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docx
47页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 知识要点一.物质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和掌握物质的性质,人们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常用的分 类方法有 和 分类的标准不同,同一物质所属的类别也可能不同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是否单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纯净物是 )和混合物(混合物是 )1.纯净物的分类金属非金属氧化物J酸'化合物彳碱土卜I ITT1.2.混合物的分类——常见分散系的分类及特征把 物质分散在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 按照分散质的大小来分类, 可把分散系分 为 、 、 其中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 ,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胶体的 分散质粒子直径 ,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有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胶体内部会出现 ,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 形成的,叫做 0区分胶体和溶液做常用的方法是利用 );浊液的分散质直彳 ,不能透过半透膜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熔化、蒸发、挥发、升华等生成了其他物质 的 变 化 叫 做 化 学 变 化 化 学 变 化 的 本 质是 0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分为 、 、 、2)根据是否发生电子得失(或偏移)可分为和 。
3) 根据是否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可分为 和 4) 根据反应中能量(主要形式为热量)的变化,可分为 和 三.化学反应中的热能变化1.化学键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断开反应物的化学键要 ,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要 ,所以— 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 发 生 的 过 程 中 是 吸 收 能 量 还 是 放 出 能 量 , 决 定 于 1) 反应物总能量 大于 生成物总能量,化学反应 能量2) 反应物总能量 小于 生成物总能量,化学反应 能量 2.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 化学能和热能的转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转变为 释放出来):大多数的化合反应、置换反应,中和反应,燃烧等吸热反应( 转变为 储存起来):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C + CO高温 2CO等2) 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变:常见原电池反应( 转变为 )※ 同步训练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 .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A. —定是纯净物 B. —定是一种单质C. 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2. 天文学家观测到“百武”彗星上因受阳光照射而发生喷气,气体包括水蒸气、CO、甲 醇(CH3OH)、氢氰酸(KCN)等,从中可知“百武”彗星上肯定存在有A. 碳、氢、氧、氮元素 B.单质和化合物C.液体、气体和固体 D.生命现象3•下列物质可与Na2CO3、K2SO4、AgNO3归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A. CaCO3 B.食盐水C. BaCl2 D. Na2SO44•根据交叉分类法,K2SO4应归属的类别是A.钾盐 B.酸C.硫酸盐 D.碱5.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环保部门为了使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得方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等属于A.无机物 B.有机物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得是C.盐类 D.非金属A. SO 、 CO、 H O22C. Fe O 、 Fe O 、 O2 3 3 4 3B. MnO 、 Na O 、 Fe O2 2 2 2 3D. O 、 KClO 、 H SO2 3 2 47•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排序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石膏C.盐酸、甲烷、碳酸钠8.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A.蒸馏、分液 B.过滤、蒸发B. 硝酸、烧碱、绿矶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C. 萃取、干馏 D.沉降、潮解9.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野火少不尽,春风吹又生B. 千锤万凿出青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春蚕到死丝尽,腊炬成灰泪始干10.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有丁达尔效应C.能否透过滤纸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11.某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为A.溶液 B.悬浊液C.乳浊液 D.胶体12. “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nm)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B.有丁达尔效应D.所得液体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13.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C.乳浊液B.悬浊液D.胶体14.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状态 B.颜色C.化学键 D.原子核15.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观点,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氧气变臭氧D.液氨变氨气A. 生石灰变熟石灰C.小苏打变苏打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中质量一定守恒B. 化学反应中能量一定守恒C. 凡经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 所有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E.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F. 旧化学键断裂所放出的热量高于新化学键形成所吸收的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二.填空题17.下面物质中,你认为是纯净物的,请画上横线;你认为是混合物的,请画上波纹线CuSO • 5H O42石油汽油 水煤气水玻璃水泥干冰漂白粉乙酸纯碱 烧碱小苏打浓盐酸氯水液氯矿泉水氯化氢18.在A、金属铁B、氯化铵C、硝酸钾 D、单质碘E、蛋白质溶液F、烧碱 G、盐酸H、氧化钙I、豆浆 J、液态氧K、二氧化碳 L、CH COOH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属于胶体的是 。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一. 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一种或多种另一种或多种溶液胶体浊液 小于 10—9m (lnm) 介于10—9〜〜10—7m (1〜〜100nm) 丁达尔效应 一条光亮的“通路” 散射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 大于 10—7m(100nm)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子反应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离子反应和非离三.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释放 吸收化学能 热能 热能 化学能 化学能 电能◎ 同步训练1.CuSO ・5H O4 2 ~石油汽油 水煤气 水玻璃 水泥白粉小苏打 浓盐酸氯水矿泉水2. AD、JB、CG、LH、K K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DADACBABB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BADBDCDDF填空题BCFH E、I第二讲 离子反应※ 知识要点一.酸、碱、盐的电离1. 电解质: 中 下能导电的 2.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 ,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 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 的化合物;盐是指电离生 的化合物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HSO == HC1 ==2 4 NaOH == Ba (OH)== 2 (NH ) SO == NaHCO ==' 4,2 4 3 注意:①正确书写离子的电荷 ②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4. 溶液的PH:化学上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在中性溶液中,PH ;在酸性溶液中,PH ;在碱性溶液中,PH 溶液的酸性越强,其PH越 ;溶液的碱酸性越强,其PH越 溶液的PH 一般可用PH试纸粗略的测定二.离子反应1. 离子反应的定义: 的反应2. 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条件: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能清楚地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它不仅表示某个反应,而且还表示同一类 型的离子反应完成下列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 (NH ) SO + BaCl :4 2 4 2 2) Na SO + Ba (NO ):2 4 3 2 3) HSO + Ba (OH):2 4 2 4) HSO + NaOH:2 4 5) Zn + CH COOH:3 6) AlO + HCl:2 3 7) NaHCq + NaOH: 8) Na CO + HCl2 3 9) CaCO + HCl:3 4.离子共存 在同一溶液中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则能共存,若生成了弱酸、弱碱或水等则不能共存。
在判断离子能否共存时,还要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如“在碱性溶液中”(增加 OH-)“在PH=1的(或酸性的)溶液中”(增加H+)、“无色透明的”(排除有颜色的离子,如 MnO4-、Cu2+、Fe2+、Fe3+等)※ 整理归纳① 不能和H+共存的阴离子有 ② 不能和OH-共存的阳离子有 ③ 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的离子有 ④ 溶液无色透明则一定不含 5.常见离子Cl-、SO42-、CO32-、NH4+等的检验方法※ 同步训练.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HCO = Na+ + H+ + CO 2—33C. MgCl2 = Mg2+ + Cl2—2. NaHSO4在溶液中能电离成Na+、H+、A. 酸 B.碱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l ( SO ) = Al3+ + SO 2—2 4 3 4D. Ba( OH) = Ba2+ + 2OH—2SO42—,则该物质属于C. 盐 D.混合物A. 氧气不是电解质,所以它是非电解质B. KNO3溶液能导电,是因为KNO3中含有K+和NO3-C. H2SO4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H+和SO42—D. 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E. BaCl,溶液能导电,所以BaCl2溶液是电解质F. 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钠和水反应:Na + 2H2O = Na+ + 20H- + H2 fB. 铁和稀硫酸的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fC. 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 CO2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