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教材]名师优秀教案.doc
89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教材]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所带的九年级(6 )、(7 )、(17 )班共有学生 人,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探究,而且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1—17章,主要是力、机械和运动能量、质量和密度等现象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四(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电、磁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六(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七(课时计划与安排: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进度计划(草案) 周 章 各节内容 课时 十、多彩的物质世界 1 1.宇宙和微观世界 1 2.质量 1 3.密度 2 2 4.测量物质的密度 1 十一、运动和力 1.运动的描述 1 2.运动的快慢 2 3 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 4.力 2 5.牛顿第一定律 1 4 6.二力平衡 2 章节复习 2 国庆节 5 阶段测试 十二、力和简单机械 6 1.弹力 弹簧测力计 1 2.重力 2 7 3.摩擦力 2 4.杠杆 2 8 5.其它简单机械 1 十三、压强和浮力 1.压强 2 9 2.液体压强 2 3.大气压强 1 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1 系 10 5.浮力6.浮力的应用 3 期中考试 试卷评讲 11 2 十四、功和机械能 12 1.功 2 2.机械效率 2 13 3.功率 2 4.动能和势能 2 14 5.机械能及其转化 2 章节复习 2 十五、热和能 15 1.分子热运动 1 2.内能 1 3.比热容 2 阶段测试 16 4.热机 2 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 十六、能源与可持续发17 1.能源家族 1 展 2.核能 1 3.太阳能 1 4.能源革命、5.能源与可1 持续发展 复习备考 18 4 复习备考 19 4 复习备考 20 4 期21 期末考试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人类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宇宙浩瀚无边,有无穷的秘密等着我们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交流能力,想像能力( 强调地球只是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一,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强调银河系很大,穿过也要十万年的时间(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1,强调宇宙很大(物质是运动的,举例 (包括化学生物方面的运 动),强调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初步建立学生的物质世界观( 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举例:分糖、分醋(着重帮助学生构建分子的物理模型和概念(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概括能力( 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推测原因(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阅读课本,对“任何物质都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进行讨论,参照图10(1—3思考( 思考:水、冰、水蒸气都是由什么分子组成,为什么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阅读课本,学生描述插图10(1—6中的类比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用分子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宏观均区别是由于微观结构不同造成的(知道水的态变化的特殊之处 四、原子结构 抓住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这一特点展开,质子和中子能在太阳系中找到对应结构吗?突出物理学的对称美 随着老师对原子结构的介绍,思考它的哪些部分跟太阳系相对应(用乒乓球模拟原子的结构提出问题:纳米指的是什么?纳米技术又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与纳米有关的事物(了解前沿科技发展状态 了解纳米技术(知道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了解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 小 结: 板书设计: 第十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 质原有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三、原子结构 纳米及纳米技术 第二节 质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 ?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
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新课教学 1( 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 质量的单位 (1) 国际单位:千克(kg) (2)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 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 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 (2)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3) 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A(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B( 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教师强调: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取砝码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