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5页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8)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具 有博士硕士授予权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以研究信号与信息的处理为主体,包含信息获取、 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的处理,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与国防的备个领域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有博士生 导师15名、教授20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及学科领域内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丰 硕成果木学科总体上处于该领域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方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信号与 信息处理学科拥有较先进的设备与实验条件,随看“211”工程的建设,科研实验条件将不 断改善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稈、仪器科 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培养目标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掌 握电了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相关 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和教学工作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徳,较熟练掌握一门 外语,能在学科领域中查找文献资料,能确定白己的研究领域,撰写发表于期刊的木专业论 文,在学术会议中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能够合理安排研究项目时间进度,能够应用所学知 识成功完成同类学科中的项目。
二、 研究方向1.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2.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 3•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4•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 5.图像传输处理 6.数字视频与音频技术7.非合作信号处理技术三、 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全口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提前完成硕士学业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 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中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四、 学分与课程学习基本要求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3个学分,其中课稈总学分不低于24学分(学位课、非学位选修课), 必修环节不低于9学分课程学分中,学位课不低于15学分,公共基础课必修,基础课至 少选修一门;必修环节中,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6学分,其他必修环节不低于3学分允许 在导师指导下、在相近学科门类与专业领域Z间跨学科选修1〜2门学位课作为木学科的学 位课针对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出的实验课稈,可根据专业需要、进行跨学院跨专业领域选修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 至少自学补修木专业本科核心课程2门,通过考试,但不计学分;通过者方可选修专业课研究生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选课导师指导研究生自学与研究课题 有关的专业知识,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学分。
校外导师参与课程学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五、课程设置全口制硕士专业学位课稈划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教学环节、必修环节四部分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 时学 分开课学 期考核方 式备注学 位 课公共 基础课160050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 究3621考试13005001硕士生英语阅读与翻译602考试13005002硕士生英语听说与写作301考试基础课20005001随机过程及应用6031考试10005001矩阵理论6031考试专业 基础课02045001信号理论及应用4021考试20006001信号检测与估计4021考试02046001B适应信号处理4022考试02046006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算法6032考试02046003图像处理及应用4021考试非 学 位 选 修 课专业 选修课02045002软件无线电技术402202045003数字视频技术402202045004GPS理论与应用201102066002雷达与电子对抗系统4021考查02066003基于FPGA的数字系统设计402202066004嵌入式系统402202066009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处理4021H他 选修课16005005白然辨证法1812公共选修课实验课程前沿知识讲座跨专业领域或跨学科相关课必 修 环 节实践教 学环节实践教学课程6另行统 一公布其他要求工程设计、基地实训等其它环 节详见后面第“六”点说明3跨学科专 业考生补 修本科核 心课程随机信号分析不计学分数字信号处理雷达原理/信息对抗原理射频电子线路六、 必修环节全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包含四大部分,主要内容有:1. 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全LI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工程实践上重要的特色培养环节,实 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实践教学环节共6个学分,可通过实 践教学课程、工程设计、基地实训、认证考试等方式完成实践教学课稈主要指突出工程实践训练的实验课程,由各学院相关领域提供,研究生院 汇总后向全校全口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布,全校可通选,完成者取得相应学分进行工程设计考,导师负责审核把关,通过者可获取1・2个学分完成基地实训者,要求提交实训实习总结报告,实训单位就学生提供的实习报告给予相 关支撑书面材料证明,导师审核通过者,根据实际实习时间,可获取2・3个学分基地实训 企业包含与我校签约的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内外的实训基地等知名企业认证考试:通过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审核的知名企业的认证考试,并获得证书者, 可获得相应学分2. 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素质教育公选课可以三选一,完成后获得1学分1) 教学实践(课稈编号:00()06001,学时40):主要是面对木科生的教学工作, 如在导师指导下讲授部分习题课、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量不少于 40学时完成工作量后由导师给出评语,学院给予书面证明,报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 得1学分2) 社会实践(课程编号:00006002):主要指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 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或参与一些工稈项目,写出总结报告,同时实习或调查单位提供 书曲证明,报所在学院备案。
完成者获得1学分3) 素质教冇公选课(课程编号:00005XXX):开课目的是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教 育,研究生可选修一门,考核通过后获I个学分3. 学术活动(课程编号:00006003, 1个学分):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要求硕 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十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有举办学术单位的公章为依据,报所在学 院备案,完成后获得1学分4. 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阅读综述(课程编号:00006004, 1个学分):指研究生在学 位论文开题Z前,阅读本学科前沿国内外文献20篇以上,外文文献10篇以上,写出4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附上不少于1000字的英文摘要;综述报告应提出值得研究和解决 的学术或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开题报告,完成者获得1学分七、 学位论文(一) 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木要求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应用课题或现实课题,强调研究生在掌握木领域基础知识 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或实现工程应用,表明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对科技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价值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 学位论文丁•作,校外导师参与论文环节的指导工作。
1.开题报告(1) 开题报告时问硕士生在确定选题,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应在入学的第三学 期末Z前,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末Z前完成开题报告2) 开题报告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 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木学科及相近学科3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 组,并作出考评意见3) 开题报告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 时完成《开题报告表》,交学院研究生科保存,以备检杏4) 若开题报告没能通过,在导师的指导下3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2次开题报 告不过者,应终止硕士生的学业5) 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6) 论文开题通过1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 论文工作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按时完成学位论文T•作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可采用应用基础 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多种形式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研究生 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校内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一次向导师汇报T作进展, 按时完成相应工作3. 学位论文的撰写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耍求,独立完成学位论 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三)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 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