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重庆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5页2024届重庆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Al3+、SO、H+ B.NH、Cu2+、Cl-、OH-C.H+、Na+、HCO、Cl- D.Ag+、Na+、NO、Cl-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l2 + H2O = HCl + HClO B.Fe + CuSO4 = FeSO4 + CuC.2NaHCO 3 Na2CO3 + H2O + CO2 D.Cl2 + 2FeCl2 = 3FeCl33、在2FeBr2+3Cl2===2FeCl3+2Br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A.Fe B.Br C.Fe和Br D.Cl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干燥木棍不导电,但潮湿木棍导电,说明水的导电能力非常强B.熔融的KNO3能导电,所以KNO3是电解质C.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NaOH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5、需在容量瓶上标出的是下列中的:①浓度 ②温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6、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①Ca(ClO)2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②Fe2O3可用作红色涂料③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和杀菌消毒 ④液氨可用作制冷剂⑤Na2O2可用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⑥H2O2可用作绿色氧化剂⑦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馒头 ⑧钠失火后可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A.①③⑦⑧ B.①②⑦⑧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溶于水且显酸性B.SiO2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与任何酸反应D.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向其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凝胶状固体析出8、下列各图中能较长时间看到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C.p(H2)>p(O2)>p(Ne) D.p(H2)>p(Ne)>p(O2)10、下列气体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H3 B.NO2 C.NO D.Cl211、120 mL浓度为1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100 mL浓度为0.4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在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A.+3 B.+1 C.+4 D.+21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13、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3Cl2+6KOH=5KCl+KClO3+3H2OB.CuO+H2Cu+H2OC.2KMnO4K2MnO4+MnO2+O2↑D.2AgNO3+BaCl2=2AgCl↓+Ba(NO3)214、想一想陶瓷、玻璃、水泥三个词为什么归纳在一起,然后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与它们同类的一个( )A.光导纤维 B.有机玻璃 C.人造纤维 D.铝合金15、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碳酸氢钠 B.碱式碳酸铜C.氯化钠 D.碳酸钠16、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刚玉——Al2O3 B.干冰——CO2C.小苏打——NaHCO3 D.烧碱——Na2CO3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CuO B.Al2O3 C.Fe2O3 D.SiO218、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Al→Al2O3→Al(OH)3→AlCl3 B.Na→NaOH→Na2CO3→NaClC.Mg→MgCl2→Mg(OH)2→MgSO4 D.Fe→FeCl2→Fe(OH)2→Fe(OH)319、为了使硫酸溶液导电性几乎降低为零,应加入适量的A.NaOH B.Na2CO3 C.BaCl2 D.Ba(OH)220、对1 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有1 mol 硫酸钠B.1 L溶液中含有142 g 硫酸钠C.1 mol 硫酸钠溶于1 L水D.从1 L溶液中取出500 mL,剩余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121、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 )A.、Cl﹣ B.、Cl﹣ C.、 D.OH﹣、2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Fe3O4溶于足量稀HNO3:Fe3O4+8H+=Fe2++2Fe3++4H2OB.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C.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的反应:Fe3++3H2O3H++Fe(OH)3D.将0.2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3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4、(12分)如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C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8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3)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通气后B、D两个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D:________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配制100 mL0.020mol/L KMnO4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中有两步操作不正确,它们是_____和_____ (填序号)2)操作⑤图示中的两种仪器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_(填名称)3)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27、(12分)为确认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请据此回答:(1)若锥形瓶A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其化学式为__2)装置B所盛的试剂是__,其作用是__3)装置C所盛试剂溶质的化学式是__。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4)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酸性__>__>__28、(14分)非金属单质A经过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①D的化学式是___②在工业生产中气体B大量排放后,被雨水吸收形成了污染环境的___2)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①A的化学式是___;C的化学式是___②在常温下D的浓溶液可与铜反应并生成气体C,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9、(10分)A是用途最广的金属,B、C是两种常见气体单质,E溶液为常见强酸,D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F的化学名称:____2)写出第②步C在B中燃烧的反应现象:____3)写出第④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4)F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A. K+、Al3+、SO、H+等几种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故A组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B. NH、Cu2+均能与OH-发生离子反应,分别生成一水合氨、氢氧化铜沉淀,故B组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C. H+和HCO能发生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故C组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D. Ag+、Cl-能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D组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答案选A2、C【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可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A项,反应物中有单质,生成物中都是化合物,一定有化合价变化,A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C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试题难度不大,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判断物质的性质,平日学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快速判断3、C【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失去电子的元素,即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上述反应中,Fe从+2价升高到+3价,Br从-1价升高到0价,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Fe和Br,选C4、B【解析】A. 水属于弱电解质,水的导电能力极弱,故A错误;B. KNO3属于化合物,熔融的KNO3能导电,说明KNO3属于电解质,故B正确;C. 铜丝、石墨属于单质,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