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共15篇).docx
46页《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共15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能: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情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观察电脑画面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电脑出示生活画面学生观察并指 2、出图形 3、请学生说说圆与以上图形有什么不同 4、?(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 5、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 7、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8、认识圆 (1)你会用你带来的学具画圆吗?动手画圆 (2)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四人一组动手操作 (3)你们是怎样画圆的?这两种方法画出的圆有什么不同 (4)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 (5)的圆形纸片,(6)想办法找圆心。
学生动手操作 (7)指名 (8)上台讲解 9、探索半径和直径 (1)请同 (2)学们打开圆形纸片 (3)除了圆心外 (4)你还看到了什么?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请同 (5)学们自学课本86页 (6)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划一划、读一读 (7)并在圆形纸片上标 (8)出这个圆各部分名 (9)称 (10)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认识了哪些新的概念?它们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11)请同 (12)学们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电脑出示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直径有无数条都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10、画圆 (1)教师演示用圆规画圆 (2)学生总结方法 (3)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4)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 (5)电脑出示同 (6)心圆 (7)请学生观察圆的什么变了 (8)什么没变?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 (9)出示不同 (10)位置的等圆 (11)请同 (12)学观察:圆心变了 (13)圆的什么就改变了?圆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1、练习 (1)填表。
r(米)0.241.422.6 d(米)0.861.04 (2)判断: ①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②画半径为2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2厘米 ③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3)选择: ①在同一个圆内有()条直径 A 、2 B、无数C、4 D、10 ②()确定圆的`位置,()确定圆的大小 A、圆心B、半径C、直径 ③圆中哪条线段最长?() A B C D 12、讨论生活实际问题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状?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上?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圆心(O)半径(r) 定位置定大小 直径=半径某2 d=2r 课后反思 本节课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充分动手、动脑,探索中学习,问题也就由难到易,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津津有味 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索半径和直径”是让学生自主动手实验,体验学习的快乐。
本课比较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教学认识圆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圆心,画圆,看谁的方法多,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及画圆的方法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及作用,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及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起参加动物王国里举办的汽车设计大赛,喜羊羊设计一个圆形车轮的汽车,灰太狼设计一个方形车轮的汽车它们行驶起来会是什么感觉呢? (2)对于圆,我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见过它们呢? (3)(课件出示)欣赏有关圆的美丽的图片,如向日葵、光环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与数学的运用。
二、自主探索,交流互动 1、感悟画圆法 师:好了,欣赏了那么多美丽的圆,大家想画这些圆吗?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圆画出来呢? …… 2、尝试用圆规画圆 师:利用实物画圆这个方法大家都会了,我们就不研究了你们想挑战用圆规画圆吗? (生在纸上画圆,师巡视,仔细观察学生画圆时出现的问题) 师: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画的圆很漂亮,但有小部分同学画的圆不是很好喔!你猜猜,他们可能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们呢? …… 师:其实大家所说到的就是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应注意的地方谁说说?师根据生说相机归纳与板书,并示范画圆 (1)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2)把针尖固定在一个点上 (3)把另一只脚旋转一周 3、画定长为2厘米的圆 师:同学们学会画圆了吧?想再画一个吗?不过这次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喔,就是要使咱班同学画的圆一样大,怎么办?(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的一样长) 把静态的图片变为动态的操作,从学生的真实点出发,以练习作为贯穿用圆规画圆的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以观察、讨论、谈话等教学方法加以辅助,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画圆的方法及注意点。
4、剪一剪、折一折 (1)认识圆心师:把这些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小结: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请同学们用彩笔在圆上标出圆心 (2)认识直径师:我们任取一条折痕,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小结: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是一条线段揭示概念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并在圆上标出 (4)认识半径师:画面中的线段有什么特点? 小结:一端在圆心上,另一端在圆上任意一点揭示概念(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5)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师:我们认识了圆心、直径与半径,想想它们的特征及其关系? a在剪成的圆里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它们的关系有什么关系? b在剪成的圆里你能画多少条直径? c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板书 在这里先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再让他们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既优化了教材的编排,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自练反馈,巩固练习 (1)填一填: ①同一圆里有( )条直径,有( )条半径。
②在同一圆里,直径与半径的比是( ) ③把一个圆规的两脚张开2厘米,画一个圆,它的直径是( ) (2)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某” ①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圆的直径 ( ) ②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 ③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3)三题中选一题做: ①请你当裁判员:我们班举行迎“元旦”套圈比赛,参赛的同学应站成什么形状合理、又省时?请根据你的创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 ②请你当设计师:绿岛公园计划在圆形人工湖里建一个观影亭,请你拟定一个选择建设位置的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体育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10厘米的圆圈做游戏,可圆规太小,你能帮她想一个办法吗? 《课标》提倡: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知识的来源与应用这一环节将枯燥的练习,融入到当设计师、裁判员中来,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又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在交流中开阔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而且练习的设计富有层次性,体现了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 四、回顾总结 师:在这节课里,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生活中有些东西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感兴趣的话课后我们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认识圆》(第55页到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会用圆规、点线工具画圆 2、让学生经历使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在观察、思考、交流中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3、了解画圆工具的优缺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简易的点线画圆工具 圆规 教学过程: 一、表演激趣,创设情境 表演节目(课前互动)谁来告诉我,从刚才的表演中你看到了什么?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圆? 观察生活中一些有圆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知道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什么圆会被广泛地使用呢?看来圆有很多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1、用不同的工具画圆,初步体会圆的内部特征 A、学生体验用圆规画圆B、学生尝试用点线工具画圆(师介绍点线工具并示范画圆。
请3位同学上黑板画圆) 2、解决画圆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圆的基本特征 分别采访以上3位同学 A、用圆规画圆你遇到困难了吗?谁能帮他解决?(板书:定点)B、用点线工具画圆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什么原因?(板书:定长)C、揭示圆心和半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