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技术1-3.doc
9页缠论技术1 分型、笔按照最基本的线路图:“分型-笔-线段-最小级别中枢-各级别中 枢-走势类型”来逐步展开“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系列这几个东 西,是形态学中最基本的,完全没有办法再简略了,所以无论多懒, 如果真想学,请先把这几样东西搞清楚而如果分型、笔、线段这最 基础的东西没搞清楚,不能做到在任何时刻,面对任何最复杂的图形 当下进行快速正确的分解,说要掌握总体的理论,那纯粹是瞎掰买卖点不要着急,那个只需要加上动力学的一些简单内容即可, 动力学真正复杂的是在行情转换和期货市场中,这个后面慢慢会谈 到下面的定义与图,都适合任何周期的K线图图中的小线段代表 的是K线,这里不分阳线阴线,只看K线高低点像图1这种,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 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定义为顶分型;图2为底分型,第二 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 最低的K线高低点都最高为顶;K线高低点都最低为底)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 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 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以后说顶和底时,就指的是顶分型的顶 和底分型的底。
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所谓笔,就是顶和底之间的其 他波动,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了几个 就不是了而所谓的线段,就是至少由三笔组成但这里有一个细微 的地方要分清楚,因为结合律是必须遵守的,像图3这种,顶和底之 间必须共用一个K线,这就违反结合律了,所以这不算一笔,而图4, 就光是顶和底了,中间没有其他K线,一般来说,也最好不算一笔, 而图5,是一笔的最基本的图形,顶和底之间还有一根K线在实际 分析中,都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 K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 求当然,实际图形里,有些复杂的关系会出现,就是相邻两K线可 以出现如图6这种包含关系,也就是一 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 K线的 范围里,这种情况下,可以这样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 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 一新的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 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经过 这样的处理,所有K线图都可以处理成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而图7,就给出了经过以上处理,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中,三相 邻K线之间可能组合的一个完全分类,其中的二、四,就是分别是顶 分型和底分型,一可以叫上升K线,三可以叫下降K线。
所以,上升 的一笔,由结合律,就一定是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下降的一笔, 就是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注意,这里的上升、下降K线,不一 定都是3根,可以无数根,只要一直保持这定义就可以当然,简单 的,也可以是1、2根,这只要不违反结合律和定义就可以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所谓的前后K线间的包含关系, 其实,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根据定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 的一些推论:1、 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 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 maxgi]的区间对应 的K线,也就是说,这n个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 maxgi] 的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 [mindi, 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2、 结合律是理论中最基础的,在K线的包含关系中,当然也需 要遵守,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 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 含关系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 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 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 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3、 有人可能要问,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其实,这根本没 什么可说的,任何看过图的都知道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当然, 作为严格的几何理论,对向上向下,也可以严格地进行几何定义,只 不过,这样对于不习惯数学符号的人,头又要大一次了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 与第nT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l,那么称第nT、n、 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l,那么称第n-1、n、n+1根K线 是向下的有人可能又要问,如果gn
为什么要当 下的?因为如果当下那些K线还没走出来,那么具体的分型就找不出 来,相应的笔、线段、最低级别中枢、高级别走势类型等就不可能划 分出来,这样就无从分析了而一旦当下的K线走出来,就可以当下 按客观标准唯一地找出相应的分型结构,当下的分析和事后的分析, 是一样的,分析的结果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不同因此,当下性, 其实就是本理论的客观性有人可能要问,如果看30分钟图,可能K线一直犬牙交错,找 不到分型这有什么奇怪的,在年线图里,找到分型的机会更小,可 能十几年找不到一个也很正常,这还是显微镜倍数的比喻问题确定 显微镜的倍数,就按看到的K线用定义严格来,没有符合定义的,就 是没有,就这么简单如果希望能分析得更精确,那就用小级别的图, 例如,不要用30分钟图,用1分钟图,这样自然能分辨得更清楚再次强调,用什么图与以什么级别操作没任何必然关系,用1分钟图, 也可以找出年线级别的背驰,然后进行相应级别的操作看1分钟图, 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玩超短线,把显微镜当成被显微镜的,肯定是脑子 水太多了从分型到笔,必须是一顶一底那么,两个顶或底能构成一笔吗?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有其他的顶和底,这 种情况,只是把好几笔当成了一笔,所以只要继续用一顶一底的原则, 自然可以解决;第二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没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 情况,意味着第一个顶或底后的转折级别太小,不足以构成值得考察 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的顶或底就可以忽略其存在了,可以忽 略不算了。
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对第二种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类似对分 型中包含关系的处理),就可以严格地说,先顶后底,构成向下一笔; 先底后顶,构成向上一笔而所有的图形,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上下 交替的笔的连接显然,除了第二种情况中的第一个顶或底类似的分 型,其他类型的分型,都唯一地分别属于相邻的上下两笔,是这两笔 间的连接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膝盖就是分型,而大腿和小腿就是 连接的两笔缠论技术2 笔的划分接着上一节的课程,如何确定笔?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 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 型,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2、 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 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 线显然,这里的第二个条件,比上一节定义中分型间必须至少有一 个独立K线不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一条,要稍微放松了一点,但同 样满足能量的最基本要求唯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图形的划分中要 坚持同一标准当然,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 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 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底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 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确定笔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上面的条件,这样可以唯 一确定出笔的划分这个划分的唯一性很容易证明,假设有两个都满 足条件的划分,这两个划分要有所不同,必然是两个划分从第N-1笔 以前都是相同的,从第N笔开始出现第一个不同,这个的N可以等于 1,这样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同那么第N-1笔结束的位置的分型,显 然对于两个划分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顶或底对于是顶的情况,那 么第N笔,其底对于两个划分必然对应不同的底分型,否则这笔对两 个划分就是相同的,这显然矛盾由于分型的划分是唯一的,因此, 这两种不同的划分里在第N笔对应的底分型,在顺序上必然有前后高 低之分,而且在这两个底之间不可能还存在一个顶,否则这里就不是 一笔了如果前面的底高于后面的底,那么前面的划分显然是错误的,因 为按这种划分,该笔是没有完成的,一个底不经过一个顶后就有一个 更低的底,这是最典型的笔没完成的情况如果前面的底不低于后面的底,那么如果在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 前,如果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这两种划分都是不正确 的,所划分的笔都是没完成的;如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没有一个 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下面一个顶分型,必然高于前面的底,因 此,前面的底和这个顶分型就是新的N+1笔,因此,第N笔和第N+1 笔就有了唯一的划分,这个第N笔开始有不同划分相矛盾。
关于第N-1笔结束的位置的分型是底的情况,可以类似去证明 综上所述,显然,笔的划分是唯一的从上面笔划分的唯一性证明中, 其实也知道如何去划分笔的步骤:一、 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二、 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 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 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 都可以先保留三、 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 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 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 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 X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 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掉显然,经过上面的三个步骤,所有的笔都可以唯一地划分出来 有了笔,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线段了,所谓的线段,就是至少由三笔 组成,具体下节再说缠论技术3 线段之前讲了笔,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讲线段了,所谓的线段,就是 至少由三笔组成线段至少由三笔组成,无非有两种:从向上一笔开 始的和从向下一笔开始的。
图1,就是线段的最基本形态,而图2, 就是线段破坏的基本形式,也就是两线段组合的其中一种形态对于任何一段线段,用di代表第i个底分型的底,gi代表第i 个顶分型的顶那么,对于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其中的分型构成这样 的序列:dlgld2g2d3g3...dngno 如果找到 i 和 j, j>=i+2,使得 dj<=gi, 那么称向上线段被笔破坏对于从向下一笔开始的,其中的分型构成 这样的序列:gldlg2d2...gndno如果找到i和j, j>=i+2,使得gj>=di, 那么称向下线段被笔破坏注意:笔破坏不等于线段破坏!)由上面线段被笔破坏的定义可以证明线段分解定理:线段被破 坏,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破坏而只要 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换言之,线段破 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线段具有以下性质:首先,线段的最基本性质,就是线段必须至少有三笔,这是十分 显然的,否则,一笔都能构成线段,那笔和线段又有什么区别?至于 两笔为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