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服装设计与创作心理.docx
6页浅析服装设计与创作心理 【摘要】:艺术心理学是对艺术过程的参与者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这些参与者包括艺术家、表演者、欣赏者和指责家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即艺术家使艺术创建和反映成为可能的心理过程这一问题是最引人关注的艺术创作重要的是把留意力放在审美反应的中心点上,指出审美反应的心理重心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服装造型;创作心理 艺术心理学是对艺术过程的参与者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这些参与者包括艺术家、表演者、欣赏者和指责家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即艺术家使艺术创建和反映成为可能的心理过程这一问题是最引人关注的 关于这一问题,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们认为,只有独立于理智之外的力气才能说明创作,艺术创作有一个内在的源泉,即无意识柏拉图则把艺术看作有一个外在的源泉,即神赐的灵感这些观点在之后有的被补充发展,有的干脆与之没有关联,总之,至今仍旧是存在争议的论题 就我理解的来说,艺术创作重要的是把留意力放在审美反应的中心点上,指出审美反应的心理重心以服装结构设计为例,由于中世纪时期宗教的影响,服装的样式比较简洁,总体上有苗条、欣长、自然的反映人的体型,不刻意修饰,不显露体形,只注意衣服的外表装饰。
这一时期,人们的对于服装的审美反映的心理重心是浓重的禁欲主义支配下被扭曲的冲突的心态 中世纪欧洲人还热衷于色调的象征作用,舍命追求服装的社会性符号功能,其中绿色、蓝色和红色的象征性尤其突出凯尔特人有崇拜树木的信仰,在五月节时,人们要穿绿色的衣服,从森林里才来刚冒芽的嫩枝来装饰自己,以庆祝夏天的到来另外,在中世纪,人们认为五月是恋爱的季节,因此,五月节的绿色服装也具有青春和男女恋爱的含义,进而示意着结婚和生育比如《阿诺菲尼夫妇肖像》中,阿诺菲尼的妻子穿着绿色的衣服,就示意着两个人的婚姻关系和新生命的孕育另外,绿色也常常在童装中运用,在这里绿色又象征着年幼、年轻、活力和希望 不论是服装结构和造型还是色调,都隐藏了当时穿着者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来自环境影响下的审美反应 艺术指责是艺术心理学探讨对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艺术指责大体围绕艺术在人的行为的总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关于这一问题,至今仍旧存在着各种迥然不同的回答有些作者把艺术的作用捧得很高,另一些作者则把它等同于一般的消遣消遣对艺术的评价每一次都干脆取决于我们对艺术以及艺术心理学理解关于艺术,最流行的看法是,艺术好像用某些情感来感染我们,它建立在这种感染的基础上。
托尔斯泰说道:“艺术活动就是建立在人们具有接受其他人的情感感染的实力这一基础上的……情感千差万别,有很剧烈的和很微弱的,有意义重大的和微乎其微的,有好的和坏的,只要它们能感染读者、观众、听众,它们便是艺术的对象这一观点将艺术归结为一种一般的心情,艺术本身无所谓好坏,它只是情感的语言,只有依据语言说出的东西才能对它做出评价托尔斯泰认为,必需从一般道德的观点去评价艺术,凡在道德上得到他赞同的艺术,他都看作是高尚的和优秀的艺术,凡包涵着依据他的观点应受指摘的行为的艺术,他都一律加以反对有什么样的理论学,便有什么样的美学这就是这种理论的口号而不行否认的是感染力只是艺术的一部分,艺术产生的是另一种印象 艺术的真正本性总是包涵有变更和克服一般情感的某种东西,由艺术引起的同样的恐惊、苦痛和担心,除了它们本身所含有的东西外,还含有某种别的东西这种东西能克服这些情感,使水变成酒艺术的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这样实现的就犹如表面的平稳和满意只是一层隐藏着悲剧实质的外壳,当我们亲眼看到重于空气的材料被克服后,我们便感受到飞行所产生的激昂的真正喜悦 有一位思想家说过,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就犹如酒和葡萄的关系艺术取材于生活,但又不止步于此。
丹纳说过,我们赞许荒野的景色是有道理的,就像他们对这种景象感到无聊也是有道理的一样对十七世纪的人们来说,没有比真山更难看的了,真山引起他们很多最不开心的想象,他们对野蛮感到厌倦,犹如我们对文明感到厌倦一样这些真山使我们有可能摆脱开人行道、办公室和小铺而得到休息只是由于这一缘由我们才宠爱荒野的景色 又犹如毕歇尔认为的,音乐和诗歌产生于共同的起因,产生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它们的任务以净化的方式消退难以忍受的劳动惊慌直到目前,听音乐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尼采说,没有诗,人就什么也不是,有了诗,人就几乎成了上帝 这些语言阐述了艺术与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学习艺术评价的宝贵资料当我们更好的了解艺术,才能够更好的把握与艺术相关的内涵与外延,然后更好的进行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包括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服装设计也包括在其中服装设计者使服装设计和反映成为可能的心理过程便也包含在艺术心理学这一范畴之中据我了解,许多促使设计者完成创作的心理过程会受到成长环境和自身性格的影响,无论这些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是设计者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行为 正如我们所知,许多设计者的设计作品都包含了自身的性格影像,而性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反叛特性就与他的生活背景休戚相关,他出身于中下平民阶层,却成为上等人乐用的设计师,这种阶层的悬殊性对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造就了他不屑于中产阶级的矫情造作的特性这种特性自然会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即尊贵中隐隐可见的堕落气质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麦昆常用的表现方式是在宫廷式的华丽廓形中加之腐朽感机理的面料二次设计处理,另外,面料色调和印花色调也常见暗灰色系,连展厅都可以是弃骨堆叠而成的他的设计融合两级元素,如传统与时尚,强力与柔弱这些高强度对比也是他特性的产物坚韧英勇的看法、大胆的尝试、打破常规的要求,也使得他具有特别的性格,这种试验的愿望与一种不寻常的动力联系他拥有一种剧烈的自我力气、自主性、纯净的动力以及面对表面上的失败和普遍的嘲讽照旧坚持不懈的实力,并且长年累月的辛苦训练,正是这种辛苦的训练为他惊人的创作埋下伏笔 说到环境对创作的影响,我回想到了我的毕业设计,还记得我的灵感来源是环保的重要性因为毕业设计起先的前一段时间,环保问题更加的突出而尖锐,雾霾的频频侵袭使人们对环保问题越来越关注我的创作思路也由此打开,比如,在面料印花上,我采纳灰色调的花朵取代绚丽色调的花朵,以此表现环境的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损害;款式设计上,我采纳叠褶裥的方式形成大廓形的服装造型,层层叠叠的灰色如同工业化影响下的天空中的乌云,承载的哀伤仿佛想像大雨一样倾盆而下,意欲洗净尘埃。
促使设计者完成创作的心理过程不仅包括环境因素,特性因素等,还包括许多其它方面的因素一件胜利的作品能够被创作出来,甚至成为艺术品,不管是否是无意识的灵光出现,还是有意为之;不管是对某个特定时期的借鉴参考,还是对当下时代背景的反应,都必定经验了对艺术的深刻相识与坚持不懈的辛苦付出等等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 参考文献: [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 [2] 毕歇尔.《劳动和节奏》.K.莫斯科.新莫斯科出版社.1923. [3] 丹纳.《论艺术》.H.1922 [4] 《列夫·托尔斯泰全集》.第30卷.第64—65页. [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