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GIS土地适宜性分析实施报告分析.doc
10页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综合训练报告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综合训练项目三:土地适宜性分析教学单位 测绘学院专 业测绘工程班 级测绘14-5 学生康仲林 学 号1410070308 成 绩目 录1、项目名称 12、项目目的和要求 13、项目基本情况 14、项目原理 15、项目过程 26、项目总结 5. z.-1、项目名称土地适宜性分析2、项目目的和要求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要求学生借助GIS软件,独立完成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3、项目基本情况完成时间:2016年6月17日星期五个人工作情况:在实践期间对所给数据进行了土地适宜性分析操作,认真了解了ARCMAP软件的应用,熟悉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全过程方法和过程:应用前期空间分析成果,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完成实验区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领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和步骤4、项目原理土地适宜性分析过程是先把矢量转成栅格,用空间分析模块,再将栅格用计算机计算。
添加已有的用于土地分析、评价的数据,如坡度、水系、土壤等;将各个数据空间化,转为栅格模式,以此作为适宜性评价单元,可以满足农业用地在微观层面上布局的精度要求;建立指标体系,计算权重;应用SpatialAnalyst进行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t)为用户提供各种工具,执行空间分析操作,解决空间问题,主要有:邻域分析、重分类、地图代数等;进行适宜度计算,主要采用SpatialAnalystraster calculator工具;最后以土地适宜性评价图为基础,提出建议,上交评定结果5、项目过程(1)建立TIN网 加载高程点gcd.shp数据通过ArcToolbo*工具: 3D Analyst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如下图所示2)由TIN网生成栅格图通过ArcToolbo*工具: 3D Analyst工具->转换->由TIN转出-> TIN转栅格,生成栅格图,如下图所示3)由栅格图生产坡度图通过ArcToolbo*工具: 3D Analyst工具->栅格表面->坡度,生成坡度图,如下图所示4)对坡度图进行重分类通过ArcToolbo*工具: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对坡度图进行重分类。
其中坡度在0-5度时,单因子的权重为7;坡度在5-10度时,单因子权重为5;坡度在10-15时,单因子权重为3;坡度在大于15度时,单因子的权重为1,对于农业用地的土地而言,坡度越高越不适宜农业用地的种植,最终生成坡度栅格分类图,如下图所示5)根据行政区划围,对坡度栅格分类图进行裁剪通过ArcToolbo*工具: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处理->裁剪,生成裁剪后的栅格图,如下图所示2、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1)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把土壤归为黑土、褐土、沙土、水域四种土壤质地,加载土壤分类图(trfl.shp)通过ArcToolbo*工具:转换工具->转为栅格->要素转栅格,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如下图所示通过ArcToolbo*工具:转换工具->转为栅格->要素转栅格,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如下图所示2)对土壤分类栅格图进行重分类根据土地对农业用地的适宜程度,相应的对土地的类型分配相应的权重,其中0得到的权重为7,褐土得到的权重为5,沙土得到的权重为3,水域得到的权重为1,如下图所示通过ArcToolbo*工具: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对土壤分类图进行重分类3、生成水系缓冲区栅格图通过ArcToolbo*工具:分析工具->邻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对水系进行缓冲区分析,如下图所示。
2)生成缓冲区栅格图通过ArcToolbo*工具:转换工具->转为栅格->要素转栅格,生成缓冲区栅格图,如下图所示3)对缓冲区栅格图进行重分类根据土地对农业用地的适宜程度,相应的对土地的类型分配相应的权重,其中0~150米得到的权重为7,150~300米得到的权重为5,300~450米得到的权重为3,大于450米得到的权重为1,如下图所示4)根据行政区划围,对缓冲区栅格分类图进行裁剪通过ArcToolbo*工具: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处理->裁剪,生成裁剪后的栅格图,如下图所示4、三个成果相叠加计算(1)对坡度重分类栅格图、水系缓冲区重分类栅格图、土壤重分类栅格图进行栅格叠加计算,土地适宜性评价图通过ArcToolbo*工具: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生成土地适宜性评价图,如下图所示2)对土地适宜性评价图进行重分类按四级分类法表示,即最适宜性、次适宜性、临界适宜性、不适宜性四级综合权重分类在3~7为不适宜,分类等级为1;综合权重分类在7~12为临界适宜,分类等级为2;综合权重分类在12~16为次适宜,分类等级为3;综合权重分类在16~21为最适宜,分类等级为4,如下图所示。
6、项目总结到实践中去通过本次实践,在学习土地适宜性分析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动手进行了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GIS相关软件的应用,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借助GIS软件,独立完成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熟练使用ArcGIS软件的各种工具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叠加等 在分析评价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不实际操作是无法想到的例如在使用3D Analyst工具创建TIN以及Spatial Analyst工具时,必须先在自定义菜单的拓展模块中勾选对应选项,否则会显示无授权,不能使用裁剪时必须勾选用输入要素几何,否则会生成错误的形状在土壤分类中字段必须选择trl*修改路径后必须重新新的文件夹地址,否则会显示一个叹号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时,应点击ArcToolbo*-转换工具-转为栅格-要素转栅格,右键点击此图层属性-符号系统-类别,将字段改为trl*,就能按黑土、褐土、沙土、水域显示 通过此次实践,我对相关软件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深入的了解了土地适宜性分析的整个流程同时也学习到一些快捷运用的小技巧 z.。












