内溶液浓度下降,液面下降,最终漏斗中加入的蔗糖酶维持着一 定的液面高度差。

      3.B 解析:细菌以乙醇或乙酸(有机物)为唯一碳源,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A 正 确;碳源的浓度在 0.1~3.0 mmol·L-1时,乙醇比乙酸进入细菌的速度慢,浓度为 10 mmol·L-1时,乙醇比乙酸进入细菌的速度快,B 错误;浓度在 3~10 mmol·L-1之间,乙 酸运输速率受浓度影响小,可能受膜上的载体数量限制,C 正确;乙醇运输速率与浓度成 正比,可推测乙醇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转运,D 正确 4.D 解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高浓度的 NaCl 溶液中也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引 起质壁分离,D 项错误 5.C 解析:胞吞与胞吐均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胞吞与胞吐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 选择透过性;Na+、K+等无机盐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图中为胞吞;受体介导 的胞吞过程消耗能量,且依赖细胞识别来实现 6.D 解析:根据图示分析,甲侧 Na+浓度高于乙侧,所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 胞内;从图中可以看出,Na+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被动运输,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主动 运输;图示中葡萄糖的运输没有 ATP 参与,是协助扩散,而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 散 7.C 8.D 解析: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即达到 水分子的进出的动态平衡,A 正确;只有活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B 正确;在逐渐发生质 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 正确;血糖浓度 升高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D 错误。

      9.C 解析:实验中 NaCl 和茉莉酸是自变量,细胞正常与否及有无质壁分离是因变量; 通过实验①②对照知道茉莉酸对 NaCl 引起的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10.D 解析:生物膜中有些膜蛋白具有催化功能,使得一些生化反应可在相应的生物 膜上进行,A 正确;由磷脂组成的脂双层,两层间具有差异性,B 正确;组成生物膜的磷脂 和膜蛋白都属于两性分子,C 正确;生物膜成分中的膜脂比膜蛋白更容易移动,D 错误 11.(1)甲 单位时间内乙中的水分子通过膜扩散到甲比甲扩散到乙的多 (2)载体 (3)载体具有专一性 (4)选择透过性 解析:图一实验,不加缬氨霉素,K+不能通过,这时水通过自由扩散通过膜,单位时6间内乙中通过膜扩散到甲的水分子比甲扩散到乙的多,导致甲室中水面上升;图二实验, 加入缬氨霉素,K+从甲室运输到乙室;图三实验,加入缬氨霉素,Na+不能从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