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工程课件.ppt
80页第一章 制冷基本知识冷热源工程 一、制冷发展简史我国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了用冰的 历史据《艺文志》记载:“大秦国有五宫殿 ,以水晶位柱拱,称水晶宫,内实以冰,遇 夏开放”这是我国最早的空调房间希腊人和罗马人早已知道建造地下雪窖 ,储藏压实的雪印度人、埃及人把水放在 浅的多孔陶器内,夜间放于地下洞穴中,利 用水蒸发冷却空气 1.1 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 1.1.1 概 述1834年美国人波尔金斯(Perkins) 制成第一台用乙醚为工质的制冷机;1844年美国医生高里(Gorrie)用 封闭循环的空气制冷机为发烧病人建立 了一座空调站威廉·西门斯(William Siemens)在空气制冷机中确立了回热器 原理1860年法国人卡列(Carre)发明 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到1874年林德(Linde)设计成功氨 制冷机,被公认为制冷机的始祖,这些都 对制冷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1913年美国工程师拉森(Lnvsen) 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手操纵家用电冰箱;1918年美国开尔文纳特(Kelvinator )公司首次在市场上推出自动电冰箱; 1926年美国通用(G.E.)公司经过 11年的试验,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全 封闭式制冷系统的自动电冰箱,1927年 家用吸收式冰箱问世。
目前全国生产制冷设备的厂家有近 100家,生产空调设备的厂家有近200家 自1989年来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20% 左右目前我国制冷空调行业产值约占全球 总量的12%以上,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 的第三大制冷空调生产国我国电冰箱、家用空调器产量已居世 界第一位,分别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和 16%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产量居世界第 二位我国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上均 有很大提高,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日 益缩小,有的产品已达到世界同类产品 的先进水平二十多年来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背景下,面对加入WTO的挑战和竞争, 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制冷空调行业要同心协力,加强联 合,调整产品结构,注重科研技术开发 ,创造中国的国际名牌产品,逐步形成 规模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使中国真 正成为制冷空调强国 二、制冷的方法及分类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绝大多数 的方法是物理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制 冷方法有以下几种:1、相变制冷液体转变为气体、固体转变为液体、 固体转变为气体都要吸收潜热,可以利 用这个现象来实现制冷1)融化制冷 图1-1 利用冰融化制冷(2)气化制冷 图1-2 利用 液体气化 的制冷装 置(3)升华制冷 利用固体升华的吸热效应来实现制 冷的方法。
例如干冰(固体CO2 )在1标 准大气压下升华要吸收573.6kJ/kg的升 华潜热,升华时的温度维持在-78.9℃ 目前干冰制冷常被用在人工降雨和医疗 中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一定状态的气体通过节流阀或膨胀 机绝热膨胀时,它的温度降低,从而达 到制冷的目的气体绝热节流是通过节 流阀来实现的气体经过阀门时,流速 大、时间短,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可以近似地看成绝热过程根据稳定 流动能量方程,气体绝热节流后焓值不 变 对于实际气体,焓值是温度、压 力的函数,节流后的温度将发生变化 这一现象称焦耳-汤姆逊效应有些 气体,如空气、氧、氮、二氧化碳, 在常温下节流后温度下降,可以用来 制冷气体绝热节流膨胀常用于气体 液化、气体分离 3、温差电制冷图1-3 温差电制冷利用物理现象的制冷方法很多,还 有绝热放气制冷、涡流管制冷、绝热退 磁制冷、氦稀释制冷等 制冷技术的分类:1、普通制冷(普冷):低于环境温 度至-100℃(173K)冷库制冷技术 和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这一类2、深度制冷(深冷):-100℃( 173K)至-200℃(73K)空气分离 的工艺用制冷技术属于这一类3、低温制冷(低温):-200℃( 73K)至-268.95℃(4.2K)。
4.2K是 液氦的沸点4、极低温制冷(极低温):低于 4.2K1.1.2 有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发地从 低温环境传向高温环境要实现这种逆向传热 过程,必须要伴随一个补偿过程使整个孤立系 统的熵增等于或大于零蒸气压缩式制冷就是 以消耗机械能作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工质的 状态变化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环境(通常是空 调房间、冷库等)不断地传给温度较高的环境 (通常是自然界的水或空气)中去逆卡诺循 环由两个可逆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 成,循环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该循环过程的示 意图和T-s图如图1-4所示 图1-4 逆卡诺循环(a)工作流程;(b)理想循环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被冷却物 体中吸取的热量(即制冷量)与所消耗 的机械功之比称为制冷系数,用 表示 它是评价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之一 在逆卡诺循环中:(1-1) 此外,逆卡诺循环也可用来获得供 热效果,例如冬季将大气环境作为低温 热源,将供热房间作为高温热源进行供 热这样工作的装置称为热泵,也就是 向泵那样把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至高位 热源 (1-2) 1.1.3 有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环实际上,制冷剂在吸热过程中 ,它的温度总是低于被冷却物体的 温度;在放热过程中,它的温度总 是高于环境介质温度。
具有恒定传 热温差的逆卡诺循环的T-s图如图1 -5所示 图1-5 具有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环有温差传热时,循环所消耗的功 比无温差传热时多消耗功 因此有温差传热时的制冷系数小于 无温差传热时的制冷系数,即由此可见,无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 环是具有恒温热源时的理想循环,在给 定的相同温度条件下,它具有最大的制 冷系数实际的逆向循环具有外部和内部的 不可逆损失,其不可逆程度用热力完善 度来衡量 (1-3) 值越接近于1,说明实际 循环越接 近可逆循环,不可逆循环损 失越小,经 济性越好只有采用加以比较才是有意义的 例1.1,1.21.1.4 具有变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 劳伦兹循环在制冷循环实际工作时,有时会遇 到热源的温度是变化的例如,利用 窗式空调器向房间供冷时,随着时间 的延续,房间温度会降低考察如图1- 6所示的劳伦兹循环 为了达到变温条件下耗功最小的目的, 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应为12341,让制冷剂在 吸、放热过程中其温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做到制冷剂与热源之间的热交换过程为无温 差传热,不存在不可逆换热损失1-2和3-4 过程仍分别为可逆绝热压缩和可逆绝热膨胀 过程这样,1-2-3-4循环为一个变温条件下 的可逆逆向循环—劳伦兹循环。
实现这一循 环所消耗的功为最小,制冷系数达到给定条 件下的最大值随着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应用逐渐 增多,可以寻找到某些非共沸混合制冷 剂,使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与热源之间的 换热温差比单一制冷剂循环更小,因而 可以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1.2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2.1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工程上采用最多的是蒸气压缩式制冷 循环液态制冷剂由饱和液体气化成蒸 气时要吸收热量(潜热)气化时的压 力不同,其液体的饱和温度(沸点)不 同,气化潜热的数值也不同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均由节流机构 (如节流阀、膨胀阀、毛细管等)代替 膨胀机 若压缩机吸入的是湿蒸气,在压缩 过程中必然产生湿压缩湿压缩会引起 种种不良后果,严重时甚至毁坏压缩机 ,在实际运行中应严禁发生 1.2.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压焓 图和温熵图上的表示1、压焓图2、制冷循环在温熵图和压焓图上的表示 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是指离 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工质为蒸 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 入节流阀的液体是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 体;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为等熵压缩;制 冷工质的冷凝温度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 ;制冷工质的蒸发温度等于被冷却物体 的温度;系统管路中无任何损失,压力 降仅在节流膨胀过程中产生。
1.2.3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 热力计算热力计算的主要内容有:单位质量 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功、 冷凝器单位热负荷、制冷系数、热力 完善度等 1、单位质量制冷量它表示每kg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完成 一次循环所制取的制冷量,等于制冷 剂进出蒸发器时的焓差kJ/kg) (1- 4 )(kJ/kg) (1- 5 )2、单位容积制冷量它表示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 气(按吸气状态计)所制取的冷量kJ/m3) (1-6) 3、制冷装置中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和体积流量(kg/s) (1-7) (m3/s) (1-8) 4、单位功压缩机压缩并输送1kg制冷剂所消 耗的功,称为单位功,用 表示 (kJ/kg) (1-9) (kJ/kg) (1-10) 冷凝器的热负荷:(kW) (1-11)5、冷凝器单位热负荷它表示1kg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给冷 却介质的热量,它可用制冷剂进出冷凝 器时的焓差表示6、制冷系数它表示制冷循环的单位制冷量与单 位功之比 1-12) 7、热力完善度图(1-9)表示的理论循环仍是一 个不可逆循环,它在制冷剂的冷却(2- 3)过程及节流过程中仍存在不可逆损 失,其不可逆程度用热力完善度表示 。
1-13) 例1.31.3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在前面的循环分析中作了一些假定 ,构成了蒸气压缩的“理论循环”事实 上,它与实际循环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 例如,理论循环没有考虑制冷剂液体 过冷和蒸气过热的影响;压缩机中的实 际压缩过程并非等熵过程;冷凝和蒸发 过程中存在着传热温差等下面分别予 以分析和讨论1.3.1 液体过冷制冷剂节流后湿蒸气干度的大小直接 影响到单位质量制冷量的大小在冷凝 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若能进一步降低节 流前液体的温度,使其低于冷凝温度而 处于过冷液体状态,则可减少节流后产 生的闪发蒸气量,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 由图(1-11)可看出:(1-15) 此式说明过冷循环增加的制冷量等 于液态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过冷度越大,单位质量制冷量也越 大,而循环的压缩功并未增加,故液体 过冷的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提高了但 必须增加工程初投资和设备运行费用1.3.2 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在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吸入蒸气处 于过热状态,如图(1-12)在相同压力下,蒸气过热后的温度与 饱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由图可知,蒸气过热循环在单位质量 制冷量相同情况下会使单位压缩功增加, 从而导致冷凝器的单位负荷增加,进入压 缩机蒸气的比容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减 少,制冷装置的制冷能力和制冷系数都将 降低。
分析说明,吸入蒸气在管道内过热是 不利的,称为有害过热应当指出,有时蒸气在蒸发器内已经 过热,此时这部分热量就应计入单位制冷 量内,不属于有害过热,这一点在热力计 算时应特别注意利用气-液热交换器(又称回热器) 使节流前的常温液态工质与蒸发器出来的 低温蒸气进行热交换,这样不仅可以增加 节流前的液体过冷度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 ,而且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吸气管道中的有 害过热这种循环称为回热循环,如图1.13 在无冷量损失的情况下液体放出的热 量应等于蒸气所吸收的热量,即为回热 器的单位热负荷: (1-16) 或者(1-16) 回热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压缩 功都比理论循环增大,因而不能直接判 断制冷系数是否提高小型氟里昂空调装置一般不单独设 回热器,而是将高压液体管与低压回气 管包扎在一起,以起到回热的效果1.3.3 热交换及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1、吸入管道吸入管道中的热交换和压力降直接影 响到压缩机的吸入状态压力降使得吸气 比容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减少、压缩机 的实际输气量降低、压缩功增大、制冷系 数下降2、排气管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均高于环境温度 ,向环境空气传热能减少冷凝器热负荷 管道中的压力降增加了压缩机的排气 压力及功耗,使得实际输气量降低、制 冷系数下降。
3、冷凝器到膨胀阀之间的液体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