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沙湾电站附属工程简介.doc

28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31248862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7.02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尾水渠和泄洪渠工程一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编号:AG2011/C-2 工程简介(仅供投标参考)招标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圣达水电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目录1 工程概况 32 水文及气象 32.1 水文 32.2 气象 43 工程地质 43.1 前言 43.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43.2.1 地形地貌 43.2.2 地层岩性 53.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53.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3.3 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 113.3.1 基本地质条件 123.3.2 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133.4 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133.4.1 水量评价 133.4.2 水质评价 133.5 结论 154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54.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154.2 工程防洪标准 164.3 地震设防标准 174.4 工程布置 175 施工条件 215.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5.2 市场供应条件 216 征地面积表 221 工程概况乐山安谷水电站工程是大渡河干流沙湾电站下一级,坝址位于沙湾区安谷镇泊滩村,距上游已建的沙湾电站约35km,下游距乐山市区15km,有省道S103从枢纽区左岸通过,对外交通较方便。

      该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本电站采用河床式厂房接长尾水渠的混合开发方式,装机4+1台,总装机容量772MW依据主管部门批复的安谷水电站工程总体布置,在太平副坝建成后,将对沙湾区太平集镇现有供水水源造成水量、水质的严重影响为解决副坝修建后太平集镇的供水问题,2009年10月编制完成了《大渡河安谷电站建设征地影响集镇供水水源复(改)建初步设计报告(审定本)》(简称初设报告或原初设报告),相应的供水复建范围为:1家自来水厂和3家企业生产用水的提水工程,日供总水量19050m3/d万元由于太平副坝供水影响区范围的调整,增加了供水复建的对象,又加之太平集镇属安谷电站的影响区,不属于库区[2008]13#封库令范围,近两年由于太平集镇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扩大,现太平副坝集镇涉及的供水影响范围内部分水源工程的和水量有较大变化,又加之太平副坝供水影响区供水对象范围的调整,增加了供水复建对象,再次复查后,太平集镇供水复建工程的供水范围涉及面增宽,供水规模扩大,主要涉及太平集镇自来水厂和9家企业的生产用水、两三个村的生产生活(和含一个移民点生活用水)的供水复建, 供水总规模为32962m329407397m3/d。

      2 水文及气象2.1 水文工程区位于大渡河下游,安谷水电站坝址以上集雨面积76717km2该河段属于大渡河从山区至平原的冲积堆积段,呈典型的多岔险滩河道,河谷宽缓,河床宽300~3000m,水流散乱,岔壕纵横,心滩、漫滩极为发育工区河段长约27.1km,落差37m,河道比降1.36‰大渡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发生时间与暴雨同步,据铜街子水文站观测资料,大渡河多年平均流量1490m3/s,最大年平均流量为1990 m3/s最小平均流量为1130 m3/s 丰水期5~10月份水量占年水量80.1%,11~4月只占17.8%,而最枯的2月份仅占2.09%本流域5~10月为主汛期,洪水多发生在6~9月,尤以7月为最,年最大流量出现的百分比达到了65.2%大渡河流域内一次洪水过程涨落较快,洪水过程线多为单峰,一次洪水历时一般3~5天,峰顶历时1~3小时2.2 气象本区位于大渡河下游,受地形的影响,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气候影响,寒冷少雨;夏季受东南暧湿气流控制,潮湿多雨在季节上具有春迟、夏短、秋旱、冬长等特点,并多低温、秋雨绵绵天气根据大渡河下游乐山市气象站历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36.8℃,极端最低气温-2.9℃,多年平均降水量1323.2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风速1.3m/s,历年最大风速17.0m/s,相应风向北北东向。

      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匀,雨量集中于汛期,7~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3 工程地质3.1 前言由于修建安谷水电站,太平镇现有的供水系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安谷水电站的施工期间,太平镇的城镇生活自来水厂、9家企业的生产用水取水水源工程和两个村生产生活用水都将受到严重影响本阶段根据受影响的城镇居民和企业工业用水量的供需平衡分析,在太平副坝库内新建8口大口径取水井本次的勘察资料主要引用安谷水电站可研阶段右岸太平副坝的地勘成果,水质分析在四川郫县疾病预防中心检测,数据真实可靠;取样、送样符合规范要求3.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3.2.1 地形地貌工区在地貌上位于四川盆地与盆周山地相接地带,地势总体呈南西高,北东低,山脉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以近南北及北东向为主山顶高程420~2027m,属丘陵、低山~中山地貌3.2.2 地层岩性区域出露地层除泥盆系、石炭系缺失外,其余各系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其中以白垩系和侏罗系地层分布最广,白垩系地层是工程区及其外围出露的主要地层第四系松散地层在区内广泛分布,主要为河流冲积堆积物3.2.3 地质构造及地震工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川中台拱与上扬子台褶带的交界部位,并处于北东向新津—蒲江断裂带、华蓥山断裂带和北西向马边、盐津断裂带切割的块体内。

      工程场地处于北东向龙泉山断裂南段的新桥断层和北西向的沙湾断裂北段的丰都庙断层及灌凹顶断层之间研究区内的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活动性较强,但距工程区较远,大于110km现仅叙述工程近场区和场址区断裂1)近场区断裂近场区处于四川盆地与凉山断块的交界部位,主要发育有北东和北西两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局部偏转为南北走向,在平面上呈弯曲状,均为逆断层性质现将近场区内规模较大的断裂叙述如下:1)灌凹顶断裂灌凹顶断裂发育于工程场地南侧,断裂南端起于龚店附近,向西延伸至古井坝附近转为北西西向,在老鹰岩附近消失,总长12km,距工程区的最近距离约9.5km断裂总体倾向SW,倾角35~40°,为压性逆断层在槽子湾见雷口坡组白云岩、灰岩逆冲于须家河组煤系地层之上,断面呈波状,断层破碎带宽约6m破碎带由构造透境体和挤压劈理组成,受挤压磨擦发育有薄层状断层泥断层泥经SEM鉴定,断裂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2)老黄坡断层老黄坡断层位于近区域西部,发育于三苏场背斜东翼,又称峨眉山东支断裂,距工程区的最近距离为22km断裂北东端起于夹江县千佛岩,向南经峨眉马路桥、龙池西延伸至甘洛北,全长110km左右,平面上呈断续状延伸,单条断裂长度仅数千米~十余千米。

      近场范围仅包括了断裂带的南西段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65~70°,为逆冲断层,对峨眉第三纪~第四纪盆地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峨眉山军官训练基地,见二叠纪雷口坡组灰岩逆冲于侏罗纪沙溪庙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之上,断层破碎带出露宽度在10m左右,由角砾岩、构造透镜体组成,显压性特征断面产状N10°E/NW∠70°断层破碎带上覆厚度在5m左右的洪积物(TL测龄结果:327000±32000年),洪积物未出现变形或错动现象取断面上的断层泥物质经ESR法测定的年龄值为:410000±40000年综上认为,老黄坡断裂为一条中更新世活动断裂3)瓦窑湾断裂该断裂发育于三苏场背斜西翼,又称峨眉山西支断裂瓦窑山断层起于窑山一青龙咀一带,总体走向NNE,局部有偏转,倾向NWW,倾角50°~70°区内错断最新地层为下白垩统灌口组上段(K1g2)该断裂距工程区的最近距离为25km在挖断山南水井湾见断裂破碎带宽5m左右,经TL法和ESR法测试,其结果分别为255000±25000年和787000±79000年地面调查及航卫片解译均未发现其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为第四纪一般性活动断裂4)二峨山断裂二峨山断裂发育于工程场地南侧二峨山背斜核部,总长度约25km,距工程区的最近距离约l0km。

      断裂总体走向NNE,倾向NW,倾角60~70°,为压性逆冲断层在王四坪、六井沟和燕山包见断裂形迹,地表形成不连续的宽缓槽谷,上盘为二峨山背斜核部及北西翼,下盘主要为背斜南东翼上盘强烈逆冲运动导致下盘地层产状普遍变陡,同时使上盘古生界奥陶系砂页岩出露地表而遭受剥蚀形成不连续的槽谷地貌在燕山包见奥陶系砂页岩逆冲于下二叠统灰岩之上,挤压破碎带宽5m,发育挤压片理和挤压透镜体在断面取断层泥经SEM鉴定,断裂的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5)牛皮槽断裂分布于工程场地南侧,距工程区的最近距离约20km北端起于鸭子池附近,向南西经天台池、中心包,在船湾、大沙坝间跨大渡河至黄家坪附近消失,总长度约14km牛皮槽断裂为一条压扭性断层,发育于四峨山背斜的南端,走向NE,倾NW,倾角50~70°,与四峨山背斜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四峨山背斜由3个轴向N15~25°E的背斜呈右列组成,向北东逐渐倾伏,背斜南西端受牛皮槽断裂限制,形成入字型在周沟见上二叠统乐平组杂色含煤岩系逆冲于下三叠统紫红色砂泥岩之上,破碎带宽约2~3m,主要由挤压辟理带和构造透镜体组成,沿断面有薄层断层泥,显压性特征断层泥的TL法测年结果为143000±9500年,为中更新世活动断裂。

      6)峨眉山北麓弧型断裂带近区域西侧,峨眉山北麓处分布着一组规模不大的弧型断裂带,具规模的有脚盆坝断裂和桂花场断裂,这两条断裂分别距工程区的最近距离为17km和20km脚盆坝断裂始于峨眉山洪椿坪,走向NW,鱼洞子附近走向转为近东西,并一直延伸至脚盆坝,长度为15km断裂从脚盆坝盆地底部穿越而过,并在尖山子南麓出现断面产状为:EW/N∠75°,从断面上分布的擦痕方向可判定断层具有左旋错动特征断层上盘地层产状较陡,倾角在60°左右,并出现牵引、褶曲变形现象断层下盘地层产状较缓,倾角在30°左右断层破碎带宽度为5~7m,有厚度在3~5cm的断层泥,经ESR法测定的年龄值为270000±26000年该断裂南西端隐伏于脚盆坝之下,地面调查亦未发现断裂的新活动形迹桂花场断裂东南始于峨眉山伏虎寺附近,经中峰寺至桂花场消失断裂走向NE,长度为7km在两河口附近,于二叠纪玄武岩发现该断裂露头,表现为宽度在5~7m的角砾岩带,压性特征明显断面产状为:N20°W/SW∠70°,断面上发育有带有镜面的方解石薄膜,经ESR法侧定的年龄值为430000±42000年从实地调查结果并结合航卫片解译,未发现峨眉山北麓弧型断裂带晚第四纪新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因此综合判定该断裂带属于中更新世活动断裂。

      综上所述,近场范围内的断裂均为第四纪一般性活动,未见晚更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2)场址区断裂工程场址区内主要发育两条NE和NW向断裂:1)龙泉山断裂(西支南西段-新桥断裂)龙泉山断裂带由东西两条断裂组成,分布于龙泉山背斜东西两翼,走向北东,全长200多千米,具逆冲性质龙泉山西坡断裂主要由草山断层,龙泉驿断层和镇阳场断层斜列而成,逆断层性质该断裂北东段对成都第四纪断陷东界具一定的控制作用,南西段则进入基岩山地,活动性逊于北东段盆地近区域内仅包含了龙泉山断裂西支的南西段尾端(又称新桥断裂),在地表呈断续状分布,位于近场区东北部,距工程场地的最近距离约2km龙泉山断裂带地表破碎带规模不大,总宽度不超过30m,多由数条断面组成,单条断裂的破碎带宽度仅数米在乐山白马埂,侏罗纪蓬莱镇组粉砂质页岩夹细砂岩地层逆冲到白垩纪夹关组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地层之上,断层走向北70°东,倾向北西,倾角75°破碎带主要由构造角砾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