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的国际借鉴研究.doc
4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的国际借鉴研究一、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一)美国为了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政府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主要包括:①1981 年的“经济复兴税法”规定,雇员在 25 人以下的企业,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缴纳,而不是按公司所得税税率纳税把资本收益税的最高税率从 28%降至 20%,为鼓励创新型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又对创新型小企业减至 14%②小规模公司本身除特定的资本利得及财产运用收益外,原则上不课征企业所得税③小规模企业每年购买资产的资本性支出在 20 万美元以内,可作为费用扣除④对年收入不足 500 万美元的最小企业可实行长期投资减免税⑤凡新购买的设备可以加速折旧,若法定使用年限在 5 年以上者,其购入价格的 10%可直接抵扣当年的应付税款;若法定使用年限为 3 年者,抵免额为购人价格的 6%⑥对通常的研究开发费用给予 20%的税收抵免在从事基础研究时,把各税收年度研究开发费的 65%作为非课税对象二)日本日本政府规定:①中小企业法人年所得 800 万日元以下部分的税率由 1998 年以前的 28%调整到 1999 年以后的 22%。
② 对进行新技术和设备投资以节约能源和利用能源的中小企业,在税制和设备折旧方面给予优惠对中小企业科技开发的试验费减收 6%的法人税或所得税以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开发允许中小企业实验研究经费享有 10%的税额抵扣③对购买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业用自动机械、数据控制制造机器等设备的,提供两种优惠选择,一是给予相当于购买价 30%的首次特别折旧,二是给予相当于购买价 7%的抵免优惠,但以上可抵免金额最高不得超过当年应纳税额的 20%④对机械设备及工厂建筑物等实行 32%折旧费的补贴⑤实施加速折旧或税额抵扣制度促进中小企业投资三)英国①1983 年制定的《企业扩展计划》规定,从 1983 年起,中小企业的公司税税率从 38%降到 30%,印花税税率从 2%减为 1%,征税起点从 2.5 万英镑提高到 3 万英镑从 2000年 4 月起,年利润不足 1 万英镑的公司将适用 10%的优惠税率②取消中小企业的投资收入税和国民保险附加税③凡投资者创办中小企业,其投资额的 60%可以免税,每年免税的最高限额为 4 万英镑④2000 年颁布了针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年营业额少于 2500 万英镑的中小企业,每年投资研究开发超过 5 万英镑时,可享受减免税 150%的优惠待遇。
尚未盈利的中小企业投资研究开发,可预先申报税收减免,获得相当于研究开发投资 24%的资金返还⑤ 从 1998 年 7 月起,将中小企业用于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的税前资本扣除由原先的 25%提高到 40%四)法国①从 1996 年度起,中小企业如用一部分所得作为资本再投资,该部分所得将按降低的税率 19%征收公司所得税②凡雇员达到或超过 10 人的中小企业,在 5 年内可以逐步减轻建筑税和运输税③对中小企业以专利、可获专利的发明或工业生产方法等无形资产投资所获利润的增值部分可以推迟 5 年纳税④新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盈利的前 3 年,企业税全免,在之后 2 年减免 50%;免征行业税等地方税种;2003 年 1 月 1 日起不再对研发固定资产投资征收行业税⑤2000~2003 年年销售额低于 5000 万法郎,股本至少 75%为个人持有的公司,其所得税税率 2001 年降为 25%,2002 年降为 15% 综上所述,主要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具其特色,但从总体上看,有着共同特点和经验:一是各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都通过立法形式来规定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税收扶持,将政策提高到法律层次。
二是各国注重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中小企业创新方面税收优惠较多,鼓励中小企业加强研发投入,自主创新三是各国对创办中小企业的优惠力度较大,因为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实力较弱,需要政府的扶持四是各国把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作为主要目标,以解决其筹资困难问题如对用于再投资部分实行税收减免,降低中小企业税率等措施,有利于保证中小企业取得充足的资金五是各国税收优惠措施多样,有降低税率、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研发费用列支等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的几点建议(一)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政府运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已经被各国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办法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应根据世界经济发展从数量增长转向价值增长的趋势,科技进步作为国民经济增长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新形势,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改进和完善我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具体构想是:1.形成针对自主创新特点的优惠政策体系(1)从创新的主体看,凡具备纳税人身份的,均应纳入税收优惠的范围并有所侧重我国的创新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属机构(指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属其他事业单位) 、高等学校和企业对政府部门属机构和高等学校,由于他们是非盈利性单位,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税收优惠应以流转税为主、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种为辅;对企业,税收优惠则应以企业所得税为主、流转税和其他税种为辅。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是它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需要创新才能保持其持久的竞争力,同时,它们也都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者因此,凡具备纳税人身份的创新主体,均应一视同仁地纳入税收优惠的范围,并把以往重点对企业的优惠转移到对产业、产品(项目)的优惠2)从创新的内容看,近期税收优惠的重点应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上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全国的科技资源尚未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主要还是依靠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来承担的前提下,为了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使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也为了克服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降低对外技术的依存度,近期企业自主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环节上因而税收优惠政策也应该朝这一方面倾斜,即从产品(项目)的销售环节向产品(项目)的研发环节、试验环节乃至生产环节转移,特别是要确立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为税收激励的重点2.充分利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新政,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1)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加速机器设备更新在总结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增值税转型改革。
可以预见,增值税转型改革必将对处在金融危机中的我国中小企业摆脱困境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一是有利于鼓励企业更新设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减少了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内需,促进企业改进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由于购进设备消除了重复征税,固定资产折旧不再包含增值税,也降低了中小企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有利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转型改革后,企业购买设备,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其进项税额均可以抵扣,从而有利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设备国产化和相关行业的振兴2)充分利用企业所得税新政,加大 R&D 经费投入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在 R&D方面的大量投入是推动当今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针对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领域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200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加计扣除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提高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应将企业用于科研院所和高校与科研相关的支出也列入企业 R&D 经费投入的范围并享受上述税收优惠。
因此,中小企业应把握机遇,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导向,充分利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新政,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大对 R&D 经费的投入,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从而增强中小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的竞争力3.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1)允许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项目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对于加速折旧,各国通常的做法是缩短技术型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实行加速折旧方法以及特别折旧等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项目的发展,我国应在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项目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除缩短折旧年限外,还应实施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特别是对享受定期减税免税优惠的企业,在减税免税年度实行加速折旧法,将对企业和国家产生“双赢”的效果2)对科技及创新类企业人员的工薪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为了使中小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充分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应建立起能够吸引科技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的激励机制,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并能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中小企业,使自主创新项目更好地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科技及创新类企业人员的工薪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从税收角度体现对科技及创新类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二)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税收政策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融资难”已经成为普遍困扰中小企业的难题按照资金来源渠道,融资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在初创时期,其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内源性融资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对外源性融资的依赖程度提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一般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进行直接融资,因此,不论是现在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商业银行为主,其他金融机构为辅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银行融资将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基于以上事实,笔者认为,现阶段可以采取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税收政策主要是:1.扩大企业内源性融资的税收政策一方面,通过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实行加速折旧法,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扩大企业内源性融资的资金来源,从而提高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使企业有足够的内部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再投资本企业或其他中小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投资举办其他中小企业,按一定比例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或者将再投资数额的一定比例从再投资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扩大企业外源性融资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要扩大外源性融资,除了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结构,注重改善自身的融资环境,提高信用度以信取资外,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政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都设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帮助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在继续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同时,鼓励各商业银行拓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采取各种贷款品种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降低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政府应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专项对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风险补偿同时,应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民间借贷的可能,拓展企业融资方式,以具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上述银行和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的融资业务,给予定期减征或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二是促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了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融资服务,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国家应对。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