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肠道菌群在IBS发病作用中的研究进展.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8361046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1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肠道菌群在IBS发病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伴大便频率或性状改变为特征IBS患病率很高,但因至今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治愈率很低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在IB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人肠道菌群数量庞大,对人的生命活动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人类的许多生理功能的成熟和发挥以及很多疾病发生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研究证实JBS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紊乱,其代谢产物也随之变化因此,肠道菌群可能是IBS发病的一个原因和可能的治疗靶点IBS流行情况IBS在全球有非常高的患病率,各研究报道的数据因研究开展的地点、时间和采用的诊断标准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最低为1%左右,最高可达20%IBS患病率受到经济、文化和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患病率在10%-20%之间,而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则相对较低对于在中国社区人群中开展的横断面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国人IBS平均患病率约为6.5%女性和青壮年更容易患IBS,而肠道感染史是患IBS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预测因素,精神障碍也在IBS的发病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IBS发病机制IBS的具体发病机制不甚明了。

      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关于IBS发病机制的假说,包括内脏高敏感、肠道动力异常、精神障碍、脑-肠肽分泌异常、肠粘膜低度炎症、食物不耐受等人的肠道中定植了数量惊人的细菌,其基因总数约为人体基因数量的150 倍如此巨大的数量使其对人的生命活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肠道菌群可以帮助人分解无法消化的食物为人提供额外的营养素和抵抗病原菌的入侵近十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机体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等生理功能的成熟和发挥有重要作用,菌群结构紊乱则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肥胖、肠易激 征等疾病研究发现,IBS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健康对照相比明显发生了变化IBS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通常较健康对照减少,但直肠粘膜每毫米直肠上皮的细菌数量明显比健康对照者多IBS-D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属较IBS-C患者和健康对照数量减少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是肠道内的益生菌,在IBS患者的肠粘膜上这两类菌属的细菌都减少,而它们在肠道中的含量与每天大便的最大量呈负相关Jeffery等对37个IBS患者和20个IBS患者粪便中厚壁菌门数量很多,而拟杆菌门细菌数量减少这种细菌数量的变化与患者的临床特点,如结肠传输速度、腹胀程度、是否有抑郁以及生活质量等有关联,与IBS亚型无明显相关性。

      但仍有15个IBS患者粪便菌群跟健康对照没有明显差异肠道菌群导致IBS的机制可能是肠道菌群和其代谢产物能调节肠粘膜炎症、肠道运动感觉功能以及脑-肠轴的相关作用有关一方面,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可能是内脏敏感性的増高的一个原因研究发现,将结构紊乱的IBS患者的粪便1群移植给大鼠可以増加大鼠的内脏敏感性,而抗生素和益生菌治疗,降低IBS患者内脏敏感性,改善IBS患者的症状t匕如利福昔明--治疗IBS的有效抗生素,在降低内脏敏感性的同时就伴有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的主要 代谢产物之一,短链脂肪酸可促进5-羟色氨(5-HT)分泌,増强结肠收缩,加 快结肠传输速度;便秘型IBS患者的肠道动力经益生菌治疗得到显著改善此外, 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成熟必须有肠道菌群的的存在,无菌条件下肠道固有免疫识别受体的表达也受到影响肠道菌群可以与脑-肠轴功能相互作用,影响情绪和行为所以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导致IB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原因之一,或者是精神障碍导致IBS发病的原因之一在无菌条件下,小鼠大脑突触素和突触后致密物质(PSD-95 )的表达明显増高,小鼠的神经兴奋性会升高,而焦虑行为会减轻如果在早期给无菌 小鼠定植无特定病原菌(SPF )小鼠的正常肠道菌群,上述的这些异常变化就不再出现。

      三、IBS的诊断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因缺乏客观的标志物,现行的诊断仍然为排除诊断疑阵IBS的患者需要接受一些排除肠道感染性、器质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才能诊断为IBS其中一些疾病,例如乳縻泻、显微镜下结肠炎、炎症性肠病、胆汁酸吸收不良、结直肠癌等需要借助特殊检查或结肠镜检查才能确诊目前还无充分证据显示肠道菌群检测可以帮助诊断IBS,但有研究证实IBS患者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且粪便SCFA浓度高的IBS患者的腹部症状和精神量表的得分也明显高于粪便SCFA的IBS患者这提示菌群的代谢产物或许可以帮助诊断IBS四、IBS的治疗因缺乏对IBS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充分认识,目前针对IBS的治疗都为对症治疗比如痉挛、调节动力、止泻、促排便、调节肠道菌群等饮食是引起IBS症状产生的一个因素,对IBS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能缓解部分IBS患者的症状对存在食物过敏的患者,减少其对过敏食物的摄入可以缓解症状食物不耐受对IBS症状的产生更为重要,比如麦胶蛋白和低酵解单糖、双糖、寡糖和多元醇(FODMAPs ),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能有效缓解IBS患者的症状饮食调整也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起效。

      调节肠道菌群在治疗IBS方面很有前景,现在使用的手段包括:益生菌和抗生素益生菌在治疗IBS方面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肠粘膜炎症水平、促进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增强上皮屏障功能等但目前的研究使用的菌株和剂量不尽一致,因此具体何种菌株对何种症状有效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可吸收抗生素利福昔明是一种很好的治疗IBS的药物利福昔明的作用机 制和益生菌相似与其他抗生素相比,利福昔明安全性更好,而且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更小另外,最近有研究提示运动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加上其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其他生理功能,或许是较好的治疗IBS的辅助治疗方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