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作物育种学章节重点与难点.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3306426
  • 上传时间:2024-02-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50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作物育种学章节重点与难点 目 录绪论 ……………………………………………………………… 01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01 第二章:育种目标………………………………………………… 03 第三章:种质资源………………………………………………… 04 第四章:引种和选择育种………………………………………… 05 第五章:杂交育种………………………………………………… 07 第六章:回交育种………………………………………………… 10 第七章:诱变育种………………………………………………… 12 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 12 第九章:倍性育种………………………………………………… 14 第十章:杂种优势的应用………………………………………… 15 第十一章:雄性不育性及杂交制种……………………………… 18 第十二章:抗病虫育种…………………………………………… 19 第十三章:抗逆性育种…………………………………………… 20 第十四章: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21 第十五章:细胞工程……………………………………………… 22 第十六章:基因工程……………………………………………… 23 第十七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24 第十八章:品种的审定和推广…………………………………… 28 绪论 育种学: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品种: 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特征特性: 1:遗传上的相对稳定性 2:形态上的整齐一致性 3:有别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 4:一定的生态适应性 如何识别不同的品种? 1:外部形态性状:株高、株形、颜色、籽粒 2:内在的遗传物质:Protein DNA 优良品种在农业上的作用? 1:提高产量 2:改善品质 3:增强抗性 4:扩大栽种地区 5;改革耕作制度 6:促进农业机械化 品种的合理利用? 1: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因地制宜地种植良种 2:良种良法相结合 3: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与合理搭配 4:注意优良品种的防杂保纯和良种良繁工作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名词: 1.有性繁殖:指通过雌雄性细胞相互结合而繁殖后代的方式为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由雌配子(卵细胞)和雄配子(精细胞)相互结合(即受精)产生后代 2.无性繁殖: 3.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4.异花授粉: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5.常异花授粉: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

      通常以自花授粉为主,又常常发生异花授粉,介于典型的两者之间 6.自交不亲和性:某些作物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但自交不结实或结实极少的特性 7. 雄性不育性:植株的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思考题: 1.不同授粉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及育种方法? 一:自花授粉作物: 遗传特点: 1:个体基因型纯合 2:群体内基因型单一 3:群体内个体之间表现型整齐一致 4:遗传稳定 育种与良繁方法: 1:利用自然变异和异交----选择育种 2:杂交育种 3:杂优利用,不易去雄 4:良繁时适当隔离 二:异花授粉作物 遗传特点: 在长期自由授粉的条件下,其品种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1:个体基因型杂合 2:群体内基因型复杂 3:群体内个体之间表现型不一致 4:遗传不稳定,自交衰退 育种与良繁方法: 育种方法:杂优利用 良繁方法:严格隔离,防止混杂 三:常异花授粉作物: 遗传特点: 1:群体内多数个体的基因型纯合,少数杂合 2:群体内遗传基础复杂 3:自交衰退不明显 育种与良繁方法 1:选择育种 2:杂交育种 3:杂优利用 4:良繁时隔离种植。

      2. 如何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 确定授粉方式的方法: (一):根据 构造、开花习性等 (二):人工自交观察衰退情况 (三):测定异交率: 一:父本---显性标志性状,母本---相应隐性性状 二:父母本间行种植或父本种在母本周围 三:收母本植株种子,播种,统计;天然异交率=(F1 中显性性状个体数/F1 总个体数)*100% 自然异交率在 4%以下的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 50%--100%的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 4%--50%之间的是常异花授粉作物 3.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自交的遗传效应 1:纯合基因型,使杂合的基因型趋向纯合 2:性状分离,杂合基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自交衰退:杂合基因型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衰退的现象,表现为:生长势下降、繁殖力抗逆性减弱、产量降低等 异交的遗传效应 1: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 2:增强后代的生活力:异交使后代的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等方面增强和产量提高,称为杂种优势 4. 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含义? 一:自交系品种 是指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株群体。

      特点:1:基因型纯合 2:可以重复利用 二:杂交种品种 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 F1 植株群体 三:群体品种 指由基因型不同的植株组成的个体群 1: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 2: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 3: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 4:多系品种 四:无性系品种 指经过无性繁殖而形成的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基因型由母体决定,个体内基因型杂合或纯合,个体间一致 5. 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一:自交系品种的育种特点 自交系品种是由同一群同质的和纯合的基因型植株组成,严格讲是来自一株优良纯合基因型植株的后代,故育种上采用: 1:自花授粉结合单株选择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 2:在性状分离和遗传变异丰富的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 二:杂交种品种的育种特点 自交系间杂交种优势最强 1:杂交种品种的育种包括两个步骤:自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 2:必须进行自交系及自交系间的配合力测定 三:群体品种的育种特点 群体品种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创建和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多样性,故在育种上具有以下特点: 1:对后代群体一般不进行单株选择 2:保持较大的随机样本群体 在多代自由授粉下逐步打破连续,积累有利的基因改良群体。

      自由授粉+较大的群体) 四:无性系品种的育种特点 利用有性杂交产生杂优,利用无性繁殖固定杂优 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基因型由母体决定,个体内基因型杂合或纯合,个体间一致 育种特点: 利用有性杂交产生杂优,利用无性繁殖固定杂优 第二章:育种目标 名词: 育种目标: 就是对所要选育的品种的 要求明确选育具有那些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是选育品种的计划,是蓝图是关键 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育种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制定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第一步,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 高光效育种: 以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为目标的遗传改良狭义:生理育种 以提高光合效率为目标 广义:高光效+株型育种 高光效品种的生理特征有光补偿点低,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少,光合运转率高,对光不敏感等 形态特征有矮杆抗倒,叶片上举,色深,着生合理,相互遮光少,绿叶时间长等高光效育种就是根据这些特征性进行选择的 问题: 1: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 一:抓当地生产的主要问题 二:着眼当前、顾及发展 三:育种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性状上 四:考虑品种合理搭配 2: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 一:高产 (一):产量因素的合理组合 (二):合理的源库关系 (三):合理株型:矮化育种 (四):经济系数 (五):高光效:高光效育种 二:优质 三:稳产 1:抗病虫品种是防止病虫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抗逆性:抗寒、抗旱、耐湿、耐盐碱 3:抗除草剂、化感作用等。

      四:适应机械化 要求品种株型紧凑,杆硬不倒,生长整齐,株高一致,穗、荚、铃部位集中,成熟度一致,不裂荚,不落粒 第三章:种质资源 名词: 1:种质资源:指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2:起源中心:有两个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又名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化中心 3:初生中心:最原始的起源地 4:次生中心: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地扩展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形成次生起源中心 5:原生生物:人类有目的驯化的作物 6:次生生物:非人类有目的的驯化的作物 7:初级基因库:亲缘关系近,杂交可育 8:次级基因库:亲缘关系较远,有杂交不育或不实 9:三级基因库:亲缘关系更院,杂交不育或不实现象严重 问题: 1:简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一: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资基础,是实现新的育种目标的保证 二:特殊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2: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 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又名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化中心 2:最原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地扩展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形成次生起源中心 3:同一来源的变异类型具有相似的性状 4:根据驯化的来源,作物可分为原生作物和次生作物 3:保存种质资源的主要方法 1:种植保存: 2:贮藏保存:A:干燥器 B:利用自然条件 C:品种资源库 3:试管保存:利用植物细胞的遗传全能性 4:简述种质资源的类别 一:根据亲缘关系分 1:初级基因库 2:次级基因库 3:三级基因库 二:按来源分 1:本地种质资源 2:外地种质资源 3:野生种质资源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5: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利用价值 按来源分 1:本地种质资源:特点:具有高度的地区适应性 利用:过去可直接用于生产,现在作为育种材料 2:外地种质资源:特点: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对本地生态条件的不完全适应性 利用:多数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 部分可直接用于生产 3:野生种质资源:特点:整体性状的不良性和个别性状的特异性 利用:间接利用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特点:特殊的优良性状 利用:间接利用 6:指出下列作物的起源中心: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甘薯 小麦: 玉米: 水稻: 棉花: 大豆: 甘薯: 第四章:引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